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项林:“90后”主动请缨上“一线”
皮肤黝黑、头发蓬乱、眼眶深陷,裤腿一高一低,脚上的胶靴沾满了泥巴,这是一个“90后”小伙的形象,也是一名党员面对洪水考验交出的“答卷”。他叫季项林,是陶厂镇官塘村党总支副书记。
“90后”主动微信请缨
季项林所在的官塘行政村属山区村,原本防汛任务相对较轻,7月5日,官塘村内涝缓解,水库水量降到安全水位。村里灾情稳定下来,季项林却坐不住了,身为县预备役应急小分队队员的他牵挂着全镇的汛情,几天之内,550多毫米的雨水在陶厂镇“倾倒”下来,水位暴涨、居高不退,全镇大小12个圩口纷纷告急、出险,形势严峻异常。
“洪灾面前,我必须要做点什么!”“90后”的他主动用微信联系镇党委书记杨文旭,希望支援陶厂镇汛情较为危急的圩口。而镇里用指令给出了答复:次日,他被派往十联圩大斗门处的抗洪一线。
以天为被埂为床
十多天里,季项林白天与群众挖土抬石、排险抢险,晚上组织群众查看险埂,原本白净的90后小伙变得黝黑。7月12日起,季项林与同事在大斗门圩埂上“扎了根”,他们搭起帐篷,架起电灯,晚上轮流看守水位变化、观察险情隐患,督查巡埂、跑筹情况,弥补换班中间人员的空缺。“防汛还有海景房住,我们表示很欣慰。”季项林幽默地说。而他口中的“海景房”,仅配置了两张木板床、两双胶鞋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蚊虫叮咬、炎炎毒日,季项林和同事们每天早上6点多检查圩埂的渗漏点,晚上要等上半夜跑筹结束、人员交接完成后,约12点才睡下,凌晨还得不时起床查看险情,督查防汛,30多度的天气里,他们的身上都蜕了两层皮……季项林却认为自己在“收获”:“真正在圩埂防汛后,我才知道防汛是门大学问,我学到了如何开沟导渗、打围堰、下外障、下雨布等,对我以后的防汛工作或者是处理官塘村其他事务一定大有用处。”抗洪的同时,村里的事儿季项林也没放下,他积极应对村里的办公事务,并将防汛一线的情况发布在官塘村“两学一做”流动党员微信群里,让远在外地的党员知晓家中的汛情。
家庭是牵挂,也是动力
事实上,匆匆奔赴抗洪抢险一线的“90后”小伙季项林,不仅是个年轻的儿子,还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因为他的抉择,答应妻子去拍满月照的计划落了空,刚满月的孩子也只能通过照片和视频挂念,年迈的父母也免不了担忧。但他的选择还是得到了家里的理解和支持,父亲嘱咐他:“注意安全,家里的事情放心,你要坚持到底,什么时候圩口安全了,领导安排你回来你再回来。”父亲的话定了季项林的心,家庭既是他的牵挂,也成为一种动力。他说:“只有当水位降到安全线以下我才能回家,水位一天不降,我就必须坚守在圩埂一天”。汛情面前无退路,这是他给自己下的“死命令”。
通讯员卜青青
含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含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