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翁刘玉财照顾失能老伴15年

皖江晚报 2018-04-11 09:25 大字

4月9日上午,在马鞍山深业华府3栋2406室的阳台上,灿烂的阳光打在一对幸福老人的脸上:83岁的刘玉财和82岁的老伴王定华一起晒太阳,担心老伴出汗,刘玉财轻轻摸了摸她满是皱纹的额头,刚才还挥舞胳膊打人的王定华瞬间安静下来,端坐在轮椅上,像个小女生,娇羞地低下头……

一起安静下来的还有整个世界,脑梗失能15年了,王定华小脑萎缩,忘记了全世界,唯独没有忘记老头刘玉财。刘玉财更是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失能老伴15年,学医选药,制定康复计划,日夜陪伴,愣是让瘫痪在床的老伴奇迹般站了起来。58年相守,刘玉财坚信:“如果倒下的是我,老伴会把我照顾得更好!”

15年用心照顾失能老伴站了起来

因家族遗传性高血压引起多发性脑梗塞,2003年,刘玉财的老伴偏瘫了。年轻时,刘玉财是名轮机长,工作繁忙,家里家外和三个孩子多是老伴操心,好容易退休了,老伴却倒下了。

“夫妻就是要相互扶持,我要带着她,一起过好晚年。”刘玉财回忆,头两年,在他的搀扶下,老伴还能自己走路。于是,刘玉财制定了康复方案,每日早晚搀着老伴一起散步,至少走10里路,一日三餐的药物提前备好,每日饭菜也以老伴的口味为主。每年最冷或最热时,老伴都需住院治疗,他也是全程看护。

13年前,老伴大小便失禁,他每天坚持洗几盆衣物,也不让老伴用尿不湿:“怕她不舒服”。去年,老伴摔倒后骨折,做了个大手术,小脑开始萎缩,瘫痪在床,刘玉财依然精心照顾。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开春后,老伴身体越来越好,如今还能自己站起来挪到轮椅上了。

从不留老伴一人在家每日陪坐超12小时

从血塞通到多肽地龙蛋白,再到尼莫地平,提到脑梗恢复期经常用到的药物,年过八旬的刘玉财一口气能说出10多种。为了更好地照顾病妻,只读过几年书的刘玉财在69岁时开始学医,了解有关脑梗康复的医学知识,愣是将自己练成了半个“土郎中”,只为守护老伴。

从老伴生病开始,刘玉财与老伴便形影不离:老伴不吃饭,他就一勺一勺喂,吐了,他帮老伴擦干净后继续喂;不会咀嚼,刘玉财将药物碾碎了再喂;大小便失禁,刘玉财用手助其大便;老伴犯糊涂时拳打脚踢,刘玉财被踢倒了,爬起来后继续笑着哄她……

刘玉财介绍,每天从早上8点起床到晚上10点睡觉,他就一直陪在老伴身边,陪她玩“给布条打结再解开”的游戏。得空了,或推着她去周边的商场逛逛,或在楼下的小游园晒太阳。这些年,他已推坏了3辆轮椅,但从不把老伴一人留在家中,每天陪坐超过12小时。

“做人要讲道德,凭良心。”刘玉财坦言,有时太累了也会烦躁,可一看她跟个孩子一样就心疼了。刘玉财认为,照顾病妻是责任,也是情理,但更多的是爱,兑现当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

四世同堂子孙成了“铁杆粉丝”

随着年龄增长,刘玉财的体力开始不支,一人照顾老伴越来越感到吃力。家人商量后,由大女儿刘敏和儿媳妇郑德珍来照顾二老,一家四代住在一起。

不只是刘玉财对老伴爱护,子孙辈也都很孝顺。儿媳郑德珍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照顾二老,她将老人接到了马鞍山,留在自己身边。孙女孙女婿也很孝顺,换车时特意买了一辆七座商务面包车,短途游时也会尽量带上两位老人,看到好的拐杖就会给奶奶买,光拐杖就有4根。就连家里的两个小重孙都知道让着“女老太”(和县方言,曾祖母),在她休息时,主动去楼上玩。

老邻居高新民视力不好,可结识刘玉财一家几十年了,他看得特别清楚,这个大家庭四世同堂和睦幸福,最主要的是家风好。“刘老是有着59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在用行动影响下一代,成了孩子们的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新民的话得到刘敏的印证,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位父亲而自豪:“我们都是他的‘铁杆粉丝\’,他教我们如何做人,领着我们一个个过上更好的生活。”

本报记者刘小庆通讯员吴涛

文明诗城精彩故事

新闻推荐

马鞍山第十次教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消息记者黄莹通讯员柴家峰报道4月10日上午,马鞍山市第十次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第九届教科研优秀成果表彰大会在市教育局举行。会议共评选出优秀成果奖70项,先进集体30个和先进个人91名。据了解,...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