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县着力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太湖周刊 2015-09-18 17:32 大字

9月11日,在县图书馆残障读者活动室里,呈现出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残障读者有的在电脑前查阅资料,有的认真摸着盲文书,还有的在排练轮椅舞,各得其所。

“在这里,感到很快乐。”在场的一位残障读者微笑着说,“我经常来看看书,和大家一起跳跳舞、聊聊天,不仅学到了知识,还结交了许多朋友。自从有了这个活动室,我过得更充实了,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也更足了。怪不得大家都喜欢来这里呢。”

据了解,为了让残疾人朋友均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县图书馆一直坚持开展为残障读者送书上门服务,并于2011年在全省率先建起了残障读者综合阅览室,配备语音读屏电脑、盲文书籍和方便残障读者阅览的桌椅等,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服务,搭建起残障读者学习、交流的平台。2013年,县图书馆又将每月19日定为“残障读者活动日”,以不同的主题开展活动,让他们在这里上网、下棋、唱歌、跳舞、看电影、交友,用文化阳光温暖他们的心扉。如今,该馆的“残障读者活动日”已成为一个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年接待残障读者达600余人次。

这只是我县着力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把“关注弱势群体、开展特色服务、创立服务品牌”作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体育中心等馆站为主阵地,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连续打造了“残障读者活动日”、“太湖讲坛”、“黄梅戏进校园”、“百姓舞台”和“百姓诗台”等系列品牌服务项目,解决特殊群体“文化温饱”,受到普遍欢迎。

县图书馆长年坚持晚间开放,晚间年接待读者达6万多人次,满足了白天无暇走进图书馆的读者需求;自1984年开始利用各类馆藏文献资源和科技信息,进行整合和二次加工,每月编印一期《科技参考》免费送给农村科技户、扶贫户,让1500户服务对象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实用的种养殖等知识;开设“太湖讲坛”,邀请名家和县内行业专家登坛讲课,内容涉及文学、戏曲、养生、音乐、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扬太湖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科技人文知识、社会道德风尚,让市民的思想素质和艺术品位得到提升;实行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成了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县域图书资源建设、流通、服务网络,建立图书“通借通还”运行机制,让图书动起来、活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群众读书难问题。各乡镇综合文化与中心学校联合开展“黄梅戏进校园”服务,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设黄梅戏专业课,培养黄梅戏观众和黄梅戏艺术人才,为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开辟了渠道;与诗词学会联合设立“百姓诗台”,进行诗词创作展示活动,为诗词爱好者提供了展现风采的平台。县文化馆充分调动200多支群众文艺团队的积极性,在他们自编、自排、自演文艺节目的基础上,建起“百姓舞台”,提供固定演出场地,满足了市民业余文化生活需要。(本报记者叶玲玲)

新闻推荐

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揭晓

12月23日,我县召开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表彰大会。县长朱小兵出席会议并分别为张子璇等6位荣获“县长奖”的学生颁奖。县领导吴朝良、李加生、占卓夫出席会议。据了解,经学校推荐、...

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