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镇
羌笛悠悠,羌风悠扬。安昌河畔,垂柳掩映,新北川县城在秋阳的映照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美丽而祥和。今日,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第九届年会和绵阳首届感恩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行,这不仅是绵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次盛会,更是北川文化旅游产业迎来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推销展示窗口,必将有力推动北川文化旅游产业大跨越。
四年过去了,北川从恢复走向振兴,新家园、新产业、新生活在无疆的大爱与苦干实干中化作现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作为北川发展振兴突破口的文化旅游产业,正在实现从“原地起立”到“发展起跳”的重大跨越。2011年,全县旅游收入7.1亿元,旅游接待人数171万人次,旅游人数和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35.39%和246.34%。
震后的北川知名度空前提升,老县城地震遗址、北川新县城、唐家山堰塞湖,禹羌文化、大爱文化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北川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聘请了资深专家在全面考察调研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北川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理清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
为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北川深入挖掘禹羌文化、大爱文化、红色文化、沙汀文化的独特内涵,以羌文化为载体,打造了大型舞蹈诗剧《大北川》和原生态羌族风情民俗歌舞剧《禹羌部落》,使之成为北川新的“名片”。
为做好北川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北川聘请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院课题组历经两年时间,从差异化特色深入挖掘北川的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从云朵上的民族、羊图腾、羊角花、大禹、白石传说、大爱之城等地域文化中提炼出了包括“大爱、感恩、纯美、禹风、羌韵、坚韧、活力、悠然、淳信、厚义”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纯美北川·羊角花最终成为北川形象Logo标识,已通过综合性网站、机场广告、旅游折页、公交车、外宣品等进行全面推广。
在灾后重建中,北川着眼长远,高标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对全县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提升改造,交通等一系列制约北川旅游发展的瓶颈被破除。北川区位优势更加明显,距成都190公里,距绵阳23公里,“九环线”穿境而过。新县城距成绵高速复线出口仅有30公里,距规划建设中的兰渝铁路雎水站仅有30公里,距绵阳机场45公里。绵阳机场已开通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西安、武汉、杭州、长沙、三亚、昆明等十几条航线。
按照“一个基地、三大工程、三条走廊”的思路,北川努力打造地震遗址、唐家山堰塞湖、新县城等精品景区,加快建设民族风情旅游集镇和旅游村落,开发九黄环线、新老县城及唐家山堰塞湖、禹里和小寨子沟三条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到2016年,全县游客接待量预计突破3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当前北川正结合创建AAAAA级景区,全力打造以“一线三馆”(新老县城沿线及北川抗震纪念馆、羌民俗博物馆、抗震纪念园幸福馆)、“两城一湖”(新老县城、唐家山堰塞湖)、“两山一谷”(九皇山、寻龙山及药王谷)为代表的景区景点,坚持精品策划、市场运作、政府主导的原则,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培育特色餐饮,开发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着力引进一批星级酒店,发展高端文化旅游地产,盘活存量土地,激活人气商气,繁荣以新县城为主的城镇经济,并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加强与旅游企业合作,拓宽宣传渠道,着力营造良好旅游环境,打造好“大禹故里、中国羌城、大爱北川”品牌形象,全年力争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5亿元。
最炫民族风 羌风羌韵醉游人
北川,位于四川盆地向藏东高原过渡的深山峡谷地带,地处川西北盆地边缘,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
北川,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县境内气候宜人,禹羌文化浓郁,羌、藏、回、汉等18个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羌族人口约9.5万人。
北川,羌民俗很有特色,至今保留着白石崇拜习俗,户户羌寨庄房都供奉白石。羌笛传自远古,各种歌舞欢快多情,羌族服饰有独特的魅力。其民族著名节日有羌历年,祭山会、牛王会,“羌年”、“禹的传说”、“口弦音乐”等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娱乐活动有跳莎朗舞、爬天杆、射兽馍、放索套。其它如挑花刺绣、云云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独特风情。“巴拿恰”在羌语中意为做买卖的地方,是整个新县城最具有羌民族特色和气息的商业步行街,也是新县城的10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北川新县城的东西景观中轴线上。这条街肩负着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特色的历史重任,是最能体现羌族风貌特色的重要街区。
