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城市发展新坐标再观察(下):一座文明城市的“初心”

马鞍山日报 2019-08-05 10:35 大字

央广网马鞍山8月2日消息 (记者 孙叶 徐秋韵) 去年7月31日,马鞍山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召开,推进马鞍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号角由此吹响。本网曾以“马鞍山城市发展新坐标观察:如何奋起扬鞭一马当先”为题,聚焦这座城市发展的新动向。

一年来,在“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发展方略推动下,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进展?本网推出一组三篇报道:“马鞍山城市发展新坐标再观察”,今天刊载下篇:一座文明城市的“初心”。

奔腾不停的长江孕育了文明,繁衍不息的文明也孕育了这座城市——马鞍山。

文明,犹如滔滔水流一样贯穿于城市的大街小巷,通达城市的每一处血脉。

从江上渔者到文人诗仙,每个人,都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自己的印迹。

十年前,马鞍山成为第一个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中部地区城市,并保持了“四连冠”的荣誉。2017年,首次开评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和县,马鞍山当涂县以全省第一的名次成功晋级。十年,马鞍山用创新和奋斗书写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样本,铺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篇章。

让人感叹的是,文明,不仅成为这座城市留驻的荣耀和标志,更成为这座城市不断成长的动力,成为滋润这块“福地”的不竭源泉。

钢铁般的品格 江水般的情怀

1953年2月,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去,共和国就开始建设马鞍山铁矿厂。一批批祖国儿女从天南地北来到这里,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大建设之中,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开荒者。

工人队伍的荣光和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豪迈壮举,铸造出他们钢铁般的品格、江水般的情怀,也成为马鞍山最初的城市基因。

这是甘于奉献的初心,这是为国争光的初心,这是追求幸福生活的初心。

一代代马鞍山人,让这样的“初心”不断升华发扬。

“听党话,跟党走!服务居民,奉献社会!”

2019年6月5日,“红袖标”爱心助邻社党支部书记周圣清代表党支部全体党员向省委书记李锦斌写了一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书,并按上了19枚“红手印”。

“中国好人”周圣清担任着“红袖标”爱心助邻社首任党支部书记。这支队伍共有志愿者62人,其中党员19人。77岁的志愿者陈凤田说,每一位“红袖标”志愿者,都有一颗向党靠拢的火红的心。

78岁的周圣清自幼是一名孤儿,她说,是党的好政策让她有学上,有工作,有了现在幸福的大家庭。因此,退休后为党继续工作,为人民做点服务,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是老伴生前的遗愿,“我从小就埋下了感恩党的种子。”1998年周圣清从港务局退休后,她发现很多老人有孤独感和失落感。难道老人就不能做点事情,就这么孤独终老?

周圣清决定组建一支晨练队,引导大家在老有所乐的同时,也老有所为。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帮助和指导下,周圣清以晨练队40多名队员和社区老年学校学员为骨干,吸收了社区里电工、木工、水工、理发师、炊事员、缝纫工等有一技之长的热心居民,组成了红袖标“平安志愿服务队”,积极投入到邻里守望相助、上门服务维修、社区文明创建、小区治安巡逻、居民矛盾纠纷调解、社区信访维稳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

马鞍山公益善食馆,100个股东,一人一万元投资,不分红。在周圣清的影响下,善食馆长年免费提供10份午饭,由“红袖标”爱心助邻社送给社区特困或病残老人。志愿者按照每人三个月一轮换,每天给扶助对象送饭。

“平安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国首批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2018年年初,暴雪突袭长三角,雪很大,城市很冷。1月27日晚,从江苏淮安运送蔬菜前往江西的司机郭武林驾驶大货车行驶至宁芜高速马鞍山北入口后,因道路结冰无法前行便驶下高速。一下高速,郭武林就受到了志愿者的热情迎接,被安排住进了宾馆,吃上了热饭。“马鞍山这座城市太热情了,感觉跟到家了一样!”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郭武林倍感温暖。与郭武林一样感到温暖的,还有滞留在马鞍山各条高速公路出入口的2000多名司乘人员。当身处异乡的他们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之际,是马鞍山的志愿者出现在了风雪中,送来了热水和食物,冰雪不再可怕,有爱就无畏严寒。

“感谢”暴风雪,是它,衬出了马鞍山人心胸的温度。

一个人的初心 一城人的初心

2019年,一个马鞍山人感动了全中国。

近日,央视的《面对面》和《焦点访谈》栏目,先后两次“刷屏”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年过九旬的退休教师叶连平。在暑天,掀起了一场“崇敬好人”的“热潮”。

62岁,叶连平从教师岗位上退休。72岁,他在家里义务办学,免费为乡村儿童开设英语课堂,创办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19年未向学生收过一分钱,而他自己,却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

为了留守儿童,叶连平几乎花光了自己30多万元的积蓄。2012年,他又拿出2.1万元,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至今发放了10万多元,用于资助学习优秀的132名贫困学生。

叶连平一辈子无儿无女,和老伴相守过着清贫的生活,至今还住在30多年前盖的平房里。

去年暑假,叶连平骑车时被撞伤了腰椎。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手术后,医生让他卧床休息100天。但手术后仅四天,叶连平就坚决出院,回到孩子们的身边。

8月13日回去,8月16日就上课。孩子们感动极了。叶连平也很开心:“这是不是教育?教书仅仅是一个手段,教书的目的是什么?育人啊。”

