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来“助力” 碧水长流两岸青 见习记者 任德玲 通 讯 员 徐丹丹 孙先春

马鞍山日报 2019-12-11 01:20 大字

“现在的江面,你看多清澈啊!”12月9日,在当涂县老姑溪河大桥,当涂县农业农村局水产部门负责人陶顺宝拿出手机给记者播放了一段视频,“你看,以前姑溪河岸边停了这么多船,对水质影响太大了。”

作为当涂县的母亲河,曾经的姑溪河岸两边停靠着400多条住家船、1000多条生产船,生活垃圾以及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严重影响了姑溪河水质,造成了“临江而不拥江、亲水而不近水”的窘境。

为改善水质,今年3月份当涂县开展了退捕转产渔船拆解工作,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推进,并安排专人对渔船拆解现场进行指导和督查,确保工作高效推进。渔民上岸了,环境整治了,两岸展露了“新颜”,姑溪河的水质恢复了清澈。

保护河道长治久清,建立长效管理制度是关键。为此,当涂县还进一步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强化河湖长日常巡查工作,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1-8月,姑溪河断面有6个月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获得了300万元生态补偿资金。

姑溪河水质改善获得补偿资金只是全市水生态补偿的一个缩影。全市共有青山河、姑溪河、采石河、得胜河、长江三兴村5个国控水质断面实施生态补偿。“每个月环保部都会对国控断面进行采样监测,省生态环境厅将地表水21项指标监测结果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逐一进行对照,划定水质类别,实施生态补偿。”在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程平看来,这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为水环境的改善和保护配上了“加速器”。

据了解,今年1-10月,全市累计获得省级生态补偿金600万元。截至目前,马鞍山市5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排全省第五,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改善率排全省第二。

新闻推荐

免费为低保困难家庭孩子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志愿服务 马鞍山市首个“梦想学堂”揭牌成立

本报消息记者廖岚钧报道12月5日上午,由马鞍山市壹加壹助学协会、和县文旅体局联合创办的“梦想学堂”和县站在和县图书馆...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