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创业”雍万银铸成无悔人生

大江晚报 2017-09-21 01:00 大字

9月19日,恰逢农历地藏王诞辰日,尽管阴雨绵绵,芜湖广济寺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依然如火如荼,四面八方的宾客纷纷来到这里参观、进香、祈福。

当大多数人在硕大的各类法器前烧香拜佛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有多尊大型法器都出自一位叫雍万银的铸造专家之手,尽管年已八旬的他早已淡出“江湖”,也没有在今年的广济寺庙会中露面,但他自称一直心中有“佛”,正是内心深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执念,让他铸成了自己的无悔人生。

翻开2003年12月3日《大江晚报》新闻周刊的头版,整个版面都被雍万银的大幅照片所占据,底下写着这样一行标题:“雍万银铸造无悔人生”;在这期周刊的第二版,则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雍万银的创业经历,他的经营之道即便到了互联网+时代,依然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穷则思变应该是许多像雍万银这类老一辈创业者共有的“初心”。当年他随父母从江北含山县逃荒到芜湖,靠父亲做皮匠、母亲发豆芽维持生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5岁那年,雍万银就进了芜湖铁工厂当了学徒工。按照现在的法定标准,那家企业显然有非法录用童工之嫌,但却开启了雍万银的“铸造人生”。

辞职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回首雍万银当年的辞职,显然没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小资情调,只有“生活那么难,我要去单干”的朴素情怀。

当时雍万银已经结婚,并且是四个孩子的父亲,由于妻子没有固定工作,家庭开支常常入不敷出,全家就指望他的那份工资生活,辞职自然引起妻子的竭力反对,加之那个年代还没有雇工一说,他就一个人在离家不远的水塘边搭建简易工棚独自开工干了起来。他至今记得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他用泥巴糊化铁炉的手竟然都给冻住了,可头顶上却没有人为他撑起一把遮风避雪的雨伞。

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坚韧是成功的秘诀。从向附近渔民和普通居民推销他所铸造的渔网坠子、锡勺子还有秤砣开始,雍万银的铸造厂逐渐走向正轨,并成为在芜湖市第一批注册登记的个体户。他特意给自己的小厂起了个“万银自立小五金翻砂工厂”的字号,颇有深意的“自立”二字,隐含了他所经历的苦难和所坚持的初心。1986年,雍万银被授予全国第一届个体劳动者荣誉称号,这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芜湖市的骄傲。

如果说创业的前十年,雍万银开始在芜湖铸造业占有一席之地的话,后十年他则在铸造技术和产品上更上一层楼。“有一年我去九华山,结识了仁德大法师,受他影响,开始对宝鼎、香炉、佛像、幽冥钟等法器的铸造产生浓厚兴趣。”雍万银回忆说,“后来一位尼姑为我提供了这些法器的图纸,我开始在自己的厂里干了起来。”

由于法器铸造涉及精密铸造技术,雍万银特意到无锡一家精密铸造厂“卧底”打工两年,终于成了精密铸造行业的专家,他的企业也因此发展壮大起来。芜湖长江大桥等一些标志性建筑上都有雍万银赠送的铸造饰品,芜湖供电大楼等多家企事业单位门前都摆放有万银铸造的看门狮;如今在包括芜湖马仁奇峰在内的全国各地不少知名旅游胜地和宗教场所都能够看到万银铸造的法器和仿古制品;每次产品出厂的时候,雍万银都不忘在产品上铸上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码,以致几十年过去了,他的手机号码从来没有换过。

大约五六年前,雍万银开始把企业交给儿女去打理,他开始过起了“夕阳红”的退休生活。当年他在厂里上班的时候,没有给自己办社保,觉得交社保金仿佛是从左口袋掏钱给右口袋。如今退休了,自然不享受养老保险,儿女代表厂里每月给他送来几千块钱的退休工资。由于老伴已经去世,靠这些退休金他觉得早已达到了小康标准。

雍万银目前依然住在南瑞新城,当年他“一口气”在这里买下五套住宅,一套和老伴住,另外四套分给四个儿女。如今每天一早一晚,他会在南瑞湖“暴走”,其它时间,他偶尔会外出和老朋友小聚,大部分时间则待在家中,工厂如今很少再去,尽管他依然是芜湖万银仿古工艺制造公司的董事长兼法人代表,但企业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孩子,不再过问孩子们的经营决策。

倒是儿女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偶尔会回家找雍万银诉苦:“您什么时候想回来继续掌门,我们随时愿意退出!”雍万银虽然感到“力不足”,但有时也的确“心有余”。淡出江湖之后,他的心一刻未曾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企业,他一直在思考,万银铸造的品牌如何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可以说,家族企业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包括雍万银在内的第一代个私企业主至今尚未完全破解的难题。

退休后待在家里,看电视新闻是雍万银每天的必修课,他很关心国家大事,知道党的十九大要召开了,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时代变了,市场变了,需求变了,劳动力资源成本提高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更紧了,这些都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耄耋老人雍万银谈到当今经济形势依然表现出有别于普通老人的清醒,他说,“希望十九大的召开,能够在制度环境的改善、小微企业扶持等方面带来更多动力,能够给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更多机遇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记者 吴小兵 文/摄

雍万银书房的墙壁上,挂满了他和一些领导同志的合影和朋友们的照片,反映出他当年备受关注、交友广泛的生活状态。

新闻推荐

含山县运漕镇:以党建促民生让群众得实惠

运漕镇绿新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扶贫基地运漕镇潘桥村第二网格党小组长王家珍(左)在和潘桥村党总支书记何晓斌商议工作核心提示“我有一口气,还要发一份光!”这是含山县运漕镇老党员王家珍老人的肺腑之言...

含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含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