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实验学校教师任年花: 教育资源越来越向基层倾斜

皖江晚报 2019-09-09 05:48 大字

任年花

能够从事教育工作,雨山实验学校语文老师任年花感到十分光荣。从20多年前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她已经与教育分不开了,深深的热爱人民教师这个职业。

1997年,在外地工作的任年花来到马鞍山雨山区采石小学,担任起了语文老师。都说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她从教之初,学校里一位外号“老黄牛”的王老师成为了她学习的榜样,她开始理解人民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开始体会教学中“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意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宿州农村支教的那一年,偏远艰苦地区孩子们的教育不像城里设施这么先进,但也能感觉出,国家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对农村教学的投入越来越大。”任年花说,那里的孩子大多父母外出打工,基础弱,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孩子们的成绩是最好的回报,支教的第一学期,她所带的班级从年级倒数第一一跃成为了年级第四。

2014年她结束了支教,回到了马鞍山,没想到一场大病让她不得不暂时告别讲台。2016年,大病初愈的她坚持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次返校,她感受最深的是,学校软硬件的变化,校舍变大变美了,信息化教学全面铺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还在不断增加。重返讲台的她被派往雨山实验学校继续带小学高年级语文。

“孩子像一张白纸,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对我们来说教学就需要更加严谨,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因为教材的改变,任年花要经常更新教案,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理念。“从人教版到苏教版到部编版,你会发现课本书页变大了,字变大了,更保护孩子视力,同时课本在编排上更加系统,语文课本更强调阅读,提倡思考。”任年花说道。

文图/记者 张令琪 通讯员 雍珣

新闻推荐

马鞍山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可“刷脸”完成 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个APP,按提示“摇摇头、眨眨眼”即可

本报消息记者廖岚钧通讯员姜小兵报道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个APP,对着摄像头“刷脸”,就能轻松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