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屈王凤麟 马鞍山上献忠魂

淄博晚报 2019-04-09 11:13 大字

战功赫赫他培养了众多爆破能手

在淄川东南的淄河岸边,有一座远近闻名的马鞍山,在山上的青石峰下,矗立着一幢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第二团副团长王凤麟同志以及同他一起殉国者的英雄业绩。青石峰顶群山如海,恰似王凤麟和战友们的英姿;松涛如吼,仿佛战士们与敌拼杀的呐喊,先烈们的浩然正气永远鼓舞着人们胜利前进!

王凤麟经历非常丰富,九一八事变后就加入抗联,1935年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工兵班,学习爆破工程。七七事变后王凤麟回到延安,并于1938年同张经武一起来到山东。在山东,他是地地道道的爆破专家。山东纵队还为他开设一个爆破班。说是爆破班,却只有一块TNT炸药和几公尺长的导火索,连一次爆破实验都做不了。王凤麟就一边教理论,一边鼓动战士们自制黑色炸药,做石雷。土八路的爆破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别看条件不好,王凤麟硬是培养出了刘厥兰等山东著名的爆破英雄。

没多久,鬼子扫荡开始了。王凤麟要求进主力部队,并于1939年担任山纵四支队三营营长。1940年一支队和四支队合编成山纵第一旅,王凤麟出任二团副团长,当时的团长是后来抗美援朝打出威风的吴瑞林。进了主力部队,王凤麟没把爆破的看家本领放下,在战斗中非常注意发挥地雷爆破的作用,创造了几个著名的5分钟10分钟战役。

1941年3月,王凤麟带领3营三个排在博山甘泉寺伏击日军,5分钟消灭30人,基本上是轰隆几声,啪啪几枪解决战斗;4月30日,他又带领2营在莱芜打埋伏,10分钟消灭日伪军各30人。

一团团长李福泽看到后硬是把王凤麟“暂时”调到一团去当副团长,传授经验。一团教会了,三团也不甘落后。王凤麟分身乏术,把自己在二团培养起来的爆破骨干送过去手把手的教。因为王凤麟,从第一旅到后来的山东三师八师,个个都是爆破攻坚的能手。一个副团长,影响了两只部队的战斗力。

1941年秋末,二团团长吴瑞林同志战伤,王凤麟同志奉命调回二团。一天,他带领七连和一个炮兵排到张店车站附近执行任务,部队在莱芜、章丘边界的吉山宿营时与日伪军遭遇,他不幸右腿负伤,膝盖下二十公分处骨折,因当时医疗条件差,只好做了截肢手术。他十分伤心地说:“党苦心培养我,送我到苏联学习军事,指望我打鬼子,报效国家。可抗战还没胜利,我却成了残废,成了革命的累赘!”大家都不断地安慰他,想方设法为他解除痛苦。山东纵队卫生部白备武部长经再三研究,给他安装了一条枣木假腿。对此,王凤麟十分激动,积极与医务人员配合,并顽强地练习走路。有一天,他特意回到二团去看望同志们。他看到大家心情沉重地望着自己,便笑哈哈地说:“苏军有个无脚飞英雄。我将来也可以乘汽车指挥战斗。我的第一志愿是当一名坦克兵!”说得大家都笑了。

扼守天险他毙伤百余敌人壮烈殉国

1942年9月24日,王凤麟带领几名警卫去守卫鲁中交通要道马鞍山。当时马鞍山上只驻扎了地方部队的一个班,其余都是伤病员和几名枪支修械所的工人。另外还有战友冯毅之的父亲、妻子、妹妹和三个孩子。11月4日,冯毅之上山,跟王凤麟谈到在鲁中地区扫荡的日伪军可能会路过马鞍山。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日军已经开始了对马鞍山的合围。

11月9日,日伪军一千多人在汉奸唐云三的带领下开始对马鞍山发起进攻。而这时在山上只有30几个人,能战斗的就是王凤麟和他的几名警卫。除了王凤麟手里那把狙击步枪外,其它八条枪都是章丘造的土枪,每把枪子弹不过数十发,唯一对王凤麟有利的就是地势。马鞍山相当险要,日军要上山一定要从一条石阶路上爬。王凤麟充分发挥他手里狙击步枪的作用,第一枪就灭了一个挥着军刀的日军军官。其它人或是用枪或是用山石,在王凤麟的带领下英勇还击。第一天下来,硬是把日军打下去了。

大概是那只狙击步枪更让日军产生了错觉,第二天刚亮,敌人更猛烈的炮火便倾泻到了石峰上,十多架飞机进行轮番轰炸,马鞍山主峰硝烟弥漫。可惜打到中午,马鞍山岿然不动。日军参谋长山田大佐气的抓起望远镜亲自观察,正好给王凤麟一个绝好的靶子,一枪毙命!

急了眼的日军调用大炮轰炸,飞机俯冲。这时守山的同志们手中的弹药已经用尽,只能用石头作武器。王凤麟嘱咐大家,注意有效地提高有限弹药的杀伤力,并在布条上写上“石头也很宝贵,注意节约,能坚持到天黑就是胜利!”传达给各个守山同志。

到了黄昏时刻,敌人始终没有攻上山顶,石峰脚下敌军的尸体一片,守山的同志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警卫员赵克林已经牺牲,通讯员小张负伤,王凤麟已是血人。形势越来越险恶,王凤麟同志决定把做军衣剩下的布撕成条拧成绳,叫重病号和老少家属趁夜幕降临时从山上滑下转移,由于布绳长度不够,滑下去的同志都牺牲了。

这时日军冲过了南天门,汉奸唐云三躲在石头后面喊“快投降吧,皇军给你大官做”。战士们宁死不做俘虏,王凤麟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殉国。穷凶极恶的敌人攻上山头,目睹这一气壮山河的情景,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付出了死伤200多人的代价,得到的却只是一座空山,只能灰溜溜地撤下了山。

(文字整理/晚报记者张丽通讯员江秀文)

新闻推荐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大地披绿福两岸 生机盎然马鞍山

当诗人李白看到“两岸青山相对出”时,也许不知道自己将与大青山相伴千年,更不会知道,千年之后,深忆桃花潭水的他,已是沉醉在这...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