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79.922019年:79.942020年:79.95糖尿病管理率(%)2017年:78%2018年:81%2019年:83%2020年:85%社区健身设施配

皖江晚报 2017-05-31 20:43 大字

人均期望寿命(岁)

2017年:79.902018年:79.922019年:79.942020年:79.95

糖尿病管理率(%)

2017年:78%2018年:81%2019年:83%2020年:85%

社区健身设施配套率(%)

2017年:100%2018年:100%2019年:100%2020年:100%

每万人拥有全科医师数(人)

2017年:1.42018年:1.62019年:1.82020年:2.00

卫生进社区覆盖率(%)

2017年:100%2018年:100%2019年:100%2020年:100%

健康街头游园(个)

2017年:12018年:32019年:52020年:6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2017年:2802018年:2952019年:2982020年:≥300

标准化菜市场比例

2017年:40%2018年:60%2019年:70%2020年:75%

2016年,马鞍山入选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市,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马鞍山出台了《关于健康马鞍山建设行动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将用5年的时间,打造卫生城市“升级版”——健康城市。健康马鞍山建设行动的号角在美丽的诗城吹响。

这份文件与230万马鞍山人的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密切相关,描绘了未来5年马鞍山人的健康愿景,备受关注。到2020年,马鞍山人会变得多健康?一系列指标勾勒出了健康具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300天,健康城市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95岁,每千人拥有医疗病床数达到6张,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0.19平方米……

“《方案》从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培育健康人群、提供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等5个方面80项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按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逐年进行分解,进一步明确牵头领导、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操作性强。”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玉珍表示,通过五年的努力,健康马鞍山建设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全市生态环境、市容环境和居住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民身体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健康城市建设的相关指标处在全省前列,各项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较高水平。

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5月11日,省环保厅公布了今年1—4月全省16个地级市空气质量排名榜单。和上月公布的全省一季度16个地级市空气质量排行榜相比,马鞍山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排名也前进一位,从全省第五名上升至全省第四位。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今年以来,马鞍山全力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努力让蓝天常驻诗城,从而让老百姓享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到2020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将不少于300天,蓝天会常驻诗城。

不仅如此,今年,马鞍山成为省内第二个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全国监测点市,由市卫生计生委牵头组织实施。一是开展人群健康评估,每年对1000余名社区居民、600余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并对150名小学生进行肺功能监测工作,通过调查、监测,初步分析雾霾对市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二是持续实施空气采样,每月10日至16日以及遇到雾霾天气连续在监测点进行空气PM2.5采样,通过长期、连续的监测,开展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揭示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为科学决策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三是全面分析有害成分,通过分析PM2.5成分、浓度以及各成分对人体的影响,评估空气污染对健康危害程度。

为营造健康环境,《方案》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巩固提升卫生创建成果、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四个方面进行了细化。

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马鞍山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城乡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健康需求。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马鞍山将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大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有效处置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巩固提升卫生创建成果方面,该市将提升改造老旧居民小区,加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整治力度,加快农贸市场规范化改造,规范七小行业监管,落实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日常管理水平。此外,马鞍山还将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集处理,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建设健康、宜居、美丽的家园。

文/柴胜松董磊图/邵纪明

部分建设指标任务

小病少花钱大病有保障

去年2月,和县历阳镇太平村沈广进的老伴因胸腺癌在南京一家医院住院手术,术后经历了将近一年共11个疗程的化疗,累计花费23万多元。他一次又一次前往和县新农合报销结算大厅,及时报销治疗费用,才有了老伴下一次化疗的续命钱。“我报一次就能解决一次化疗,一共报销了10万多元,大病二次报销四五万元,多亏有了这些政策支持,不然根本看不起病。”沈广进说。沈广进所说的政策就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今年,马鞍山继续大力实施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真正让参保的老百姓“小病少花钱,大病有保障”。

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是构建健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健康社会,该市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创建工作基础,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方案》对这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明确: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和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城镇老年居

