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倍感“傲娇” 文化强省的四川答卷 金沙太阳节。 武侯祠大庙会。 开年谋发展,四川文化谋划更高峰。

四川日报 2017-01-18 00:00 大字

伊始,省两会在成都隆重开幕。“建成村文化室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接待群众万人次……”“积极发展文化创意、音乐娱乐产业……”,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发展、文化自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回望来路 倍感“傲娇”

重大文化项目接踵落地:省图书馆新馆、成都博物馆新馆等重大项目建成开放,四川大剧院建设正在推进,全省瞩目的中心——成都天府广场“变身”文化中心。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建起了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多个场馆实现免费开放。

特色文化产业集聚显著:文化品牌效应逐步提升,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西部文化消费指数,四川均居第一。

巴蜀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振兴川剧”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多部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品牌自信“出海”:四川文化亮相亚洲、欧洲、非洲、澳洲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在广度、深度和高度上取得新突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和机制不断健全:非遗场馆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成都国际非遗节成为世界级非遗文化活动品牌;博物馆建设持续推进,数量稳步增长、体系日臻完善,免费开放工作深入推进,在全国建成首个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区域中心。

几多“大”字 几多成就

去年月,四川出品的大型交响套曲《长征》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进行全国首演。这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专门创作的作品,演出后,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这是近几年四川省文艺创作丰硕成果之一。过去几年,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重要文件,为四川省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并加大资金投入,为艺术创作生产提供持续动力。

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精品佳作不断涌现——舞剧《家》《红军花》,川剧《卧虎令》《尘埃落定》《还我河山》,歌剧《彝红》,木偶剧《龙门传说》等,集中展示了艺术创作生产的强劲实力。“巴蜀画派”打造不断提升,美术场馆和美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美术惠民工程和展览评选活动内容拓展。川剧振兴工程持续推进,川剧传承走进校园。

重大活动推进文艺创作迈上新台阶。年举办的首届四川艺术节,汇集了全省最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人才,覆盖了全省个市(州),涵盖舞台艺术展评、美术作品展评、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展览、文化产品展销等五大板块,是全省至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

文化大惠民。庙会灯展、摇滚音乐节、文艺展演、美食风情节……春节即将来临,四川省各地将举行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覆盖范围十分广,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村和社区,为全省群众送上丰盛的迎新春文化大餐。

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民生”理念,大力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一系列高密度的财政投入促进了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全覆盖。成都市攀枝花市南充市乐山市达州市泸州市泸县、宜宾市珙县、眉山市丹棱县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数量并列全国第一。广泛开展惠民活动,真正让老百姓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充分享受到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文产大发展。过去几年,文化产业不断摸索实践创新,根据发展实际,找准落脚点,从紧紧围绕“打造西部文化产业高地”目标到建设与西部经济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的定位,从区域特色文化产业规划到各个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落地实施,文化产业已成为四川省集聚度高、竞争力强、特色产业群兴起的优势产业。

亮点频现——在全省规划建设个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品牌建设、展示、推广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扶持和推动作用,近百个项目进入国际市场。《藏谜》《蜀风雅韵》《飞翔》列入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旅游演出类》。大大增强了四川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走出去”迈出坚实步伐。

文化大传承。过去几年,四川省以保护利用为基础,出台一系列文件,文物保护经费持续增长,增长幅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全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全面完成。

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进一步完善,四川省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区域中心建设完成并通过国家文物局结项验收,这也是全国首个建成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区域中心。

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品牌影响不断扩大,两年一届的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成为世界级非遗文化活动品牌,彰显了四川文化建设和非遗保护的新成果、新形象。

几多“大”字,几多成就。四川文化传承了千年发展脉络,又在“十三五”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本报记者 吴晓铃吴梦琳 杨琳 余如波图片由省文化厅提供

新闻推荐

“一元钱”解农村垃圾难题 9月16日,丹棱县丹棱镇兴隆村村民将垃圾分类后投放到垃圾站。 本报记者 何海洋 摄 丹棱探索“政府兜底建基础设施+村民自治+市场运作”

初秋丹棱,桂花飘香。9月16日6点,兴隆村保洁承包人蒋光敏骑着“火三轮”,开始围着村里转。不到4个小时,他就把全村58个垃圾池全部清理干净。在一个像小房子一样的村垃圾收集站里,20个大桶装得满满当当,...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