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感恩之心,无处不在

绵阳日报 2012-11-02 04:10 大字

编者按: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从“5·12”特大地震灾难中走出来,踏上幸福安康道路的绵阳受灾群众对党格外充满感激之情,每一寸沐浴过党恩的绵州大地,无不充盈着感恩党、信赖党的激情,这种激情在绵阳灾后新生的大地上已沉淀为一种特别的文化——感恩文化。在此,我们特推出系列报道“幸福生活感党恩——绵阳灾后新生大地感恩文化巡礼”,为即将召开的十八大献礼。

在“5·12”特大地震中,北川遭受的重创世人皆知。通过三年艰苦卓绝的重建,脱胎换骨的北川以全新的形象再次引得世人瞩目。如今行走在北川的土地上,听到最多的词语,便是“感恩”。从党政干部,到普通群众,从繁华城镇,到僻静乡村,感恩之心无处不在。

好人的恩情

要让子孙后代都记住

从北川新县城通往安昌镇的一条崭新的四车道大马路,是山东援建北川时修建的。建好后,北川人自然而然地将它叫做“山东大道”,山东援建方却一再表示:援建北川是山东的任务,应该还原一个最原生态的北川,不应在新北川留下太多山东的痕迹。最终这条道路的名字被改成了“永昌大道”,但在北川人的心目中,它就是“山东大道”,人们习惯上还是喜欢称它为“山东大道”。这一条“山东大道”在地图上找不到,但它深深地刻在北川人的心里。

在北川县永安镇平桥村的羌寨内,许多新建的羌寨角楼上,都放着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石碑。在传统的习俗中,白石是羌族的幸运石,而高约60厘米,宽约10厘米,上端是一个既像兽头又像人头的雕塑,雕塑下面刻着“日月敕令、泰山石敢当”字样,被称为“泰山脚下石敢当”的石碑,与羌族人的白石寓意相近,于是新建羌寨时,一些羌民就引用了山东“泰山石敢当”的传说,在院内增加了这种石碑,以此表达对山东的感恩之情。

在擂鼓镇的许多新建农房里,随处可见“共产党好”、“感谢共产党”的字样——不是写在横幅上,挂在墙上,而是通过能工巧匠们的手,刻在自家房屋的窗棂上、门楣上和房梁上。他们说:“我们要让子子孙孙都记住,是共产党给了我们新家,给了我们新的生活,我们永远感谢共产党。”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白什乡白什村的十八位绣娘在村民刘秀英的带领下,用七个多月时间绣出了一面党旗,鲜艳的党旗用精湛的羌绣技法绣出来,一针一线都浓缩着羌山儿女的感恩之情。跟北川境内的所有乡镇一样,白什乡在震后重建的三年时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户农房都得到了加固或重建,道路交通设施有了极大改善,学校医院焕然一新,村村都用上了自来水,看上了闭路电视,农业产业得到大幅度提升。乡民们都感叹:我们的基础设施,超前了三十年!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让我们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于是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绣出了这面饱含深情的特殊党旗,目前这面党旗已经送到北川县委,十八大期间将由北川党代表亲手带到会场。

报恩的故事

天天在上演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感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北川人民在大地震后受到的恩惠何止“滴水”,因此在北川这片热土上,报恩的故事风起云涌,几乎天天都在上演。在北川人的意识里,报恩不能只是个形式,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于是——

青海玉树地震、云南地震、日本地震,台湾风灾,北川人民踊跃捐款捐物;山东旱灾,北川人民捐款捐物,帮助山东灾区打井找水;

2010年5月27日,北川自然天堂茶业有限公司的5名员工拉着一车茶叶,经过27小时马不停蹄的长途跋涉,赶到山东济南,只为了让山东同胞尝一尝刚下树的北川新茶;

2011年7月24日,北川县桂溪乡凤凰村一组村民吴国详雇汽车运送木材,回家途中突发车祸,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后,吴国详被鉴定为脑死亡,无苏醒可能。吴国详的家人随后决定,无偿将其肝、双肾及眼角膜捐献给他人,因为这个决定,3名受捐者重获生命,1人重见光明。吴国详70多岁的老母亲胡定翠说:“我们遭难的时候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也该对别人好。”

2011年7月,由于涪江水质受到污染,绵阳部分城区居民暂停饮用自来水。27日,北川紧急组织人员和车辆往绵阳运水,缓解绵阳市民用水困难,200多吨生活用水搭载着北川人民的爱心,迅速运往绵阳。

2012年6月5日,北川县永安镇工农村8组农民刘均贵在家不慎被烧伤,烧伤面积达到85%,生命危在旦夕,数十位“北川吧”的吧友知道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刘均贵组织募捐,不到一周时间就募集到两万多元。虽然最终刘均贵因为伤情过重不治身亡,但其家属子女对危难之中向自己伸出援手的“北川吧”众网友感激不尽。“北川吧”吧友们的一席话,则表达了大多数北川老百姓的心声:“大地震时,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北川,现在是我们北川人回报社会的时候了。”

陈家坝乡平沟村三年来一直受到成都彩虹集团的爱心对口援助,无以为报,于是每到过年过节,村民们就拎着老腊肉和各种土特产去“谢恩”。后来该村通过邮局专门制作发行了一套感恩贺卡,每到新年,村里的学生们将这一张张凝聚着全村老少感恩之情的贺卡写好发往全国各地,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援助,并欢迎更多的人到自己的家乡来作客。

……

用感恩文化

打造中国感恩之城

目前,“感恩”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深入到了北川和北川人的骨髓里。北川人正在用积极的努力,将新北川打造成中国的“感恩城”。

2011年底,北川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感恩奋进,勤政为民,实干兴县”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号召人们将个体的“感恩报恩”升华到全县的高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回报社会,回报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全国人民的无疆大爱。20名县级干部分别到23个乡镇和7个党政群团开展宣讲,通过这次活动,引导更多的干部群众知恩、惜恩、感恩,并激发人们把感恩之情转化为推动北川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2年9月,由绵阳市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北川感恩文化论坛》在北川新县城举办,70余位全国感恩文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论文将形成优质论文集并拟公开出版,同时研究形成《北川感恩宣言》。

北川县还结合深化“三基地一窗口”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以及影剧院、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展示北川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有代表意义的实物、音像资料,以灾后重建成果,引导群众增强感恩意识。《禹羌部落》、《大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抗震纪念园、地震博物馆,无论是建筑实体,还是精神产品,到处都涌动着感恩的暖流。

感恩文化的大旗正在北川猎猎飘扬,旗帜下,一对羌族小孩奶声奶气的“感恩歌”天籁般响起,并随风传扬:

感谢天,感谢地啊,北川纳依

感谢风,感谢雨啊,北川纳依

感谢山,感谢水啊,北川纳依

感谢你,感谢你啊,北川纳依

感谢你啊,感谢你啊,送来阳光送来美丽

感谢你啊,感谢你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本报记者 杨檎)

新闻推荐

绵阳造电影《尔玛》杀青预计明年初上映

日前,由绵阳演艺门文化传播中心、德阳梓瑞艺术策划中心、成都远山秋田影视公司联合筹拍的电影《尔玛》在川音绵阳艺术学院拍完最后一场戏,这标志着这部以地震为体裁的主旋律电影正式杀青。据悉,目前...

北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