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姐”和一个村庄的“变形记”
“华大姐”和一个村庄的“变形记”
铸“力”行动·融媒体大练兵活动第七采访组
记者 陈敏娟 刘明培 董全喜 唐焱
通讯员 张素玲 李祥松
池塘边碧波荡漾、田野里风吹麦浪、农舍庭前花开……初夏,徜徉在当涂县黄池镇西河村,目之所及的,是一幅梦里水乡的田园风光画。
可在多年前,这里还是黄池镇的“大西北”,是远近有名的“软弱涣散村”——村居环境差、村集体负债累累、村民人心涣散。
从村容脏乱差到美丽乡村、从民心涣散到上下一心、从村集体负债40多万元到270万元村集体存款……静静的青山河,见证了西河村从“穷又脏”到“绿富美”的美丽蝶变。
让梦想照进现实,是从13年前的那个初夏开始的。
2008年5月,张庆华任西河村党支部书记。在张庆华带领下,十几年的艰苦努力,西河村现在已成为黄池镇的先进村、当涂县的模范村!
一变:从负债累累到美丽蝶变
在西河村,张庆华给大家的一个印象,就是“抠”,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说起张庆华的“抠”,曾当过西河村文书和会计的陈先长,最有发言权,“张庆华书记去镇里开会从不打的,也从不进饭店,村部也从来不请保洁员,卫生都是她自己带着大伙一起做。”
事实上,从上任第一天起,张庆华就没有“大方”的资本。
走马上任,张庆华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村子破破烂烂,村集体账本上还趴着40多万元的外债。
怎么办?
“女人当家,钱不乱花。”这句话,成了张庆华的口头禅。“曾经有人不理解,问她这么节省干什么。”可张庆华觉得,作为“一家之主”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就拿保洁来说,请保洁员一年至少花费1万元,省下来的钱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就是靠着“抠”,仅仅两年多的时间,西河村就还清了40多万元债务。
“你看,这里的水电、墙面粉刷、地砖等,都是张书记带着我们起早贪黑一起干的。大家有技术出技术,没技术出力气。”指着西河村的村部大楼,民兵营长邓立金说,“除了节省人工费,简单的装潢材料也是张庆华书记带着我们去当涂、芜湖多地货比三家,原本预算30多万的装潢费用,最后只花了不到13万元。”
要想带领大家致富,光靠节约不行,必须还要开源。2013年,为改善村集体经济状况、带动村民致富,张庆华与村“两委”班子商议,与芜湖一家餐饮企业合作,吸引投资2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300多亩无公害种植基地。村民不仅每年有土地流转费,而且上百名村民在基地打工,增加了收入。不仅如此,经过村民同意,张庆华还把西河村集体所有的500亩水面发包出去,每年发包收入接近10万元。
“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我们坚持账目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张庆华说,集体收入全部用于村容村貌改善和环境整治。
“这几年村里环境和道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晚上出来散步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天吃过晚饭后,村民曹春花都会和邻居相约出来遛遛弯。
村子变美了,村集体也变得更“强健”了:如今,西河村村集体账户存款已经有270万元。
二变:从怀疑不信任到竖起大拇指
“那么多男的都没有把村里经济搞上去,你一个女的能有多大能耐!”张庆华刚上任不久,有天走在路上,一位村民在她背后大声说道。
回到家后,张庆华连续几晚都没睡着觉,确实,西河村的问题太多了,底子太薄了。她想过放弃,但想到自己是西河村的姑娘、西河村的媳妇,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西河村!
2008年6月,正是农忙时节,因欠泵站电费,闸口被关,村民没水灌溉,张庆华二话没说从家里拿出存折取了6000元存款,垫付了电费。(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七彩玫瑰变“金”花从栽花女,到釆花女,当涂县江心乡黄洲村村民刘敏的角色转换,折射出生态价值的有效转化。连日来,54岁的刘敏...
当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当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