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绵阳)科技城走进文化经济时代
□张兴明 本报记者 杨檎
编者按
为切实落实文化强市战略,推动绵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由市文广新局和绵阳日报社联办的《文化绵阳》专刊今日与读者见面了。
专刊拟开设文化视点、产业探路、文艺短波、视觉绵阳、悦读等栏目,集中展示绵阳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活动的新举措、新成效、新亮点,图文并茂地呈现绵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多姿多彩。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我们希望 《文化绵阳》在读者的关爱呵护中不断成长、成熟,不仅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文化改革的看台,更能成为我们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
以文化人,方能致远;文化立市,天高地阔。
文化的出路,正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之路。从大型舞蹈诗剧《大北川》喜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9项大奖并在全国巡演上百场,到每年新出百余件优秀原创文艺作品丰富绵阳百姓“文化大餐”;从“送文化下乡”播撒群众文化火种,到“种文化在乡”增添乡村群众可随时享用的“文化家常菜”;从助推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抢占文化用品制造业制高点,到成功获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从科创园包装印刷产业聚集区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异军突起,到千余家中小微文化企业应运而生;从文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倾力培育“支柱性文化产业”,全市文化产业综合指标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二位,跻身西部同类城市前茅……绵阳,这个积淀深厚的文化之城,正加快打造以文化为主的产业平台,推动“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华丽转身,用浓墨重彩,书写文化经济时代
的瑰丽篇章。
文化发展全新定位
建设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绵阳历来就是一个文化之城,2200多年的建城史,积淀了悠长的历史文脉和厚重的文化传统。近年来,随着大禹文化、李白文化、嫘祖文化、文昌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国防科技文化、感恩文化的日渐声名鹊起,绵阳文化变得越发多元和多彩。尤其“5·12”特大地震后,绵阳抓住用好灾后重建契机,重建文化项目1343个,完成投资11.93亿元,使全市文化基础设施站上了新的起点,“文化大市”更加名副其实。
然而,文化的力量远不止精神层面的丰富提升,还在于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引领。绵阳文化发展该如何全新定位?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理性研判,市委、市政府顺应文化经济时代的要求,以更加宽广的视野,重新确立了绵阳文化发展的新目标。2011年,绵阳市委作出了《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决定》;2013年,绵阳确立了“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将绵阳建设成为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成为“西部有影响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文化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优秀文化产品集中地和科技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引领绵阳文化建设迈入了“坚持核心价值,提升文化引领力;坚持事业支撑,提升文化服务力;坚持产业主导,提升文化竞争力;坚持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创造力”的改革发展快车道。
文化发展的高度,取决于思想认识的深度和配套政策的力度。更新发展理念,绵阳坚持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道路,牢固树立起了“大文化、大产业、大市场”三大意识。大文化意识,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大产业意识,即文化不单是文化行业的事,文化产业是多个行业共同组成、相互融合的整体,具有知识与资本密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已经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大市场意识,即文化市场既包括有形市场,也包括无形市场,要按照市场化取向,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在不断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消费需求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完善配套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的举措,使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各界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有力推动了绵阳文化发展的“六个转变”。即把主要精力从理论研讨转变到解决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问题上来,将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成果转变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从工作对象主要面对文化系统转变到面向全社会文化企业上来,鼓励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多元化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从目光只盯在本地区转变到面向大市场上来,大力实施绵阳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战略;从面上一般号召转变到扎扎实实抓典型,以点带面促发展上来,培育和扶持一批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本土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从过去不分对象笼统要求转变到分门别类具体指导,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本土文化企业上来;从筹划组织文化活动、扩大社会影响转变到研究策划产业项目特别是与高新技术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项目上来,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项目集群和产业高地。
文化体制改革破“瓶颈”
文化生产力空前释放
文化发展无止境,改革创新无穷期。迈向文化经济时代,绵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当其冲的一大难题,就是文化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一些改革转制文化企业还面临诸多发展“瓶颈”。
以突出问题为导向,市委、市政府及时制定相关政策,着力扫清文化发展障碍。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搞好简政放权,对审批事项该取消的要取消,该下放的要下放,保留的要优化程序、提高效率,真正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解决好“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
二是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文化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市场建设,建立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
三是不断深化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对公益性单位,做到深化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内部活力,提高服务水平。
