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祠堂变身“防汛食堂”

马鞍山日报 2020-08-03 00:30 大字

古祠堂变身“防汛食堂”

7月31日中午时分,当涂县湖阳镇彰教村祖氏宗祠飘出阵阵饭菜香,走近一看,原来改成了为一线防汛人员提供饭菜的临时食堂,全村100多名防汛队员从此不用再风餐露宿了。

眼前,几名志愿者正在厨房忙碌着,理菜、烹饪、洗刷、装盘……大家忙而不乱,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热腾腾的四个菜就端上了祠堂大厅的八仙方桌。

领头的村妇女主任徐香香说,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彰教村承担了湖阳圩东埂、西埂两个埂段累计7公里的防汛任务,每天有100多人坚守在责任埂段。为了保障一线防汛人员能够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村防汛中队将村里的祠堂腾空出来,临时改成“防汛食堂”,并发动女性党员和志愿者前来帮厨。

73岁的村民祖金保说,祖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早期的宗祠,是全村村民祭祀祖先、培养下一代的地方。如今,宗祠的作用也在改变。平时,宗祠是全村商议集体资产分配的会场;堆放村里的集体物资;已经办理去世村民的丧葬事宜。防汛时期,宗祠用于堆放防汛物资和防汛村民食堂。

“宗祠里烧的大锅饭就是香,吃得饱好上堤。”防汛队员史廷荣说,男劳力在大堤上卖力气,女劳力在后面搞后勤,大家都齐心协力保卫家园。村党员志愿者章琴说烧点热饭,烧点热水,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每天中午和晚上,宗祠里的厨房都传来大锅饭的阵阵香味,全村100多位防汛队员的伙食,全靠宗祠里的食堂供应。这个“防汛食堂”一次性可容纳40多人同时就餐,全村100多名防汛队员分两轮用餐,对于少部分应急抢险岗位的防汛队员,志愿者们还采用“送餐”的方式,将饭菜打包好,送上大堤。

“古祠堂变身‘防汛食堂’,凝聚了大家的心。”祖金保乐呵呵地说。

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费本慧 齐小梅 王丹

新闻推荐

冲锋在抗洪险段的“护民铠甲” 记当涂防汛一线的退役军人

冲锋在抗洪险段的“护民铠甲”——记当涂防汛一线的退役军人记者吴黎明通讯员蔡佳王莎莎彭换换瓢泼大雨淋湿了衣衫,炎炎烈...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