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绷安全弦和县筑牢汛期“防水墙”

马鞍山日报 2018-06-27 11:15 大字

6月22日的西埠镇枣林村余散圩,风景如旧。同往常一样,村书记裴吉华在这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圩埂来回巡查,就像一个“赤脚医生”给堤坡、堤脚、草丛、沟塘、水面一寸寸“把脉”,一处处“体检”。入汛以来,他不断重复这些看似简单枯燥的动作。“巡堤是个细致活,绝不能因为险情没有发生就掉以轻心。”

2016年7月上旬,暴雨如注,内河猛涨,余散圩成了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叶扁舟”。圩堤险情不断,裴吉华连续28天坚守在圩埂上。当时在泥泞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巡堤工作,比现在紧张百倍。一个小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溃破。堤埂就是最后的安全屏障,这个,裴吉华比谁都清楚。

同样清楚的,还有枣林村的老百姓。当年的洪灾,枣林村全员上阵,抵抗洪魔。这两年的防汛工作,他们心弦紧绷,组建了巡逻队、打桩队、摸漏队、抢险队,对所有河道堤防、圩口、涵闸等进行防守看管。每天都有50余人上埂巡查。安排专人清除内圩沟港淤塞,防止突降暴雨时,“卡脖子”阻水现象发生,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在堤防加固的标段,村里还聘请村民代表进行施工监督。每位村民代表有一根专门的小棍子,每铺上一层土,他们便拿出小棍进行测量,严格控制上土厚度,确保层层碾轧密实。

这样的防汛队伍,活跃在和县各个镇村共计6条主要内河、41个千亩以上圩口、76座水库等大大小小的度汛工程一线。

“汛期来临,水利工程是最基础的一道防线。”和县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姜礼文谈道。2016年大汛之后,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县级融资等方式,共投资5.6亿元,完成了1217处各类水利工程建设任务。2017年继续发力,以河流治理、薄弱环节建设、泵站新建等骨干工程为龙头,以水利扶贫项目、“八小工程”等面上小型水利工程为支撑,不断夯实工程性基础,确保汛期发挥效益。

为满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需要,和县采取江堤专储、县镇自储、社会代储等多种方式储备各类防汛物资。“目前,我县共储备防汛指挥艇、防汛快艇8艘,木材810立方米,袋类65.7万条,块石、砂石材料2.95万吨,排灌机泵设备300台套,还有救生衣、防浪布、竹笆等常规物资。有的镇、村利用本地社会资源委托代储挖掘机、小渡船、车辆等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切实做到随用随调、保障充足。此外,我们还引进了一批新型防汛设备,如打桩机、砂石装袋机、移动泵车等,以提升防汛抢险科技含量。”姜礼文介绍。

为健全组织,落实责任,该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防汛指挥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汛前深入排查,确保所有机械设备试车运行正常,所有水库不留安全隐患,所有“开口子”工程按时按质回填到位;组建了一支230人的县级防汛抢险应急机动力量,镇村除组建了四队,还积极与建筑施工企业挂钩,发挥其设备、人力等优势,培育抢险后备力量;按照省市防指要求,对123项防汛抢险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并加强宣传。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全力筑牢汛期“防水墙”,确保安全度汛。

通讯员郭彤彤

新闻推荐

亲情助力脱贫

在石杨镇花园村山周自然村,有一户很穷,儿子39岁还没婚配,成了当地有名的大龄青年,他就是朱志生,40岁时才成家立业,一年后喜得贵...

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