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返程“添堵” 今日放晴“开工”

江淮晨报 2018-05-02 01:01 大字

[摘要]我省3天吸引2918万人次来赏 高速、铁路昨迎返程高峰; ?机场客流平稳

5月1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安徽省旅发委了解到,“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2918.62万人次,同比增长18.04%,实现旅游收入134.44亿元,同比增长34.32%。高速、铁路昨迎返程高峰,说好的阵雨姗姗来迟,赶在最后一天发扬了“劳模”精神,赶走了闷热。

天气

几个多云天后 还有一波雨水要来

“五一”小长假的合肥,天气时晴时阴,闷热里透着初夏的味道。说好的阵雨姗姗来迟,赶在最后一天发扬了“劳模”精神,赶走了闷热。今日,华北、黄淮的降雨基本结束,不过几个多云天后,还有一波雨水要来。

据中央气象台信息,这场雨从1日开始,由西向东影响中东部地区,波及范围较大。在江西北部、湖南东部、贵州南部等地形成大到暴雨,对出游、返程造成影响。气象部门特别提醒,这几天沪昆高速、沪渝高速、杭瑞高速途径江西、安徽、浙江的路段可能会遭遇较强降雨袭击,需要特别注意行车安全。

今日,华北、黄淮的降雨基本结束,而南方大范围的降雨还将继续,预计到3日,南方大范围的降雨才会明显消减。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出现明显下滑。今日,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会有4-8℃的降温,南方地区也将在2日前后迎来明显降温,其中江南降温主要在2日,华南降温主要在3日。

具体到合肥,2日,合肥多云,14-27℃;3日,合肥多云,14-27℃;4日,合肥多云转小雨,16-24℃。

常年来看,5月是夏天的领域扩张最快的一个月,从华南到华北,都是大跨步向夏天迈进。此次降温过后,各地气温又会迅速反弹,整体气温趋势仍将在波动中继续上升。晨报记者 于巧妮

交通

高速:昨日14时 全市高速公路迎返程高峰

小长假期间,合肥交警查处3651起交通违法行为

昨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合肥交警获悉,今年“五一”小长假,中短途旅游、休闲购物交通流较为集中,昨日14时左右,全市高速公路迎返程高峰,市区各主干道路、环线道路车流量也有一定的增加。合肥交警部门出动警力近3980余人次,确保全市高速公路、主干道路、旅游景区、商业网点等重要交通节点的安全畅通。

据了解,小长假期间,合肥交警严查酒驾毒驾、超速、超员、涉牌涉证、“三大车”、“三小车”重点违法行为。节日期间,全市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3651起,其中酒驾15起(含醉驾4起)。晨报记者 陈家静 通讯员 合交宣

铁路:长途客集中北上广 “复兴号”成旅客出行首选

今年铁路“五一”假日运输从4月28日至5月1日,共4天时间。其间,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1075万人,日均发送旅客268.8万人,同比增加53.7万人,同比增长5.3%。其中,4月29日共发送旅客达288.5万人,创“五一”假日单日客发量历史纪录。长三角铁路客流主要集中在京沪、沪宁、沪杭、杭甬、宁杭、合福、宁安等高铁沿线车站。

合肥直属站的两大车站合肥站和合肥南站,长途旅客流向主要以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福厦、两广、川渝、郑西方向为主,短途客流以安庆、黄山、阜阳、淮北、蚌埠方向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五一”期间,高大上的“复兴号”列车,倍受旅客热捧,乘坐“复兴号”已成为旅客出行首选。假日期间,穿梭在长三角繁华城市间的“复兴号”列车增至近百列,仅京沪高铁开行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总数就达30列。

民航:机场客流量平稳 没有出现较大增长

昨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班起降架次和旅客出行人数整体平稳。据了解,全天起降航班210架次,迎送进出港旅客2.5万人次;两项运输指标基本与平日相当,没有出现较大增长。旅客出行主要以旅游和探亲为主,国内热门航线是合肥至广州、深圳、昆明、厦门、海口、成都等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机票方面,目前前往全国各地的机票均较为充裕,广大旅客可以提前购买。

据统计,“五一”小长假三天,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共完成起降航班662架次,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8万人次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14%和20%左右。“五一”期间天气晴好,新桥机场航班起降正常,没有出现大面积延误现象。

晨报记者 余佼佼 通讯员 陆应果 廖志明 胡玉田

旅游

大美安徽3天吸引2918万人次来赏

皖南“川藏线”、皖浙一号公路、黄山218等自驾线路受欢迎

14家重点景区接待122万人次

5月1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安徽省旅发委了解到,“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2918.62万人次。纳入全省假日旅游统计的14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2.18万人次,同比增长3.55%,门票收入7954.53万元,同比增长6.16%,景区接待量平稳增长。其中,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5.85万人次,门票收入1103.1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0.33%和7.17%;九华山风景区接待游客16.04万人次,门票收入1567.6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38%和8.87%,天柱山风景区接待游客3.18万人次,门票收入334.3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94%和7.66%。

