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受众意识 在报纸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 ●马鞍山日报社 季晨辰

马鞍山日报 2019-10-10 07:49 大字

提高认识

树立和强化服务受众意识

受众意识的核心问题即传播内容必须为受众服务。记者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为受众服务和如何服务得更好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坚持党性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受众服务的具体体现。如十九大前夕中央陆续推出经济政策战略调整,包括从注重宏观战略到注重微观个体,从注重国有企业到注重小微企业,从注重大企业到注重小企业等思路转变等。受众非常关注政策的出台背景、具体措施以及影响,媒体宣传好、解读好这些政策迫在眉睫,这要求纸媒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团结、稳定、鼓劲”的双六字方针,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时,强化受众服务意识也是由纸媒的商品属性决定的。当前新媒体日益发展,报纸面临着激烈竞争,办得好能生存、能发展,办得不好,生存也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牢牢抓住受众的心,做出受众爱看、喜看的精品。

近年来,随着受众服务意识提升,新时期传媒事业受“受众及市场”传播理念影响巨大。值得一提的是,强化受众意识并不代表“受众即市场”。纸媒与受众关系并非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更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不能把发行量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公益性、社会效益等;同时,受众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拥有传播权利的主体。因此,我们不能将受众简单等同于物质商品的消费者,也不能将纸媒产品简单等同于一般商品。归根到底,这是由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特殊性决定的。

精准把握

在采访报道中融入受众意识

为受众服务,要落实在做好本职工作上,记者主要是通过新闻报道为受众服务的。新闻报道的受众素质参差不齐、年龄阶段存在差异、思想价值观念和需求各不相同。但他们具有的共性是:既要知道发生了什么,对具体发生的情形也渴望了解。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受众意识?首先要把握新闻的真实和受众的求真心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其次,多报道内容新、表现手法新的新闻,抓住受众的心。就内容题材来说,题材重大、内容新颖和具有前瞻性的新闻富有吸引力;从表现形式上看,注重调动摄影、短视频等全媒体元素令表现手法形式多样、不落俗套。此外,在有变化的特殊时期,受众往往格外关注身边的新闻、突发的事件。例如一些与群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举措,单次报道很难完全接受理解,这种情况下记者要针对这些缺乏心理准备的受众做“循序渐进式”报道,为人民利益鼓与呼。

因此,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受众心理,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还原最真实的新闻事件。具体而言,提问要详细具体,要多挖掘那些细微的闪光点,积累翔实的素材;提问不能漫无边际,要多获取具体的数字、事例。在报道加工的过程中,文笔要清新、语言要质朴、态度要严谨,用最真实的声音来探讨群众问题;注重激发活力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更深刻地挖掘新闻主题、提升新闻质量,通过报道传递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达到吸引、感染受众的目的。

贴近读者

从“受众视角”开展新闻编辑

在当前的新闻编辑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若是依赖陈旧的新闻理念,信息势必趋于流俗化和同质化,只有真正从受众角度出发,才能使新闻报道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站在受众角度选择新闻。编辑在选择和编辑稿件时要善于换位思考,从“受众视角”研究受众需要什么新闻、乐于接受什么新闻,想受众之所想。要让受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占一定比重,让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增添“平视”的民生视角,从受众感兴趣的角度进行报道和解读,有些会议和时政新闻涉及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政策出台,尤其需要这样做。一名负责任的编辑在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时,要从全面性和整体性来把握,不能把个体当整体、把支流当主流、把偶然当必然,避免片面性和表面性。报道要控制数量、讲究质量、提升辨别能力,这样才能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引导受众正确认识形势。

注重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比如阅读习惯、审美心理、基本要求等。编辑要注重版面设计和文字编排,通过栏型、色彩、图片、文字等综合设计大胆创新,表现出纵深感和立体感,克服手机客户端“千端一面”的弊端,让报纸兼具丰富的新闻内容和悦目的视觉美感,为受众带来可识别性,有利于塑造报纸品牌形象。从语言上来说,应当适当增添一些日常用语,这样既可以拉近受众和新闻的距离,又能让对方更容易理解新闻内容。

总之,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直接影响新闻产品的质量,关系大众传媒的生存发展,只有学会换位思考、真正关注受众的生活、尽力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促进报纸行稳致远、健康发展。

受众是新闻信息流程的终端、新闻信息的接受对象、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及新闻传播的最终检验者。在现代传播学中,受众是新闻传受活动的积极参与方,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是搞好新闻采编业务的需要,也是办好报纸的需要,如果不能吸引受众眼球、引起受众共鸣、引导受众认知,新闻宣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闻推荐

马鞍山近200名志愿者节日坚守景区 国庆假期“不休假” 志愿服务暖人心

图为志愿者在采石矶景区开展志愿服务。“这里人比较多,下台阶时您请慢点,我来帮您!”国庆长假期间,马鞍山采石风景区、濮塘风...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