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他用相机记录家的变迁
季国璋老人在翻看照片
吃顿大餐、看场表演,赶紧掏出手机拍照片发朋友圈,现代社会,人人都是摄影师。倒退40年,去照相馆拍张全家福都嫌奢侈。然而,岁月长诗总是不乏记录者,40年间,也有人用相机定格家庭和城市的变迁。
季国璋就是记录者之一,今年87岁的他喜欢拍照,从胶片机到单反,相机换了好几部。他的镜头多数时候对准的是自己家人,从七十年代到现在,一大箱子照片还原的是这个普通家庭的40年。柴米油盐的平淡、添丁进口的喜悦、亲人团聚的温馨……照片虽然多数来源于生活,但却是当时马鞍山多数家庭的真实写照。
全家福里的家庭变迁
季国璋是南京人,1960年,作为技术人员支援城市建设来到马鞍山。说起季国璋拍照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抗美援朝时期,作为志愿军队伍里的一名宣传员,部队开会、训练,他就负责拍照,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季国璋和相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季国璋的书房,有个专门装照片的箱子,满满一大箱子都是洗好的照片。有的是年代相近的放在一起,有的主题相同放在一起。这些照片里,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家福。
说到全家福,每个家庭至少都有一张,长辈坐在前面,晚辈站在后面,没有剪刀手,没有凹造型,双手轻轻搭在长辈的肩膀上,露出几颗牙齿,努力保持笑脸……
季国璋家也有一张这样的黑白照。照片上,母亲、他,还有妻子坐在前排,三个孩子站在后排。照片是儿子当兵前拍的,时间大约在1980年前后。
“这也是婆婆和我们拍的最后一张全家福。”季国璋的老伴沈雪梅感叹,三个孩子都是由老人一手带大,他们和奶奶的感情也都非常深。
第二张全家福是大女儿结婚时拍的,筒子楼里的房间,没有像样的家具,一家人坐在简易木板床上,尽管条件艰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岁月齿轮慢慢向前,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季国璋的三个孩子相继成家、生子,家庭成员越来越多,照片也越来越热闹。90年代初,一家人又拍了张照片。照片中,外孙女、外孙、孙子都被大人抱在怀里。照片后,几株高矮不一的灌木,远处依稀可见一片平房。季国璋说,这里就是当时的体育馆附近,没有宽阔的马路,也没有喧闹的街区,非常的荒凉。
再到后来,孙子辈们也渐渐长大,结婚的结婚,出国的出国,2015年,季国璋的第一个重孙出生,照片定格的又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生活照里的时代变迁
其实,照片不仅记录着人们的生活,也从另一面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季国璋拍的照片亦是有这样的效果。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也好了很多。80年代中后期,季国璋家装了第一部电话,橘红色的座机,有个拨号盘,按一个数字还得转一圈,但一家人非常开心。季国璋用相机记录下这个时刻,照片上,外孙女手里拿着电话,稚气的小脸上写满欣喜。
又过了几年,季国璋的照片中出现了钢琴,七八岁的外孙女坐在钢琴前,对着琴谱认真的练习。“她三四岁的时候,我从上海给她买了个玩具钢琴,她很喜欢,等她稍微大点,就给她买了架真正的钢琴,弹了很多年。”看着照片,沈雪梅回忆道。
季国璋家住在雨山湖公园边上,孙子、孙女们从小跟着他们,去的最多的就是雨山湖公园。“公园里有游乐场,孩子们都在那玩。”指着两张年代不同的照片,季国璋说道。一张照片上,穿着红裙子的外孙女坐在旋转盘上,开心得挥动双手,另一张,孙子孙女都长大了点,在雨山湖公园游泳池玩水。“那时候雨山湖公园游乐设施比较多,一到周末,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玩。”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外资的进入,“三资”企业开始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马鞍山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三山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当时,季国璋任公司总经理。在他的相册里,也有一张照片记录了那段岁月。照片中,季国璋和从南京来的弟弟妹妹们站在公司门口,公司门头上写着“中外合资”的字样。“公司主要负责电器产品企业原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季国璋说道。
再到后来,季国璋相机里的画面就更加丰富了:雨山路从一个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笔直的柏油路,花雨广场从一大片破旧的平房,变成了风景如画的休闲广场,慈湖河旧貌换新颜,两岸杨柳依依……
如今,虽然已87岁高龄,季国璋仍然每天坚持背着相机出去,现在他的镜头里最多的就是城市之美。
文图/本报记者王永霞
新闻推荐
一斤30元男子竟当街售卖“山猪肉” 面对民警该男子称猪为自家所养
“有人在花山路公交集团附近路口卖‘山猪肉’!”11月22日9时许,市民范先生致电本报热线15505551890反映称,当天上午他从花...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