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舒适了 博望区:用民生托举“稳稳的幸福”

马鞍山日报 2019-12-30 05:00 大字

冬日暖阳,走进博望,呈现眼前的是一幅幅这样的幸福画卷:

鸟鸣啾啾中,几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美丽整洁的小区广场上做着游戏,笑容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

丝竹声声中,老人们在养老中心吹拉弹唱、飞象走马,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自在;

欢歌笑语中,摩托车都难会车的山村道路,变成了6米宽的沥青路,几代人的修路梦终于实现……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民生工程的实施。今年以来,博望区深入实施25项民生工程,建“四好农村路”,改造老旧小区,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医疗救助……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实事汇成一股股暖流浸润百姓心间,博望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道路宽了

出行方便了

这个冬天,新市镇联三村的村民都收获了一份惊喜——盼了几代人的出村道路终于修宽了。联三村原先出村道路是一条仅2米宽的水泥路,路窄,两辆摩托车错开都难,并且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但这条路又是沿线几个自然村的唯一出村道路,路不好,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老百姓早就盼着能修条好路。

民有所盼,我有所应。2019年,博望区公路局将这条路列入了2019年“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项目,投入了325.6万元对其进行路面维修拓宽。听到这个消息,山村沸腾了,百姓拍手叫好,主动退塘让田,只为路能早点修通。

11月份,这条全长1.2公里、宽6米的“四好农村路”完工了,笔直的沥青大道一头连着314省道,一头串起联三村几个自然村,路尽头,还建了一个大广场,方便村民开展娱乐活动。通车这天,联三村的村民难掩兴奋,自发给公路局送来两面锦旗,一面写着“践行群众路线楷模 服务农村建设先锋”,一面写着“真情系百姓 为民勤修路”。

“‘四好农村路’是一项省级民生工程,关于道路宽度,全省的标准是4.5米,但我们博望比省级标准高,路宽至少5米,甚至达到6米。”博望区公路局局长刘安龙介绍,一直以来,博望坚持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真正方便老百姓出行。

按照计划,今年博望“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工程修建42条农村路,共计45.15公里,目前已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任务为2条路,共11.3公里,目前也已全部完成。

“博望区建区时间不长,农村道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全区有近400条农村道路,从2016年以来,已修建了200多条,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刘安龙说,2020年,博望区计划修建约50条共60公里的农村道路,拟按照路面宽6米、铺设沥青的标准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

环境好了

住得舒适了

冬日午后,阳光洒在门口的香樟树上,暖洋洋的。博望镇金色家园小区,年轻的妈妈吴雅雯推着童车,和孩子一起在小区广场上晒着太阳。孩子不到两岁,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树间的鸟叫声,花坛里,绿化工人一边种麦冬,一边聊天的声音,都引起了他的注意。

吃过午饭散步,是吴雅雯最近才有的习惯,以前她也想趁着午睡前带孩子出来转转,但小区脏乱差的环境,让她实在鼓不起勇气。“以前几乎没有人打扫,路上全是灰,车子经过,满嘴泥,垃圾也是乱扔,就我脚下这个广场,以前就是我们小区的垃圾场。”吴雅雯说,住在小区,最怕下雨和晚上,一下雨,路面积水严重,带着孩子不好走路,一到晚上,没有路灯,漆黑一片,不敢出门。

不光吴雅雯这个新住户对小区过去的环境颇有怨言,在小区住了八九年的老住户张剑也是满腹抱怨。“以前,路面破损厉害,小区杂草丛生,垃圾桶满了也没人倒,一到夏天,气味刺鼻。”

老百姓的抱怨就是民生改善的方向。2019年,博望区将金色家园和春江花月两个小区作为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改造面积15.5万平方米,改造户数1462户,总投资1019万元。

