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抗洪抢险冲锋在前 暖心!洪水中那一抹“消防橙” 记者 廖岚钧 通讯员 周卫卫

马鞍山日报 2020-08-07 03:18 大字

马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抗洪抢险冲锋在前

暖心!洪水中那一抹“消防橙”

记者 廖岚钧 通讯员 周卫卫

入汛以来,马鞍山境内持续强降雨,江河水位不断上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马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队闻“汛”而动,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抢险救灾中。他们披橙甲战洪水,暖人心为人民,以实际行动诠释消防救援人员的初心使命。

7月17日5时至11时,当涂县出现持续强降雨,县城内部分小区、道路瞬间被水淹没,数百名群众被困。灾情当前,当涂消防救援大队紧急出动,支队增援力量迅速到达。救援小分队在各个小区道路上来回奔波、反复喊话,挨家挨户搜救被困人员。消防救援人员1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成功疏散解救了上百名群众。“当时脑中就一个念头,要抓紧时间救援,坚决做到不落一户、不剩一人!”当涂消防救援大队的尹阳说。

受持续暴雨和洪水侵袭,7月中下旬,含山县林头镇原先主干道太湖山路俨然成了一条河流,隔断了林头镇3个社区、6个行政村近万人出行,也阻拦了镇上安置点、防汛前置点的所有物资补给。含山县消防救援人员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并向支队全勤指挥部报备请求支援。

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作出力量调整,从执勤点抽调人员和装备,45名指战员分3组编队轮班作业,24小时随时待命。消防救援人员驾驶10艘冲锋舟为当地群众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每天风雨无阻地为村里的安置点和防汛点送去食物、帐篷和医用物资,当起了当地群众出入的“摆渡人”。

一趟、两趟、三趟……一天、两天、三天……这支代表着希望的“橙色”救援小分队,成为这条水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橙色号”。十多天的时间里,“橙色号”往返近4000公里。

7月20日开始,沿江各段大堤已经被超警洪水浸泡了十余天,土壤含水量饱和,水压高低差加大,背水坡的土壤极易松动,护堤巡堤刻不容缓。可是摆在眼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各段堤脚处都有绵延的杂草树木,短的一两公里,长的十几公里,人员根本无法通过,巡堤护堤工作出现了盲点。

得知情况后,花山、雨山、和县、马鞍山经开区、博望、慈湖等消防救援大队主动领命,快速出击,化身“伐木工”“清障员”,对堤脚的树木杂草进行清理。经过消防救援人员连续多天作战,累计近百公里长的堤坝清障“硬骨头”,终于在长江二次洪峰到来之前被指战员们啃了下来。

转移群众,积水再深,洪水再急,他们也要扎进去;抢险救援,他们挺身而出,冲在第一线;洪水中那一抹靓丽的“消防橙”,让群众心安,给人力量和希望。据统计,自防汛以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处置抗洪抢险行动153起,出动人员2789人次,出动车辆333辆次,出动舟艇492艘次,营救群众193人,转移疏散群众208人,助民解困4000余人。

新闻推荐

保粮补菜田间忙 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郭园园

保粮补菜田间忙记者吴黎明通讯员郭园园伴随着一阵螺旋桨的嗡嗡声,植保无人机起飞升空,在技术人员的娴熟操作下,沿着绿油油的...

当涂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涂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