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索推进在线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马鞍山法院高效诉调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点赞

安徽法制报 2016-11-23 00:00 大字

[摘要]马鞍山法院高效诉调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点赞

11月15日,2位全国人大代表,14位省人大代表,3位省政协委员,应邀走进马鞍山市两级法院,为期三天,深入了解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代表委员看法院”活动中,省高级法院副院长石德和表示,安徽省法院今年2月29日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全省法院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意见》,据此建立诉调对接中心,搭建诉调对接平台,为化解诉讼纠纷提供了平台,搭建了桥梁。

■借力科技诉调提效

11月16日,马鞍山市雨山区法院,刚刚建立不久的金融商贸诉调对接中心,窗明几净,来自该市的谢海林律师作为雨山区法院特邀调解员,在诉调中心的调解室内忙碌着。“上周,当事人通过‘在线法院\’手机APP,选择了我作为这一民间借贷案件的调解员。收到系统的短信通知后,我们就通过电话联系确定今天进行在线调解。当事人都在各自的办公室联网视频,我就到法院使用在线调解设备,进行三方在线调解。 ”谢海林律师告诉记者,由于案件分歧不大,主要针对利息计算有不同意见,半个小时的调解,基本能达成共同意向。调解员将现场做好调解协议电子版,发送给双方。

据统计,9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的金融商贸诉调对接中心共委托委派案件57件,顺利达成调解案件23件,仍在调解案件34件,调解成功率高达40%。

对于在线调解,代表委员表示,科技助力,大大推动了司法效率。11月16日下午,省人大代表吴锐在马鞍山市中级法院的执行指挥室,通过大屏幕,与全市各家法院的在线调解平台连线,与调解员隔空对话。花山区法院交通事故纠纷法庭的调解员告诉吴锐:“在线调解平台上线后,减少了当事人的交通往返困扰,节省了大量时间,也为解决纠纷增加了一个重要平台。 ”刚刚调解结案的一个当事人,直接通过网银支付,将调解达成的协议当场履行。

据马鞍山市中院院长杨良胜介绍,马鞍山法院深入推进在线调解、在线立案、在线司法确认、在线审判和电子督促程序、电子送达建设,逐步建立了符合马鞍山市情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搭建平台化解矛盾

11月16日,在马鞍山市花山区法院物业巡回法庭,全国人大代表杨亚达和其他代表委员认真旁听了一起物业纠纷。“我在准备今年全国两会的议案,因为我一直关注物业立法,物业巡回法庭的很多做法,我需要详细了解,给我的议案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参考。 ”杨亚达说。“物业纠纷是城市顽症,往往涉及群体庞大。今年,我们就受理了32户业主起诉物业公司返还装修押金的案件。 ”花山区法院院长骆德斌介绍,物业巡回法庭受理案件后,进一步了解了涉案小区,90余户业主存在类似问题,但是收取装修押金的前期物业公司已经撤离,接盘的新物业公司不愿意返还此笔装修押金。“如一判了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续还将有多数业主以诉讼方式来主张权利,而且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有可能激化,引发群体性上访。 ”考虑到涉案的两家物业公司也不在一个辖区,于是,法院与该市住建委联系,由市住建委出面将两家物业公司召集到一起进行现场调解。经多次协商沟通,并在该市住建委的督促下,涉案小区业主的装修押金最终得以退还。

11月17日,在和县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的调解茶吧,代表委员们被一起正在调解的房屋租赁纠纷吸引。调解茶吧设置在法庭的一角,法官和当事人分坐在三边的沙发上,氛围轻松,法官尽量将涉案纠纷的利弊、法律规定以及调解内容向当事人阐释清楚,当事人也受感染,十分爽快地将自己的“调解底线放上桌面”。

“这样的调解方式更容易让当事人接受,平等友好,能将矛盾的情绪缓和很多。 ”省政协委员吴向明告诉记者。在参观了马鞍山法院的多元化解机制的现场后,省人大代表王磊深有感触,“马鞍山的多元机制,是有益探索,丰富了审判的广度和深度,适应了老百姓对多元化解矛盾的需求,满足了群众的司法诉求。 ”

杨良胜院长介绍,目前,马鞍山市法院已经在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等矛盾多发领域,建立了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平台。

■呼吁立法破解瓶颈

“马鞍山市两级法院在线调解平台投入使用,是安徽省法院积极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化解信息系统的缩影。近期省高院又在全省选择确定了5家中基层法院作为第二批试点法院,推进在线调解平台建设、运用工作。 ”省高院立案一庭庭长汪晖告诉记者。截至10月底,全省126个法院均依托诉讼服务中心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共有特邀调解组织1039个,特邀调解员4630人;另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月至10月中旬,全省法院在立案前委派调解案件共计23173件,调解成功11556件,调解成功率为49.9%。多地法院案件增幅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改革工作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同时,也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但是诉调对接中并非全是喜讯,也存在推动不畅、相关部门不予配合等很多阻力,借助地方立法予以推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汪晖提出,通过地方立法能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固化已有改革成果,解决改革遇到的瓶颈困难,有利于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改革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如果安徽省能够制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地方性法规,将有力填补该项立法空白,并为制定全国性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法律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和创造条件。 ” ·本报记者唐欢·

新闻推荐

西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成绩斐然

本报西和讯近年来,西和县把劳务输转以及农民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培训基地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各乡镇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献计献策,找...

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