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事人的承诺必须兑现 博望区法院把“执行不能”变成“能”

皖江晚报 2021-10-20 19:14 大字

对当事人的承诺必须兑现

博望区法院把“执行不能”变成“能”

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法院对一名被执行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被执行人没有银行存款、没有车子,也没有值钱的房产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在走访其所在的村委会和知情者时,法院发现被执行人的生活很正常,虽然怀疑被执行人很有可能转移了财产,但没有确凿证据。

按说,这样的执行案件基本上属于“执行不能”,但博望区法院对这类案件没有放弃,而是认真研究每一个个案,根据每个案件当事人的特点和目前的状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制订方案,千方百计追踪,终于将一个个“执行不能”变成“能”,让申请执行人由无望到有望、再到惊喜。“法院的判决就是对当事人的‘承诺’,必须想方设法兑现,给当事人一个交代,让群众在一个个案件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博望区法院执行局局长赵继刚说。

据了解,在经济纠纷类案件进入到执行阶段后,多数被执行人采取承诺不兑现、躲猫猫、玩失踪等方式,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不能让胜诉人手中的判决书成为空头支票,不能让‘老赖’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博望区法院不是把判决书束之高阁,而是把每一份判决书作为对当事人的承诺,精心梳理被执行人的生活生产情况、财产情况、行踪情况,再认真研究、精准施策。

博望区一位市民购买了江西一位供货商的货物,拖欠了9万元货款。申请执行后,被执行人一直不履行还款义务。在全面调查后,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进一步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已在另一起刑事案件中获刑,入监服刑。远在江西的申请执行人在电话中失望地对法官说,没有希望了。但博望区法院法官告诉这位江西的申请执行人,法院不会放弃。期间,该院执行法官一直关注被执行人的情况,在获悉被执行人刑满出狱后在博望一家企业务工,法官立即联系上被执行人和他所在的村委会。通过多方努力,被执行人从亲戚那里借来了9万元归还给了申请执行人。突然收到拖欠多年的9万元货款,申请执行人在电话里喜极而泣。

今年以来,通过积极有效的努力,博望区法院让一批“执行不能”的案件起死回生,变成了“能”,真正让胜诉人手中的判决书由“空头支票”变成“真金白银”。

在采访中,该院法官告诉记者,申请执行人一定要配合法院,要时刻关注被执行人的行踪,一旦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和行踪,要第一时间电话告诉法官,利于案件的快速执行;申请执行人还可以向法院申请,请求法院出具报告财产令,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被执行人如果不出具,法院会依法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震慑被执行人,让被执行人加快履行还款义务。

记者 慕继平 通讯员 汪青 殷成明

新闻推荐

马鞍山市委编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记者 刘明培 通讯员 秦宁 张峥

市委编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助推法治政府建设记者刘明培通讯员秦宁张峥市委编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