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纸祠规话灵山

黄山晨刊 2016-01-27 18:40 大字

□ 江伟民

核心提示:灵山村的三座祠堂,早已随着岁月的烟雨消失殆尽了,而一条通往山外人人必走的石板路,却一直完好地保存着,记忆着一个时代的辉煌。走在这样的石阶上,听一溪潺潺,心境开阔,心头涌起的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歙县是牌坊之乡。棠樾牌坊群就有七座:从左到右,忠孝节义;从右到左,忠孝节义。“忠”字坊排在两头。这些不会说话的石头却表达了一个明确的意思,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歙县人始终是忠字当头,以一己之热血,守护着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我们今天不说牌坊,说的是一纸抗敌祠规。在歙县档案馆收藏的珍贵抗战档案中,《灵山萧江氏抗战祠规十二条》,钢板刻字油印在白纸上,大小40厘米×26厘米,全文1000余字,由江氏三十七世孙江汉于1939年撰写。内容主要从奖励、惩罚、公德三大方面鼓励族人积极应征入伍,为国志愿献身,共同抗击日寇。一纸祠规,不仅真实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更是在国难当头之时全民抗战的一个缩影。

灵山村隶属歙南小川乡,地处与乡政府所在地一江之隔的深山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灵山山体发现了萤石矿,修建的一条通往山外的机耕路,竟比武新前公路早了十多年。待得武新前公路通车后,原本需要车船共用外带徒步行走多时方能抵达的深山村,只需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和县城连在了一起。

灵山村不大,整个村落坐东朝西走向,全村近千村民俱为江姓。灵山江姓为萧江后人,祖籍婺源江湾,后迁至北岸大阜,清初由萧江氏二十七世、灵山一世祖可慈公携族人迁入,开荒辟地,生息繁衍,至今已近400年历史。灵山村三面环山,一个村落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古建众多,古朴幽静。

数百年来的农耕生活,造就了窝居深山的灵山村人低调从容、热情好客的秉性。但是,流淌在骨血里的那份刚毅和忠贞,却是时刻没有消减。抗战爆发后,萧江后人江汉连同族中有威望的老人,共同制订的抗敌祠规在第一章总则上就明确表示:“本祠规之制定,纯以利用宗族观念仍为中国农村无上势力之今日,使之为国法军纪之不足,而便获得抗敌先期胜利为宗旨。”

“可佛智兆班,学士洪忠振,连华啟国高,天开修甫达,世泰尚贤明。”这25个字就是灵山萧江氏族谱上所列的辈分。江汉是萧江“连”字辈第37代孙。在民族危难之时,以祠规形式支持抗战,在歙县乃至整个黄山市,也是绝无仅有的。

灵山如大多徽州村落一般,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灵山人家规严厉,打小就要求习读典籍,练习书法。上至耄耋老翁,下至垂髫小儿,亦是人人能书。一个不足千人的小山村,就有5人的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今年已九十高龄的村民江万里,在一众游人的要求下,提笔写下了“天道酬勤”4个大字,笔力雄浑,力透纸背。

过一座程家堨村与灵山作为界线的石桥,便是一条长约2公里,宽约2米的石板路。石板路沿山势一路攀高,蜿蜒而上,石级与石级之间拼合整密,蔚为壮观。当时,灵山村人也像大多数徽州人一样,在无法从贫瘠稀少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生产资料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背起包袱雨伞,走沪杭闯天下。等到聚集了财富,衣锦还乡之时,大兴土木,建祠盖房、修桥铺路。灵山村的三座祠堂,早已随着岁月的烟雨消失殆尽了,而一条通往山外人人必走的石板路,却一直完好地保存着,记忆着一个时代的辉煌。走在这样的石阶上,听一溪潺潺,心境开阔,心头涌起的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灵山村溪流纵横,村后山一溪穿村而过,在村中处与西坡一溪相会,流经石桥处,再与古稔村溪流合并,经程家堨村,流入新安江。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人们口中所说的灵山,往往指的是徽州区的灵山村。在一个网络世界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很难在页面上找到小川灵山的影迹。这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村庄,却又是一个被历史记住的村落。因了一张小小的抗敌祠规,因了融入其中的浓浓抗战热情,灵山村从此揭开面纱,跳入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视野。

新闻推荐

明确重点强化责任黄山市紧急动员全力抗雪防灾

本报讯记者闫冲冲报道从1月18日开始的降雪天气,尤其从1月19日夜里到20日8时,全市出现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给黄山市道路交通、农业、旅游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带来了一定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报...

和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一纸祠规话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