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来,我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集市
□本报记者 吴璟 文/图
1月23日上午,江油市铜星乡村民欧堂碧挤在满街人流中,右手提着满满一袋糖果、瓜子、新水杯等,左手腕挎着的超大号购物袋还是空的,“趁开集把需要的都买齐,免得再跑。”
这是铜星乡1954年建乡以来的第一个“场”。在同心文化体育广场旁边,一条长约百米的小街集中了百多个临时搭起的摊位,服饰、小吃、日用品,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近千村民。
以23日为始,此后每逢3、6、9的日期都是该乡的集市交易日。铜星人也终于告别“赶个场如同出远门”的历史,可以在家门口“大采购”。新集市的兴起,能否推动这个传统农业乡的商贸业进程,加快城镇化步伐?
兴
“家门口消费”有前景
铜星乡党委书记郭志强分析:铜星无“集”,与发展环境有关。一方面,公共基础设施“没跟上”导致第三产业发展薄弱,缺乏市场“土壤”;另一方面,邻近的重华镇、新春乡集市起步早,“瓜分”了当地消费能力。
2009年前,整个铜星乡场镇的街道只有50米为硬化水泥路面,其余全部是沙石土路;村民们种出来的蔬菜、水果,也总要背到外地才能卖掉。
兴市,就得打基础。在灾后重建中,铜星乡积极争取河南对口援建项目与中央重建专项资金,目前已建成集镇面积1.5平方公里,形成了三纵三横的街道布局,还实现了乡、村全通水泥路。今年初,客运站、农贸市场、文化广场也完工投入使用。
1月16日至21日,铜星举办首个商品交易会,为23日的开集进行“预热”。“试水”结果让郭志强大为惊喜:这一天,集市接待6000余人次,商品成交额达到85万余元;同期启用的农贸市场也吸引众多贩售自己农产品的“背篼客”:“铜星总算有了自己的农副产品集散‘码头\’。”
然而,郭志强也有自己的焦虑:集市上热闹喧天的120多个摊位中,经营生活用品的占60%以上,都是请进来的“流动户口”;而剩下近40%的摊位,则以经营农副产品的本地居民为主。“热场”的赚了钱就走,本地商贸业如何发展得起来?
“开集就是起步。”乡干部刘兴国觉得前景看好。他算了下,全乡人口12687人,其中集镇就有1500人,要推动商贸业发展并不困难,“在家门口花钱,怎么也比理个发都要跑大老远强。”
旺
“更多商家入驻”受期待
仅靠“外来户”,难以形成城镇化发展的服务业支撑。意识到这一点,铜星乡决定公开“招贤”。
集市上,《关于农贸市场、车站周边门面拍卖》的公告吸引不少村民围观:经过地基平整,在乡镇中心开发出15个门面……具备建设为市场经营门面用房条件。
“让集市旺起来,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尝试。”刘兴国说,拍卖的门面底价从3000-4000元不等,要求全部用于商铺经营。公告三天,已经收到了十几个村民的报名申请。
听说“可以赶场了”,刚从打工地返乡的村民黄跃东立刻跑来报名,“如果可以,我想买三个门面,全部用来开餐馆和超市。”他觉得“生意一定能做起来”。村民封仕琼也和丈夫商量着,打算不再外出打工,拿出多年积蓄依托集市做生意。
“照这个情形来看,15个门面肯定不够。”刘兴国说,在铜星的主干道开封大道上,还有几十家住户的门面空着,“好资源白白浪费”。下一步,他们打算和这些住户商量,把门面出租给外来投资的商家。
与本地居民的热情相比,外来商户们显得谨慎得多。从重庆来江油开“两元店”的林开志把铜星看作“隐藏商机的新市场”,适合自己这种“成本不高的小生意”。而从1992年开始在重华镇做皮衣生意的史万泽则“还想再观望一下”:“以铜星的现状来看,消费实力有待考验。”
新闻推荐
时间已敲定,任务已下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战已经打响。10月14日,在“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上,“创新驱动、高新技术、军民融合”成为讨论的关键词。然而,早在两个月前,江油市就正式出台...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