整条商业街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各楼多为三层,还有四至五层的碉楼,屋顶采用平坡结合并相互穿插,整体看上去错落有致。建筑立面将采用文化石、原木等传统建筑材料,避免了铝合金门窗,建筑色彩采用片石浅褐色点缀原木的棕褐色,色彩朴素,充分展现了羌族特色。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羌族人聚居的地方才常用的民族元素。沿街而走,不时抬头一看,便可发现两边建筑的墙上嵌入的羊图腾和街头矗立的羌式牌坊。巴拿恰按照功能分区,集商业、餐饮、休闲娱乐、旅游接待为一体,各地的民族特色产品和制作工坊在这里集中。每天晚上,禹王广场羌族歌舞跌宕起伏,你可以同羌族姑娘小伙围着一堆篝火尽情欢畅,也可以观看羌族原生态情景歌舞剧《禹羌部落》演出。
在新老县城的羌族风情走廊上,有两座极具特色的羌寨——吉娜羌寨和石椅羌寨。
吉娜羌寨和石椅羌寨是“5·12”地震后北川最先接待游客的两处羌寨。沿着山东大道朝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公路,在即将进入老北川标志性建筑——大禹故里牌坊门的时候,公路左侧的碉楼就是吉娜羌寨。
在这里,热情好客的羌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跳起欢快的舞蹈,迎接游客。别具特色的羌族手工艺品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购买欲。羊角梳、羌绣、手工鞋垫……让游客们满意而归。
紧邻北川老县城半山腰的石椅羌寨,因山势恰似一把巨大的石椅而远近闻名。来这里参观游览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体验隆重的入寨仪式,吃一片地道的北川老腊肉,品一口纯正的羌族米酒,这滋味回味悠长。入夜,熊熊篝火点燃,游客们和村民一起跳起萨朗。
不仅如此,青片的小寨子沟、王保长的故乡寻龙山、西羌九皇山、药王谷都会给你带来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
最伟自然力 新旧县城说人文
北川老县城:临湔江,环险山。“5·12”特大地震中,山体大面积垮塌,建筑物全部毁损,一万余人遇难。地震及次生灾害类型全面,震损建筑破坏类型种类齐全,是地质科研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地震遗址保护面积2平方公里,是全球迄今整体原貌保存规模最大的灾难遗址。通过对地震灾害的全面了解,感受大自然对人类家园的巨大破坏力,达到深刻体验和震撼效果。
北川地震纪念馆:毗邻老县城地震遗址,位于任家坪。主题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在大地上定格,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纪念馆集悼念、体验、科考、科普功能为一体,提醒人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展现爱的力量,展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北川新县城: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汇集牵头,会同50余家全国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按照“安全、宜居、特色、繁荣、文明、和谐”十二字标准,形成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北川新县城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把北川新县城建成了“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的精品工程。
最美人间情
大恩大爱暖人心
作为全国“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核心区、示范区和形象区”,北川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窗口。
北川“三基地一窗口”建设主基调统一却又注重根据实际、借用不同载体,充分突出各点特色,使点与点“相连”但不“相同”,各有侧重。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以“意志永恒、大爱无疆”为主题,以三道拐、集体公墓、北川中学茅坝校区不倒的国旗等参观点,镶嵌总理让路、敬礼娃娃等故事,将老县城建设抗震救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擂鼓八一中学则以“军民共建、德育先锋”为主题,通过将军林、八德廊、国防园等,突出军民鱼水深情;吉娜羌寨以“团结进步、共创幸福”为主题,以一广场、一展厅、一陈列室、一农户、一产业为重点,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北川新县城以“重建奇迹、辉煌新城”为主题,通过安置房、抗震纪念园、新北川中学、七一职业中学等,展示党超强的执政能力、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通过资源的整合,北川实现了区域羌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和市场共建。同时各点各有侧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让人穿行于重建奇迹,沐浴于党恩大爱,感动于国家强大的凝聚力。
(本栏稿件由本报记者王官伦撰写)
新闻推荐
本报讯北川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为契机,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切实改善了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美化了农居环境,为全县农村居民创造了安全、舒...
北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