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化春泥育桃李

马鞍山日报 2018-05-09 13:02 大字

■通讯员常兴胜整理

在和县乌江镇,有一名教师,自197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勤勤恳恳,埋头育人,曾多次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16年获“马鞍山好人”、镇“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和县乌江镇濮集初级中学英语一级教师王加胜。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当他看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在节假日混迹街头巷尾,无所事事,就忧心忡忡。在“中国好人”叶连平老师的事迹感召下,2015年3月,他利用自家的四间空房自筹资金创建留守儿童活动站,使孩子们有温馨的“家”。三年来,他不仅牺牲自己的双休日为孩子们补缺补差,还邀请马鞍山市1+1助教协会等单位来人给孩子们做古筝专场表演等;利用节假日多次带孩子们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南京科技馆、古生物博物馆、渡江纪念馆、西梁山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为了让学生学会尊老、敬老,懂得感恩,他每学期还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去年中秋节还自费给103位老人每人购买一盒月饼。

三年来,他从未向学生收过一分钱,即使妻子身患重病,家庭经济拮据,仍心系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资助贫困生。爱更需要传递和延续,他在管理好自己的活动站的同时还帮助周集贫困村创建留守儿童活动站,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大家庭的温暖。他多次利用晚上时间家访,送教上门。如新濮小徐村从小瘫痪的孩子徐超,他经常上门辅导其功课,不仅买书和学习用具,甚至还把自己用的一台半新的笔记本电脑送给他,并教他如何学习。几年来,他帮助几百名留守儿童,其中有100多人在他的关爱和感召下改变了以往沉溺于网络游戏、不思学习的陋习,变成懂礼貌、爱学习、肯上进的好学生。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用心帮助贫困学生和单亲子女。学生何美玲的母亲身患重病,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何美玲一度产生辍学的念头,他了解情况后,多次深入做工作。他还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帮助特困家庭的学生,没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

他积极协助校领导搞好校园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从不拈轻怕重,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尤其是2015年“迎国检”期间,学校急需征用临近村的土地建设运动场,就将和村民沟通的重任交给他。他白天追到田间地头,晚上到村民家中,苦口婆心,起早摸黑做工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任务,保证了运动场的顺利建成。

在安全管理上,他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无论是教学安全还是食堂卫生,他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反复核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去冬的雪下得特别大,王加胜不顾严寒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排查安全隐患,尤为感人的是,已不年轻的他为了方便别人出行,独自一人在校园中清除厚厚的积雪,打造出一条安全出行的绿色通道。

为建设美丽校园,美化环境,他出资购买一些花木捐赠给学校,还时常利用午休时间和节假日组织部分学生深入校园每个角落,清理卫生死角,清除花坛和苗圃中的杂草、纸屑等杂物,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感受劳动快乐。

新闻推荐

和县第二届龙虾美食音乐节开幕

本报讯(记者陈义山通讯员赵云杨孝华)5月4日晚,以“山水含情善厚有约”为主题的和县第二届龙虾美食音乐节,在和县善厚镇鸡笼山半月湖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拉开大幕,5000多人掀起嗨吃小龙虾的节日狂欢。当天...

和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