一场深入持久的文化体制改革在绵阳各地拉开序幕,并很快见到了成效:
市县两级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版权保护等部门全面完成职能整合、机构合并,原先庞杂分散的多个部门合并成了一个全新精简的机构——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新机构运行顺畅,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按照新的职能职责和体制机制相继成立,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顺利完成,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在省内率先挂牌履职,绵阳文化市场管理更加规范。
筹资1000万元,解决了原国有文艺院团离退休人员待遇偏低的历史遗留问题。完成了文化院团改革改制工作,对市艺术剧院、市艺术中心和绵阳禹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产业项目和演艺资源优化整合,分别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全市各地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594个……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瓶颈”被一个个攻克,绵阳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文化生产力得到了空前释放。
文化事业高位求进
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
市民之魂,文以铸之。绵阳将文化事业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性工程,从组织体系、经费机制、资源配置、人员保障等各方面进行深度整合,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斜向到角”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业已形成城市“10分钟文化圈”、乡村“30分钟文化圈”,呈现出了文化惠民、文化安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多位一体”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以人民为导向,不断激发群众文化参与热情和文化创造活力,变“我给你接”为“你需我送”,变“阳春白雪”为“普惠共享”,变“引进吸收”为“土生土长”。如今,绵阳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结出了累累“硕果”。
本土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近年来,绵阳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绵阳特色的精品力作,大型舞蹈诗剧《大北川》、小品《大年三十》、川剧《越王楼》、话剧小品《两个人的车站》、电视纪录片《坚守》、音乐作品《羌寨素描》、舞蹈《天路追梦》等60余项原创文化艺术作品相继荣获全国、全省最高奖。5年来,全市累计新排上演大幕戏110余台,小品、折子戏等860余个,组织舞台演出240余场次,广场文化艺术活动780余场次,送文化下乡活动1320余场次,文艺展览150余场次,文艺辅导600余批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均等化。近年来,绵阳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覆盖的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市县两级均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其中,市图书馆及三台、安县、北川县图书馆已晋升一级馆,其余各县区图书馆均为二级馆,公共图书馆藏量达到1683.7万册;市文化馆为一级馆并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市277个乡镇均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站,场馆面积达19万余平方米;建成“三基地一窗口”51个,面积15万余平方米;建成3347个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3347个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建成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中心2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695所、村文化活动室334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92个;拥有音乐、舞蹈、戏剧小品等各类群众文化队伍300余支。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长效运行机制。
市政府设立了1000万元/年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配套了免费开放经费,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按5万元/年标准配套了免费开放经费,每个行政村均按10240元/年标准配套了农村文化建设“五项经费”,市县财政还配套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有力保障了城乡群众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新的突破。全市已有6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建成开放9座博物馆、纪念馆,馆藏文物5400余件;挖掘保护4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1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北川羌年),7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33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并建立了非遗传承人扶持基金,非遗项目进景区、进企业、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走在全省前列。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及国防科技文化等特色鲜明,在国内外颇具影响。
文化产业聚集发展
支柱文化产业构架基本形成
发展之力,文以聚之。经过多年的发展,绵阳已初步形成了印刷包装复制、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二位,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
但要建成西部文化强市,绵阳文化产业仍有较大的现实差距。对此,绵阳市文广新局局长马宗舜有清醒的认识。他指出,绵阳文化产业主要指标全省排名靠前,但经济总量偏小;文化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但整体实力偏弱;文化产业主体不断壮大,但集约化程度不高;文化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本土文化资源类型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文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不高;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但投融资渠道单一。
推进绵阳文化产业发展,既要在“做大”上下功夫,更要在“做强”上做文章。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进重点和攻坚难点,以超常措施、超强力度,扎实解决好“文化产业增长方式不合理、文化产业效益实现途径较单一”等现实问题,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重点文化产业、重点文化产品、重点文化项目和重点文化企业。要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绵阳文化产业由起步阶段加快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逐步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绵阳制定实施了“六大战略”,走出了“七条路径”,文化产业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细看这“六大战略”,无一不凸显“绵阳智慧”。
