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防疫” 守护民众卫生安全 市疾控中心积极做好洪涝灾害后防疫工作

皖江晚报 2020-07-23 01:49 大字

“灾后防疫” 守护民众卫生安全

市疾控中心积极做好洪涝灾害后防疫工作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降水较多,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经密切接触的传染病等的增加,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病核心信息

洪涝灾害发生后,环境卫生极差,污水、粪便、垃圾无法管理,导致蚊、蝇、鼠类滋生,很多疾病开始侵犯人体,为减少疾病发生,灾区群众应做到以下几点:

1.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后再消毒;饮用水消毒剂(漂精片、消毒泡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存放(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充分清洗管路,水龙头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食品卫生。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到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3.环境卫生。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排除积水,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必要时对房间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4.病媒生物防控。在居所内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蝇设施;抗洪值守人员应配备防蚊帽、穿长袖衣裤,裸露部位可喷涂驱避剂。应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灭鼠;水灾鼠类死亡或迁徙时,体表寄生虫脱离或逃逸,灭鼠时,应在居民安置点喷洒杀虫剂,消灭离开鼠体的游离蚤等寄生虫,做好鼠虫并灭。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异常增多时须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部门。

5.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

6.预防皮肤溃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在皮肤皱褶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下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7.预防血吸虫病。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油膏。在防范高温中暑的前提下,可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疫水后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

8.及时就医。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药物使用方法。

9.心理健康。灾后易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多数在30天内明显缓解。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规律,如超过一个月仍未恢复,应向精神科医生求助或到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咨询。

10.特殊人群护理。为老、弱、幼以及病人尽量营造较好的环境,减少伤残和死亡。

洪涝灾害灾后易发疾病防控知识要点

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供水系统毁损、食物安全难以保障、居住条件受到破坏、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人口流动性加大、人群抵抗力降低以及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各类传染病疫情,最常见的是消化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消化道传染病。灾区常见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关键行为: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

关键措施: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

管好饮食:做到不吃不洁、生的或半生食物,饭前便后洗手、生熟分开。

管好水源:做到不喝生水、喝开水;饮用自然水源前要消毒。

管好粪便:消化道传染病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准乱倒。

消灭“四害”:消灭蚊子、苍蝇、蟑螂、老鼠。

食源性疾病。洪涝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灾民在短时期内暴露于多种食源性危险因素。

预防食源性疾病,应做到: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厨房用具、碗筷餐具要洗净、消毒;提倡煮、炖、烧等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式;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冰箱内存放的剩菜剩饭要彻底加热,煮熟烧透10分钟以上;洪灾期间和退水时应避免或减少大型聚餐。

关爱生命、关注血防——血吸虫病防治

1、什么是血吸虫?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5种,即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故我们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简称为血吸虫。

血吸虫在人体内平均寿命为4.5年,最长可达三四十年。

2、什么是血吸虫病?

由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所引起疾病。在我国特指日本血吸虫病。

3、血吸虫的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和童虫等六个阶段。

4、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我们把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称为“疫水”。当人、畜接触疫水(最短10—20秒钟)后,尾蚴钻入皮肤,随着血流进入肝脏发育为成虫,这样就感染了血吸虫病。

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播血吸虫病。

5、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是由于人在短期内一次感染或再次感染大量血吸虫尾蚴而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等一系列的急性症状。各种抗菌素、抗病毒药品等对血吸虫病发热均无效,而经抗血吸虫治疗后,发热可很快消退。

慢性血吸虫病是指人体经常接触疫水或少量多次感染血吸虫尾蚴而使临床表现较轻,或无症状、体征。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或表现间断性腹泻、脓血便、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

患者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又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经较长时期发展(一般2-10年),可演变成晚期血吸虫病。表现为腹水、肝脾肿大、腹痛腹泻、肠梗阻等症状,成年患者劳动力丧失,儿童患者发育迟缓,身体矮小。

6、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血吸虫的成长离不开钉螺。

钉螺的存活需要适当的水分,常年淹水或干旱的地带一般没有钉螺,没有杂草生长的地方也极少找到钉螺。

7、血吸虫病流行区范围

马鞍山市总体上属于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病流行区范围与钉螺分布密切相关,主要沿长江、石臼湖,以及上述河流、沟渠和山丘等分布。

8、什么地方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一般来说,在血吸虫病流行区范围内,渔民、船民船只停泊的附近,家畜放养、粪便污染严重的江洲湖滩,人员、家畜流动频繁的码头、渡口附近等,常常最容易感染血吸虫。

通常在可以感染血吸虫病的重点地段,均设立了血防警示标志。

9、怎样知道自己得了血吸虫病?

对于接触疫水者,一般要一个月以上才能检测出来是否感染血吸虫病。无论是否出现了症状,接触了疫水一个月以后,请到当地血防机构(疾控中心)进行免费的血吸虫病检查。

10、什么季节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但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

11、动物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

血吸虫病是人、畜(兽)共患疾病。我国已发现有牛、羊、马、猪、犬、猫、兔、鼠等42种哺乳类动物可感染血吸虫。感染血吸虫的动物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随地排出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孵出毛蚴再感染钉螺,发育成尾蚴,转而危害于人,进一步加剧了血吸虫病的危害性。

12、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惠民政策

马鞍山市血防机构(疾控中心)在防治血吸虫病过程中,向广大市民提供以下几个方面惠民政策:

一是免费在流行区开展群体性血吸虫病检查工作;二是免费向血吸虫病患者及治疗对象提供化疗所必需的药品吡喹酮;三是实施民生工程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治项目,对晚期血吸虫病人,按照人均5000元标准,提供医疗救治。

13、不接触疫水——预防血吸虫病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汛期到来,水位上涨淹没有螺滩地,感染性钉螺会逸出大量尾蚴,可以形成大片疫水。人群因生产、生活、娱乐、防汛等活动而接触疫水的可能性增加。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市民:

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如因防汛抗洪、生产生活等必须接触疫水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手套、穿长筒胶靴、涂擦防护药物等。接触了疫水一个月以后,请到当地血防机构(疾控中心)进行免费的血吸虫病检查。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请在就诊时向医生反映疫水接触史。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健康咨询电话:8367657,12320。

新闻推荐

爱心物资送到防汛一线

爱心物资送到防汛一线近日,马鞍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负责人一行前往博望区新市镇,向新市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捐赠折叠床、雨...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