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农水”通过毕业考 老旱区收入不减反增

四川日报 2013-04-01 16:25 大字

□本报记者 祖明远

3月27日下午,冒着太阳,绵阳江油市战旗镇石庙村的十几名村民正忙着平整新开荒的土地。“抓紧时间提水浇地,明天就要覆薄膜,准备栽种海椒了。”40岁的村民王显发眼中只有新耕地带来的增收,曾让村民谈旱色变的旱情,如今却并不被放在心上。

2010年,江油市被列为第二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三年的工程在2013年3月10日画上句点,正好迎来了今年春旱毕业考——5个月内,降水量不足30毫米,全市小春作物受旱面积达19万亩。

如今,旱情仍在持续。但几个“老旱区”不但没有减产,反而随着耐旱作物的栽种,农民收入不减反增。

稳生产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站在石庙村新开垦的地头,下方战旗水库水面波光粼粼。“看得到水库,却用不到水。”这是石庙村长期以来的尴尬处境。因为塘堰、渠道年久失修,渗漏严重,水库抽水泵站提上来的水,还没流到田间就损失了一大半,这让石庙村饱受干旱之苦,全村近一半的耕地逢旱就减产甚至绝收。

2012年底,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落户该村。17口堰塘在2个月内得到彻底整治,新建及整治10.02公里的渠道,堰塘水源与田地被紧密连接起来,彻底解决了逢旱就减产的命运,村民忙着将撂荒多年的500亩土地开垦出来。

石庙村的命运在江油多地上演。江油水量充沛,全市拥有水库188所,2万多口塘堰,排名全省第二。但由于历史原因,丘区部分塘堰、渠道等小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下雨蓄不上水、有水用不上,形成了几个靠天吃饭的“老旱区”。

今年3月10日,随着“小农水”整治维修工作告一段落,全市农田水利基层设施大幅提升——13个乡镇供水体系得到改善,恢复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促增收“小农水”助农业结构升级

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老旱区”变化翻天覆地。

石庙村是全镇有名的贫困村。地势较高,十年九旱,村民虽有心种植耐旱的经济作物,但缺乏水源保障,不敢贸然投入。“小农水”项目的实施,为石庙村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村民下定决心,将全村500亩荒地全开垦出来,甚至敢于在花椒间种上耗水较大的海椒,形成当地特色的“双椒地”。调整农业结构后,村民年收入不断提高,2009年人均4000元,2012年涨到8477元。“这500亩双椒种下去,我们差不多就要成为全镇第一个万元村了。”村支书强茂林笑着说。

而在不远处的新安乡,更大的尝试也开始上马。转攻水果种植和乡村旅游,一口气栽种了11000多亩猕猴桃、葡萄等果树,远期目标则是3万亩。与之相配套的是2012年投入2600万元兴建的系列水利工程,二者共同造就了今天果树塘堰相间的田园风光。“水利工程的兴建,以及滴灌等节水技术的应用给了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的底气。”新安镇副镇长罗喜说。

产业结构升级,找到更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旱情也不再可怕。“对于我们来说,稍微干点反而更好,这样水果糖分更高。”新安镇许家桥村支书张官富一扫往年对旱情的反感,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改种果树带来的好处。现在种猕猴桃,进入盛产期,每亩产出接近30000元。而因为果树怕涝,现在当地村民对旱情的关注,已经转移到保持排水渠道的畅通上来。

新闻推荐

政策扶持化解村医断层危机——四川省乡村医生现状调查(下)

□本报记者李寰杜蕾据省卫生厅统计,截至2013年2月,全省共有村卫生室54459家,乡村医生90118人,其中50到60岁的村医占20%左右。绵阳市卫生局日前做的一份调查显示,该市村医平均年龄56岁,其中江油市792名...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