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写诗是一种修行

皖江晚报 2017-04-21 15:01 大字

孙艳萍

诗人孙艳萍和她的《我知道所有事物的尽头》

钥匙丢了

仿佛一个家没了,窗外呵斥——

如雷声滚过玻璃。

女孩嘟囔:下雨了。我听到密集的手戳脑门的声音我慌乱地拿起

笤帚,又放下。我想起奶奶的眼睛,那藏着妖精的黑水潭。后来

呵斥声一点点走远。雨,才大滴大滴地落下来

这是马鞍山诗人孙艳萍的诗集《我知道所有事物的尽头》里收藏的一首诗,题为《雨夜》。4月15日,采访当天,这本诗集正好出版。144首诗,记录了从2012年到2016年4年间,孙艳萍的心路历程。或喜悦、或惆怅、或疑惑、或释然……她说,写诗之于她是一种修行,沿着这条路不断前行、流连,都让她受益匪浅,诗歌不是她的信仰,但她像对待信仰般热爱它。

时隔十年再次走上创作道路

拿起诗集,淡蓝色的封面上写着“海饼干著”四个字。海饼干其实就是孙艳萍,2010年,开通新浪博客写诗时,她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笔名。

“海饼干其实是一匹赛马,1936年经验老到的驯马师汤姆·史密斯买下了一匹名叫‘海饼干\’的3岁纯种马。它身材矮小,膝盖突出又不对称,而且还不够直,完全就是缺陷身材的典型。但历经重重磨难,终于成为一匹卓越的赛马。”孙艳萍说,她觉得自己也像海饼干一样,有股不服输的精神,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

孙艳萍生于1977年,她人生的前30多年,几乎都和部队有关,从小在军医家庭长大,成年后参军,退伍后做了军人家属,留在部队大院。军旅生活的简单,也造就了孙艳萍单纯的个性,她的世界里似乎只有读书和写诗。

“我从小语文就好,第一次尝试写诗是当兵时候。”孙艳萍说,1994年,她在吉林通化当兵,特别看爱书,连队书架上的书不论好坏,全都看了一遍。有次她到部队俱乐部放军号的地方,发现里面一条很深的走廊,打开走廊的大门之后,她欣喜若狂,里面全是名著,有《荆棘鸟》、契科夫的小说等,全是她没看过的名著。“当时就像哈利波特打开了一扇魔法的大门。”

书看得多了,孙艳萍就尝试写诗,也在当地报纸上发表了一些,“那时候很疯狂,感觉不写就不行。”退伍之后,因为生活琐事繁多,加上知音难觅,十年时间里,孙艳萍都没有碰过诗歌,但是写诗的念头一直还在。直到2010年年底,她开通新浪博客,重新捡起了这一爱好。

只要还活着就会继续写诗

《我知道所有事物的尽头》是孙艳萍的第一部诗集,收藏了144首诗歌。著名诗人邵风华为诗集作序。他评论孙艳萍是一个严肃的、严谨的、苦修式的诗歌写作者,她的诗风沉郁,时常伴随着生命的哀痛,她用她的中国经验糅合了波德莱尔的传统。

这本诗集中的每一首诗都是精心思考的产物,《雨夜》这样的诗在她的作品中非常少见。诗中奇妙的描述与其说是物理的现实,不如说是一种心理的现实更为准确可信。在这里,读者感受到的是作者感受过的真实,甚至作者的心跳声也清晰可闻。

其实一直以来,写诗之于孙艳萍都是条荆棘丛生却又乐趣无穷的路,诗歌是小众的,其中的痛苦和对自我的纠缠让她从不规劝人写诗。“为了写一首同题诗,我曾经整夜不睡觉,有两年时间,整晚整晚的待在书房里。”孙艳萍坦言。而对诗歌的执着,也让她的作品逐渐登上各种大赛的最高领奖台。7年来,孙艳萍的诗先后在《诗歌月刊》、《中国诗歌》、《诗潮》等刊物上发表。她也曾获得2016年“马鞍山建市60周年诗歌大赛”一等奖、“‘博望杯\’诗意马鞍山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自再次拿起笔在新浪习诗到如今已是第七年,生活还在继续,是的,只要生活还在继续,我就有理由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曾有人问我:‘还写诗吗?\’我回得很干脆:‘只要我还活着。\’”这是孙艳萍为《作家天地》写的一篇文章里的原话。孙艳萍觉得,写诗是一条自我修行的路,沿着这条路不断前进或流连都让她受益匪浅,“诗歌不是我的信仰,但我要像对待信仰般热爱它。”   文图/本报记者王永霞

新闻推荐

我爱节庆广场

采秣小学301班杨乐文小记者16087指导老师何洁我的家乡马鞍山是一座如诗如画的小城,这里有景色宜人的雨山湖、秀美迷人的采石矶,还有风光醉人的濮塘风景区……但我最爱的还是无与伦比的节庆广场。一...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写诗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