4月16日,金色家园改造进场施工,总投资546万元,完成道路改造10500平方米,雨污水管道1000米,新增停车位73个,自行车棚2个,铺设燃气管网900米,绿化改造9760平方米,安装路灯105盏、监控58个。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施工的一点一滴都在群众的眼皮底下,工程进度与质量备受群众关注。”博望城建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回应群众的关注,施工单位动工后,区住建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整治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施工管理,配合监理单位共同严把质量关、进度关,并聘请了全过程咨询单位对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同时联合区质监部门,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确保施工质量。

“垃圾清理了,漫天灰尘不见了,绿化也变漂亮了,我们住着也就舒心了。”吴雅雯笑着说道。

村庄美了

生活更好了

沿着丹阳镇环山路一路往山里走,穿过一片瓜蒌子地,眼前豁然开朗,一排排黑白相间的徽式建筑整齐有序,白墙黑瓦间,道路宽阔笔直,路两边青草萋萋。随行的人说,金家新村到了。不敢相信,原来还在山里,以为来到了哪个园林小区。

“这有什么不敢相信的,我们村可是远近有名的美丽乡村。”说话的是村民孙方明,刚吃过午饭,他正在家门口晒太阳。他身后,就是他家的二层小楼,一样是徽派,楼上楼下3个房间140平方米,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屋子收拾得干净利落,地板砖擦得锃亮。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感觉农村不比城里差。”孙方明说,他们村是搬迁过来的,以前大家都住在山里,条件很差,交通不方便,一下雨就停电。后来,村子整体搬迁过来了,但之前也没有这么美,“蝶变”主要发生2019年。

今年,作为博望区的一个示范点,金家新村开始打造美丽乡村。全村按照当地特色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水、电、网络全部到位,覆盖率100%,方便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实施道路硬化,沥青路通到每户村民家门口,硬化率100%。

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村里还对人居环境进行了重点整治,申报了农村改厕PPP项目,进行了全域“五清一改”,乱堆乱放、黑臭水体、家禽散养和粪便污染、白色垃圾、残垣断壁、田间地头农药废弃物等问题得到整治,环境整治率100%。

“村里环境好了,房价都上去了。”孙方明说,像他家这样140平方米的房子,以前10万元就能买到,现在涨到了28万元,好多南京人过来买。

“村里还搭了大舞台,晚上跳广场舞的人可多了。”孙方明的老伴王荣花退休前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她说以前村里人文化活动非常少,农闲时村里妇女除了打麻将也没别的休闲,现在,早晚,村前的环山路上都是跑步的人,舞台上也都是跳舞的人,也没时间打麻将了。

救助来了

看病不难了

“要不是医疗救助民生工程,我可能就要放弃治疗了。”说这番话的是47岁的博望镇居民徐甫花。2018年3月,徐甫花和丈夫李宝平从西安打工回来,感觉身体不适,就到医院去检查,结果被确诊为乳腺癌。确诊之后,徐甫花开始不停地化疗、放疗。

为了给妻子治病,李宝平辞去了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夫妻俩跑遍了全国有名的医院,花了近18万元,掏空了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由于儿子还未退伍,家中还有两位老人需要照顾,李宝平所在的村委会了解到他家的困难后,积极与区医保局联系,帮他们申请了医疗救助。

“经过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国元二次报销,总共是报了11万元左右。”李宝平说,正是有了医疗救助,他们才能在最困难的时候挺过来。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了大病全泡汤”道出了贫困群众甚至普通群众的担忧。“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是贫困人口的愿望,也是城乡医疗救助的远大目标。

为扎实推进医疗救助民生工程,确保实现及时救助、据实救助、应助尽助,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今年以来,博望区医保局在城乡医疗救助过程中,采取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以及一次性定额救助等不同模式,对大病救助对象和重症慢性病救助对象实施分类救助、精准救助。截至年底,该区共实施医疗救助1783 人次,救助金额达473.78 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做到应救尽救。

新闻推荐

皖浙江海联运协议落地 首艘江海联运铁矿石船抵达马鞍山港

本报讯(记者胡旭范克龙)12月24日,满载13300吨铁矿石的“创新8号”海轮靠泊马鞍山中心港区,此举标志着安徽省港口江海联运中转...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