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成违规“重灾区” 投资者需擦亮双眼

市场星报 2021-03-04 03:22 大字

作为金融消费者的“钱袋子”,理财业务一直备受监管部门的关注。但却仍然存在着银行部分销售人员操作不规范、缺少相应的行为准则,网络“理财课”乱象丛生,互联网金融APP违规等问题。记者整理了近几年来发生的有关金融理财违规操作的情况,以增强消费者理性投资意识,提升金融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案例一 老年人金融权益更应该受到保护

62岁的王某曾在某银行申购100万元某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产品与70万元某基金产品,相关申购合同中标明理财产品为该银行代销。其中,基金产品的风险级别高于王某的风险承受能力,王某最终将银行告上法庭。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在介绍产品时,保证产品年利率不低于6%,多了还可以再分红,且属于低风险理财,但必须购买100万,而且是封闭型基金,期限为一年,不能随时支取。且银行工作人员陈某没有按照银监会的标准以及风险揭示书中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对原告进行风险评估,而是直接代其进行操作,评估为合格投资者,可以购买该产品。

本案是《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发布后首批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案件之一,指出银行应就投资者的年龄、投资经验、专业能力进行审查并考虑老年消费者情况等,对老年投资者应给予特别提示。对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合法、安全的投资理财消费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案例二 多款金融理财 APP违规被工信部通报 某银行信用卡APP在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2020年第三批侵害用户权益的APP名单,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此次通报中金融理财类为重灾区,共有12款理财、小贷APP名列其中,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私自、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取权限,私自共享给第三方等。

具体来看,某银行信用卡APP存在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给权限不让使用、过度索取权限、账号注销难的问题;和讯财经、和讯期货存在私自共享给第三方的问题。

微众银行的小鹅花钱涉及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账号注销难的问题;还呗存在私自共享给第三方的问题;博时基金存在不给权限不让用的问题;展恒基金存在过度索取权限、账号注销难的问题;汇添富基金旗下的现金宝存在过度索取权限的问题;天弘基金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

案例三 一银行被监管点名通报 理财、信贷业务存多项违规

今年年初,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关于某银行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的六大违规问题的通报。包括违规代客操作,短信营销宣传混淆自营与代销产品,适当性管理落实不到位,个贷业务与保险产品强制捆绑,存贷挂钩,违反质价相符原则收取财务顾问费的问题。

通报指出,该银行个贷业务与保险产品强制捆绑。该行在与某财险公司合作开展的“联合I贷”和小额无抵押贷款业务未区分消费者信贷风险水平和授信状况,限定承保机构、强制捆绑搭售保险,严重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银保监会指出,银行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管控不力,导致大量高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高于实际等级,适当性管理落实不到位。经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该银行客户年龄超过70周岁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中年龄选项失真,涉及554家分支机构。

案例四 网络“理财课”四起 投资者需擦亮双眼

“一元理财课,投资小白也能学”“只要九块九,投资大V带你飞”……打开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平台,各式各样的网络“理财课”广告铺天盖地,不少金融从业人员也会持续收到相关推送。可是当消费者进入课程群,就会发现其中不少机构和个人是在以“理财课”为名,行诈骗之实。有机构在销售课程中先以低价诱导,但课程并无实质内容。甚至有骗子以“反传销打假”“传授理财干货”为口号,一面打着“理财科普”的幌子,一面进行线下拉人的诈骗活动。

从2016年开始,网信部门曾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具有认证、审核等义务。1月22日,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布,对各种账号主体进行了规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平台对于理财内容的发布和审核仍显宽松。投资者也需要加强投资知识学习,对各种投资套路增强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

案例五 违规销售理财产品 某股份行被罚40万

1月12日,马鞍山银保监分局公布了五张罚单。罚单显示,某股份行因违规转嫁抵押评估费、违规销售理财产品被罚40万。

公开资料显示,该行是2017年6月正式开业的,在开业一年多后,2018年11月,该行就因为在贷款上的违规被罚了40万,违法违规的事实包含了贷前调查流于形式、贷款发放未严格执行实贷实付、贷款发放未严格执行受托支付要求、个人贷款资金被企业挪用行为。近日,该行还因违规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融资、误导客户购买财产保险并承担保费、违规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等违法违规行为收到银保监会处罚。2021年以来,该行共收到银保监会11张罚单,合计罚款248万元。

案例六 正确认识“理财直播”不要忽略可能存在的风险

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财产品越来越多,“理财直播”也成为了推荐理财产品的新渠道,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据统计,以支付宝为例,截至去年8月末,支付宝直播平台已经开放给超过70家金融机构,累计直播超过1300场,单场最高的有100万人参与互动。

《人民日报》调查显示,在互联网流量、业绩考核的影响下,个别“理财主播”为了迎合用户,会有意无意放大高收益等内容,做出误导性陈述或者片面、夸大的宣传。在直播的火热气氛中,用户可能会一时头脑发热,做出不理智决策。还有的“理财主播”甚至为了利益成为了理财产品的代言人,攻击其他理财产品,服务自己接受业务的理财产品,把理财产品说成了“利益的金山”。

提示

作为消费者,在遇到金融理财消费陷阱时,需要询问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该公司是否具有发行金融产品和投放广告的资质,推销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证明,产品存在的风险和目标群体。并想一想广告中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在哪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在众多的互联网理财平台中也难免有一些平台手续不齐全或以骗取客户利益为目的,这时我们就要提高警惕,尽量选择正规的大平台,不要盲目跟风。

金融消费者还应该通过学习和了解金融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习惯和态度,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在正常的金融交易中要梳理责任意识,在明确自身权益的同时,也需明确掌握自身在金融交易中应承担的责任。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当金融广告的收益让人心动时,可以先去做一下风险承受能力测试,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后再作出明智的决策。金融消费者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现实情况,量力而行,擦亮双眼,在对每一项理财产品都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安全平台进行理财产品的投资。

新闻推荐

喜迎新学期 扬帆再出发

喜迎新学期扬帆再出发本报消息记者黄莹通讯员高晶胡婷婷黄小明报道2月28日上午,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返校报到,迎来新学期。测...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