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亩均效益”杠杆撬动产业转型 算好“亩均账” 发展高质量 记者 刘挺
当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推动经济行稳致远?这是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
当粗放型增长模式走到尽头,资源型城市如何突破要素瓶颈制约,加快转型迈向“智造名城”?这是亟待破解的“发展之问”。
答好新考卷,求解新命题,马鞍山以新理念、新实践精彩作答——
从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扶优扶强的评价体系,到出台企业、县区园区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再到首次公布企业亩均效益“成绩单”……马鞍山牢固树立“不以规模定标准,而以‘亩产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四两拨千斤”的全新路径,彰显出这座城市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从“进来都是宝”到“提篮去选菜”
——招商细算“亩均效益”
走进安徽津上精密机床有限公司高端精密数控刀塔车床整机及母材一期项目工地,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8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千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津上项目成功落地的背后,是一系列评价指标严格考量后的选择。“把好项目准入关,是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亩均效益的关键所在。” 博望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姚小平说,“我们现在招商不再‘进来都是宝’,而是设置门槛‘提篮去选菜’。从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招优引强。”
从“进来都是宝” 到“提篮去选菜”,“亩产论英雄”,正为马鞍山市招商引资工作立起“全新标尺”。马鞍山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综合考虑项目的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出效益、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等指标,将有限的土地资源、优惠政策、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等向优势项目倾斜,努力招引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
7月4日,中兴5G半导体设备配套项目签约落地;7月6日,企创研晶鼎MOS管及FLASH高端封装测试项目正式投产运营……仅今年以来,郑蒲港新区已签约11个半导体项目,为新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亩地能产出多大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土地上‘种植’什么。” 郑蒲港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晓东说,在半导体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区牢固树立“亩产论英雄”理念,聚焦用地面积小、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强项目展开招商,已经初步形成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集聚区,在未来三年内将打造百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
严把项目准入关,在提高亩均效益的同时,更加速了主导产业集聚。
“经开区建立了以‘亩均效益’为依据的项目准入标准,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企业‘亮红牌’。同时,通过集中精力引进真正的优质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园区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度。”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龚玉芝说。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企业加快转型步伐
走进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型高温材料数字化车间,由全自动上料配料系统、智能检测装备等一系列数字化设备组成的生产线正悄然高效运转,源源不断地生产着质量稳定的高性能不定形耐火材料。“通过智能化升级,整个生产过程可一键操作、全程监测,使企业实现了运营成本最低化、生产效率最大化和产品品质最优化。”公司负责人说道。
“亩均效益”,是衡量企业运行质量的最关键指标。如何提高亩产?“智能制造”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共同的选择。在智能制造工程的引领下,马鞍山市众多企业纷纷上演“车间革命”,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速智能化蜕变。
提高单位产出,创新是必由之路。
每5分钟就有一台柴油机下线,全部都是外贸订单。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关爱慈湖河我们在行动为进一步提升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10月9日上午,花山区江东街道河长办联合乔山社区开展“”环保骑...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