民生活保障等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城乡统一、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和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化餐饮环节的监管。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监管;积极开展“健康学校”、“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创建活动,不断夯实健康城市建设基础,通过健康城市建设与各种创建活动的紧密结合,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组织开展“健康社区行”、“健康进万家”、“健康进校园”、“健康在身边”等系列活动,加大健康城市宣传力度,引导市民自觉投身到健康城市建设活动中,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个个享有健康”的良好氛围。

全民健身快乐同行享受健康和谐幸福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马鞍山市政广场上,大批市民从附近的各个小区涌来,大妈们随着音乐节拍,摆动双臂,跳着欢快的广场舞,整个广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这只是马鞍山市民全民健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马鞍山不断出台各项惠民政策,支持引导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全民健身运动,营造健康、和谐、幸福的生活。就在上个月,马鞍山出台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7-2020年)》,通过推动全民健身网格向基层延伸、打造特色体育品牌活动以及提高体育设施利用效率等措施,力争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00万以上,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50万;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城市普遍建有“10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保持较快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总量达到200个,会员人数达到10万。

“城市的主体是广大居民,健康城市的多数市民一定是热爱健身的,通过经常的锻炼,不断增强自身体质。”市爱卫办负责人表示,《方案》中明确,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建设健康步道、健康广场、健康主题公园等支持性环境,加快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完善社区健身设施,积极引导每个市民都喜欢、学会和参与一项体育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除此之外,《方案》还明确:继续实施人口计生政策。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优化技术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严格查处两非案件,保持人口合理性别比。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实施全民健康促进项目。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设一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阵地,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培养市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市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持续推进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实行全市烟草有限销售,杜绝各类烟草广告。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吸烟,遏制青少年吸烟上升势头。开展控烟宣传,提供戒烟服务,加大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控烟力度。

每户都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不再是梦

身体不舒服,打个电话,就有家庭医生及时答复、上门看诊。如今,这种看病“多快好省”的家庭医生签约式医疗服务模式正在走进马鞍山寻常百姓家。5月19日,金家庄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刘颖春带着护士、公卫人员,来到文卫村,上门给两位老人量血压。“打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一旦需要去医院看病,还能帮着预约专家,联系住院。”提到自家的“家庭医生”,陈胜逵和金妙珍赞不绝口。

据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目前重点覆盖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康复期、腰椎颈椎退行性疾病等人群及重性精神病在家康复者,逐步实现“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改善健康服务质量,并使更多市民享受健康服务。”市爱卫办负责人说,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信息管理和应急指挥系统,高度重视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和医疗卫生服务,为市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记者了解到,《方案》要求: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将各项健康促进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进一步制定完善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健康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持续发展;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信息管理和应急指挥系统,高度重视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和医疗卫生服务,为市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加强基层机构建设,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形成城市居民15分钟、农村居民30分钟就医服务圈。全面完成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有效发挥健康档案的健康干预作用;预防控制疾病发生。实施“四免一关怀”防治策略,加强艾滋病综合干预防治。完善结核病项目管理,强化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职业病防治,有效控制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各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规范医疗市场行为,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健康理念将渗透到每个家庭

5月16日,马鞍山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走进该市贵都社区,对居民们进行了膳食平衡营养知识的普及,使他们了解食物,从而优化膳食结构,提升健康素养,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近年来,马鞍山一批专家学者走上科学宣教的舞台,为广大市民提供正确的养生、防病、治病、康复知识,指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今后,马鞍山人的健康文化需求将会得到更好的满足。《方案》中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

介,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知识宣传,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健康理念;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移风易俗,逐步改变少数市民的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康科学知识转化为市民易于接受、便于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积极倡导健康文化,鼓励和支持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作品,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健康文化需求;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倡导公序良俗,将健康理念渗透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人。

主办单位:马鞍山市卫生计生委马鞍山日报社

总策划:李玉珍刘斐

总统筹:汪国银张承学王贤俊

策划/统筹:谷雨陶宏文

新闻推荐

高新技术开发区首家企业科协——马鞍山市兴达冶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正式宣告成立。据慈湖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成立科协不仅能加大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

本报消息记者高文亮通讯员孙宝玉报道5月25日,慈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首家企业科协——马鞍山市兴达冶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正式宣告成立。据慈湖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成立科协不仅...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