规划统筹战略,坚持多规衔接,用《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2012—2020)》统揽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产业带动战略,重点打造“四大文化产业集群”、“四大文化产业带”、“两大文化产业基地”,以主导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企业带动战略,以龙头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带动绵阳文化产业升级转型,推进文化资源深层次整合和文化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富有创意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顶尖人才带动战略,制定和完善对文化产业尖端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相关政策,加快形成“创造、创新、创意”的人才洼地。
中心区域带动战略,把绵阳建设成为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着力打造以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羌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地震重建区为代表的重建文化产业带;以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邓稼先故居为代表的“两弹一星”文化产业带等四大文化产业带,构建绵阳特色文化产业有效载体。
先进科技带动战略,利用绵阳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国家科技城、先进制造业基地、成渝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四川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依靠先进科技带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而在“六大战略”引领下走出来的“七条路径”,也带着鲜明的“绵阳色彩”。
政府主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指导,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照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的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规划引领,精心编制《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2012—2020)》,对绵阳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路径、产业布局、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阶段任务等作出科学定位和有效部署。
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绵阳在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在产业发展规划、区域空间布局、文化项目、文化产品打造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形成特色和亮点,培育绵阳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运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强化主业,优化配套,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形成绵阳文化产业集聚效应。
企业主体,文化大发展,企业是主体,放手让市场和社会去办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减少“被动喂养型”文化单位,增加“主动觅食型”文化企业,培植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集团,扶持一大批中小文化企业。
多元投入,充分发挥市场对经营性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多元化投入,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重点领域或优势行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群众参与,让绵阳文化产业发展既有“一枝独秀”,又有“百花齐放”,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建设文化强市的积极性。
如今的绵阳,以文化用品制造与文化休闲娱乐两大主导产业、创意设计和会展业两大新兴产业、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培训两大支撑产业等为主体的“2+2+2”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已成功获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还组建了绵阳市文化产业促进会,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了绵阳文化产业项目库,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教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李白文化产业园、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金家林文化创意产业园、石马印刷复制产业园等文化产业聚集发展区效益凸显,同时,还扶持了一大批中小微文化企业。
作为一个时尚之城,绵阳近年来还培育了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等不少新兴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彰显。而在城市商业电影领域,更是发展迅猛,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商业电影放映设施,形成了城区10分钟“观影圈”,2013年票房突破8000万元,2014年有望突破亿元票房大关,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屈指可数。
从下面这一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绵阳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2011年底,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总资产173.3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57亿元、增加值31.94亿元,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69%。而到2013年底,全市已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594个,总资产819.7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500亿元,增加值69.8亿元,占全市GDP的4.7%,文化产业增加值已接近支柱性产业量化指标。
绵阳市委、市政府的规划到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0亿元,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7%,基本建成西部文化强市。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目标对绵阳而言,是任重但道不远。
一位专家说,文化经济是智慧型经济,是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佳选择。文化经济就是要绽放文化的光辉,体现出文化的价值,呈现文化的力量,用文化去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事实证明,绵阳已经具备了这些必需的素质,全市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正用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谱写着绵阳文化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文化经济大潮涌动,文化绵阳扬帆起航!
新闻推荐
单位名称: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填报时间:2014.8.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绵阳中院高新法院高新法院高新法院高新法院高新法院高新法院高新法院高新法院安县法院安县法院安...
北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