合肥景区也为游客呈上“节日大餐”。在海洋世界,“清洁高手”——清洁虾和医生鱼,还有“劳模”海狮献艺。

投入数十万元新建的场馆——微型“侏罗纪公园”体验馆也在首次迎客,展示两只仿真恐龙,不光身体能动,还能发出特有的叫声。

“小长假三天,海洋世界累计接待游客近2.65万人次,其中假期第二天突破1.33万人次,同期增长9.8个百分点。”海洋世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游客出行均为家庭模式,除合肥游客外,阜阳、六安、淮南成为主要客流的输入城市。

在李鸿章故居,经典历史情景剧《性格李鸿章》继续上演,“中堂大人”穿越时空,重回故居与广大游客朋友们见面、互动,再现他的传奇人生。

在肥西官亭林海,合肥第四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暨国际风车节上,5万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风车,吸引到大批市民前来参观。

乡村旅游线路吸引游客来皖

安庆五千年文博园景区开展了神秘宝库开放、状元游街,以及富含当地特色的非遗民俗表演,吸引来自江苏、浙江、江西、湖北以及周边城市10.6万名游客和市民前来体验特色文化魅力。亳州2018年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以花为媒,假日期间接待10万余名观众前来观光休闲体验。

还有不少游客没有选择去游人如织的景区,而是选择乡村旅游线路。在小岗村,1.85万名游客重走改革之路。马鞍山和县第五届乡村旅游月吸引了1.5万名游客前来。

皖南川藏线等自驾线路火爆

今年全省继续完善自驾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自驾车房车营地基础设施建设,多条特色旅游自驾线路建设正处于稳步推进和升级规划中。

皖南川藏线以神秘且美若仙境的“川藏风情”闻名省内外,假日期间,车辆以1000多辆/小时的流量通行,吸引了来自浙江、江苏、上海以及芜湖、马鞍山、黄山、安庆等周边城市的游客。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全程约153公里,为游客呈现一幅幅徽文化与天然国画长廊,游客纷纷点赞,不负“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的美名。大别山风景道、马丁公路、黄山218路线、绩溪荆州公路等线路川流不息、络绎不绝,沿途风景如画,民俗风情惹人醉,备受省内外自驾游群体的欢迎。

“五一”期间,全省各地开展的具有地域特色、品牌效应的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成为假日旅游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晨报记者 于巧妮

城事

合肥两法院假期在广场和火车站晒“老赖”

“五一”长假期间,很多人都要乘坐火车出行,或前往市区商场逛街购物。合肥市两家法院利用假期上述地点人流密集的特点,在广场和火车站的大屏幕上曝光“老赖”。 闹市区广场假期晒出108名“老赖”

4月29日,“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合肥市人流量最密集的两个商业广场——三里庵国购广场和政务区银泰城广场前人头攒动,市民在逛街购物时,注意到了眼前大屏上滚动播放出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据蜀山法院执行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公开“亮相”的失信被执行人共有108名,均为长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并且规避法院执行的人员,他们之中最少欠款几千元,最多上百万,所有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案款总计超过了1500万元。而此次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时间最少为3个月,每天8时-12时、14时-21时,大屏将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执行标的(欠款额)、失信情形、执行依据文号。

全省10地火车站大屏幕晒“老赖”

近日,合肥铁路运输法院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五一”小长假出行高峰,在人流量大的安徽各重点中心火车站集中曝光“老赖”。据了解,在全省范围内利用火车站大屏集中统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在全国尚属首例。

据合肥铁路运输法院介绍,在“五一”长假来临前,合肥、蚌埠、阜阳、滁州、淮南、淮北、安庆、黄山、六安、宿州等10地火车站将陆续开放大屏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持续1个月时间,宣传范围基本覆盖安徽全境。

合肥铁路运输法院院长杨艺表示,作为安徽省唯一的专门法院,合肥铁路运输法院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与铁路企业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火车站这一独特的对外宣传窗口,促进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约。

晨报记者 周勇 通讯员 段贤尧 闫效祖

■相关新闻

全市310个公交站台电子屏晒“老赖”

“咦,这是啥?这个人的身份信息怎么放出来了?”“上面不是写着嘛,瑶海区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台,你看后面还有执行金额750000元,这个人啊,肯定是欠钱不还,被法院曝光了。”近日,在合肥市“和平广场南”公交站台处,站台电子显示屏上曝光“老赖”。据介绍,这是“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开展以来,瑶海法院又一大创新举措——在公交站台电子显示屏上曝光“老赖”。

据悉,4月24日是瑶海法院启动公交站台广告屏曝光“老赖”的第一天,随着公交站台广告运营机构不断上传信息数据,曝光信息会覆盖市内大约310个站台,曝光110余名“老赖”。

瑶海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翟纯介绍,接下来,该院还考虑协调、联合更多的社会平台资源来曝光“老赖”信息,不断加大曝光力度,营造打击“老赖”的高压态势,为“基本解决执行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晨报记者 王刚 文/摄

通讯员 钱进

新闻推荐

和县开建省林散之书画院暨九牧堂遗址项目

本报消息记者陈义山通讯员余华兵报道近日,位于和县乌江镇的安徽省林散之书画院暨九牧堂遗址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建筑用地16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项目包括九牧堂遗址部分、大型展厅、小型展厅...

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