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力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摘要]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位于马鞍山与芜湖交汇处,于2010年1月挂牌组建,2012年8月获省政府正式批复,是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率先响应省委、省政府实施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重要举措。七年弹指一挥间,建区以来,示范园区取得累累硕果,从曾经的一片片乡间农田,华丽变身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创新性开发园区。示范园区先后获批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产业园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电子信息)示范基地、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园、中国纺织机械马鞍山智能制造产业园。饮马湖互联网创业城申报省级“青年创业园”。
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
回顾示范园区建区以来的走过的7年历程,可以用“起点高”和“标准高”两个词来描述。近年来,示范园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打造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园区”为统揽,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创新创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牢固树立发展第一要务,更加注重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现代化创新型开发园区初具规模
示范园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饮马湖科创服务区三大功能板块同步发展,将形态开发、功能开发和核心竞争力同步打造,主攻智能纺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消费、绿色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引进培育了日发纺机、太时芯光、银欣光伏、汇能电子、越众光伏、越鑫光伏、朗能电子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7家,累计“四上”企业达58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孵化器3家。累计新增就业6900多人,硕士博士197人,人才公寓入住2600多人。园区路网闭合区域面积达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园区工业区、生活区、服务区、休闲区已初具形态,一个资源集聚、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化创新型开发园区初具规模。
因地制宜注重生态建设
园区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起步区基础设施全覆盖,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因地制宜,注重生态保护,将农村中已有山丘、水系保留,增强环境承载力,走“先规划、先保护、后建设”之路。园区累计建成主干道路50公里,次干道路75公里。建设标准化厂房32万平方米,入驻公司50家。贯通马鞍山江东大道与芜湖徽州路对接路桥,开通了园区到市区、县区及芜湖市区、园区内部公交班线。
放眼“十三五”加速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2016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收入增长10%,其中实体企业税收增长49%。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0元,增长12%。
到“十三五”末,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消费、绿色节能环保,实施“1350”产业培植行动计划,即:1个百亿级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经济三大产业集群,产值超亿元企业50家以上,上市公司15家以上。园区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四上”企业达200家以上。
强招商强创新强服务
“十三五”期间,示范园区主攻智能纺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消费、绿色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将园区打造成创新创业高地、产业集聚高地、美丽幸福高地。
聚力精准招商
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先开展驻点招商、协会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进一步健全招商组织领导、政策研究、项目评估和考核奖惩、专业招商一整套的决策制度体系。二是严把项目准入,强化项目策划、筛选、论证,决策上按照“专家评估、集体决策、尽职免责”,严格履行招商评估和跟踪考核。三是注重招才引智,通过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可能会催生一个新兴产业的连锁效应,加大人才团队引进力度。
集聚战兴产业
园区始终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为核心,狠抓龙头企业引进和产业链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已集聚日发纺机、诚诚纺机、御流包装机械、天正机器人等25家企业,日发纺机正加快形成从产品前端设计、钣金喷涂、轴承冲压、到齿轮精密件加工全产品产业链条。电子信息产业已入驻太时芯光、汇能电子、朗能电子、联邦机器人、远荣机器人、天正机器人等22家企业。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已集聚银欣光伏、越众光伏、鑫海祥瑞等23家企业。今年,银欣光伏预计完成产值突破20亿元,越众集团完成产值10亿元,努力把示范园区建成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创建产业园区。
推动科技创新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加突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动力,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家、省创新人才团队2个。 40多家企业领有“科技创新券”1500万元。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0个,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申报发明专利118件,授权发明专利4件。企业建有研发机构1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3家。爱上农家乐获批省科技攻关计划。
注重服务企业
加大“项目建设年”排定的重点项目调度力度,围绕新开工项目关键环节,建立“会办催办督办查办”推进机制,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严格执行项目包保责任制,对重点项目和企业,继续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名秘书、一张时间表、一套推进办法、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机制,确保高登机器人等一批项目尽快开工达产。始终将效率作为软环境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活动,全力协调解决项目注册、审批、接电、供水、用工、融资、招工等“一揽子”具体问题。强化项目跟踪督查,对重点项目进展,实行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对在项目建设中组织不力、进度不快、未按进度完成任务的,要严格问责。
加大民生投入
每年园区80%以上可用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园区累计实现创业就业8000多人。园区教育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新台阶,每年园区初中在中考中被省示范高中录取人数增长50%。添置更新一批医疗设备,免费为老年人体检。完善养老体系,扩大代养群体。降低大病救助门槛,扩大救助范围。建成60万平米的四个片区安置房公租房,已入住近8000人。 2012年太仓村完成集体经济改革,在全省率先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实行“人口股”,实现“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年人均分红达800元。建成凤凰商业街、台湾商贸城、酒店式公寓等项目,住宿餐饮、生活超市、休闲娱乐等全面对外运营,集聚了商圈和人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7年是“十三五”的第二个年头,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精准布局,着眼未来,努力将园区打造成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马芜经济圈的增长极。
苏艺
新闻推荐
端正态度持续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积极配合全力保障省环保督察组工作 孙勇出席
本报消息记者吴天祥报道5月12日下午,市长左俊主持召开全市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传达省相关通知精神,就迎接省环保督察准备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市委副书记孙勇出席会议并...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