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风 水翻龙王山

马鞍山日报 2021-03-17 01:50 大字

■古韵新风

水翻龙王山

龙王山位于石杨镇中山村(原绰庙乡),为皖苏分水岭。由于盛产蜈蚣,当地人叫它“蜈蚣山”。

1959年和县绰庙公社发生旱灾,塘坝早已干涸,1.3万亩农田几乎全部受旱。时任党委书记沈立胜,带领村民从滁河翻山车水浇灌良田。当时征用四百多辆水车,每辆水车配多名劳力,不停车水,以接力的方式,从滁河车到山脚,再车到山顶。这一翻山引水的壮举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纪录片《水翻龙王山》,其英雄精神可歌可泣。

1959年,是实现人民公社化后的第一年,和县持续干旱,其干旱时间之长,程度之深为历史罕见。入夏以后,雨量稀少,自6月至9月,连续4个月未下过一场大雨,金河口水位降为5.25米,致使县内河流断流两个多月,旱情极为严重,群众称之为“勒脖子旱”。

面对严重旱情,和县县委号召全县人民紧急行动起来,抗旱保苗,全县共发动8.7万名群众,组织了95辆抽水机,2.1万辆水车,与含山、江浦县大兵团作战,在得胜河、石跋河、驻马河、滁河等处提水灌农田。

在这万亩良田与滁河之间,横亘着一座83米高的龙王山。龙王山位于绰庙中山村,为皖苏分水岭。为解决引滁灌溉这一难题,绰庙公社党委决定劈开龙王山,将滁河水引进受旱农田。此方案报到县委后,受到县委的高度称赞,于是提出了“长江水翻鸡笼山,滁河水翻龙王山”两大工程构想。在得到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绰庙公社成立了指挥部,沈立胜亲自指挥,首先组织400多名壮劳力,开挖滁河至龙王山脚1980米长的引水渠;然后调集全公社4000多名民工,400多辆水车和3台柴油机,全面铺开引水上山战场,仅在龙王山北坡安设135辆水车逐级提水。而难度最大的是“龙王角”和“老虎嘴”两处巨石地段,于是指挥部把最精干的青壮年部署在这两个难点地段。

引水战斗打响后,大家采取换人不歇车的办法,千人战场,上下同心,顽强拼搏,连续作战,终于将滁河水翻过了龙王山,谱写了一曲人定胜天的华彩乐章。群众高歌“英雄人民英雄胆,劈开山岭引河水,坚决跟着共产党,旱年变成丰收年”。

通讯员 倪林

新闻推荐

产业升级让安徽威龙电力公司快速发展

产业升级让安徽威龙电力公司快速发展本报讯(通讯员李佑胜)“十里炉火红,家家铸造忙”。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含山县林头镇涌现...

含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含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