是的,“育人”。

当凡人善举在这座城市高高立起,成为城市文明的灯塔;当真善美在这座城市深深扎根,成为城市文明的基石。以德树人,就在这座城市有了最广大的天地、最广阔的舞台、最辽远的前程。

在叶连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普通党员最质朴的“初心”:他说,“我在物质生活上只要求低水平,但我在精神生活上要高标准”;他说,“我希望等到走的时候,能够被组织上承认,我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马鞍山,叶连平并不“孤单”:杨鸿雁是叶连平资助过的学生。初中三年,她一直在叶连平家居住,直到高中住校。大学毕业后,杨鸿雁在马鞍山市从事设计工作。现在,她经常抽出时间来看望叶连平。除了帮着辅导孩子之外,还帮着打理叶连平奖学基金的事情。

在叶连平的感召下,每到暑假和节假日,都有大学生志愿者来为孩子们补习功课。

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举办的“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发布了10名优秀青少年的先进事迹。马鞍山籍热心公益的“五星级”志愿者刁兴宇入选,获评为“新时代好少年”。

刁兴宇出生于马鞍山,因为母亲长期在深圳工作,兴宇在原马钢四村小学读完二年级后,便和父亲一起前往深圳学习、生活,从四岁开始,他就跟着家人一起去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刁兴宇的奶奶朱德珍,早在1996年就曾获评“马鞍山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在她和老伴刁显华的带领下,一家人连续多年义务献血,是马鞍山市第一个“义务献血之家”。

刁兴宇的父亲刁洪涛曾在马钢工作,获得过“马钢十大青年标兵”等荣誉。母亲张显霞也是一名志愿者,一家人常年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良好家风的影响,家人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之下,刁兴宇逐渐地对做志愿服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他今年只有17岁,却有着13年的义工经历,志愿服务时间达2642个小时,平均每年服务时间200小时,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老义工了。

马鞍山好人节、邻里节、红袖标、爱心驿站、公益善食馆、益起来……一大批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品牌,正在这座城市“巍然耸立”。

城市人口数量排在倒数位置,但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数量却排在全省第一。

一件件生动的“道德实践养成”故事,形成了这座城市新的“聚山纳川”气势。

马鞍山新的“城史”,也是这座城市的一部“文明实践史”,正在夯实它新的文化自信。

像爱眼一样守护初心

像育苗一般壮大初心

去年秋季开学第一天,马鞍山市中小学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由马鞍山市老师们编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丛书《精神家园》。

2018年9月,马鞍山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程”正式启动,23.5万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丛书《精神家园》与教材一道,人手一册免费发放到全市中小学生的手中。丛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校园文化,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潜移默化中播下道德的种子。

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马鞍山文明建设闪亮的品牌,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去年11月14日,马鞍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召开会员大会,选出新一届理事会,刚到任马鞍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不久的夏劲松担任了会长。

作为全省首家、全国示范的综合性市级志愿服务平台——占地近千平方米的马鞍山市志愿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志愿者培训的场所。截至目前,中心入驻孵化志愿服务组织50余个,举办各类培训100余场。

今年3月29日、5月15日,马鞍山市文明办分别联合市民政局、当涂县文明办,在市区和当涂县举办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训班,三县三区文明办、乡镇街道、社区、志愿服务负责人共计200余名有关工作人员参加。

以全省首家市级综合示范志愿服务平台——马鞍山市志愿服务中心为依托,依靠县(区)文化场馆以及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综合文化站(中心),整合道德讲堂、乡村学校少年宫、科普活动室、城乡健身广场等现有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力争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幸福培育”的百姓之家。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在马鞍山各地蓬蓬勃勃的建设、拓展之中,成为这座城市文明实践的新平台。

截至目前,马鞍山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所46个、站566个、行业站点200余个,基本实现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

马鞍山将位于市中心的花雨广场升级改造,建成市级志愿服务广场,以市志愿服务广场为主会场,各县(区)、乡镇(街道)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广场为分会场,每月一主题,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5月初的“爱聚力——爱满后备箱”第五期主题广场活动,以私家车后备箱为载体,以义卖自家闲置物品的方式,筹得善款56144.9元,全部用于帮助困难母亲。

马鞍山当涂县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媒体”模式,线上实现融媒体中心“询单”“点单”,线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制单”“接单”,指导全县178支志愿服务队的1.6万名志愿者开展各类贴近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花山区推出由社区提供场地和需求,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市直机关党建引领,企业提供项目资助的“1+3”服务模式,有效联通服务资源、满足基层需求。

3月29日,马鞍山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以及来自机关单位、学校600余名志愿者,共同参与“关爱河湖、守护长江”项目,守护美丽长江;市里结合行业特点,推出“‘好人行’道德宣讲”、“护航健康”、“法润江淮”等志愿服务项目;结合地方特点,打造出服务社区文化生活的“百姓剧场”、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阳光心态进校园”、关注困难患者的“天使到我家”、关爱留守儿童的“快乐四点半”等一批优秀项目。

“邻里节”是马鞍山鹊桥社区为居民准备的“精神大餐”。马鞍山市鹊桥社区依托九届社区邻里节的文化底蕴,打造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鹊桥样板”。

在鹊桥社区所辖的2.02平方公里土地上,几乎每天都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好人好事,“好人精神”薪火相传,“邻里节”将社区内1.4万人系在了一起,心连在了一起,人人争当新时代的“好人”蔚然成风。

花卉展、邮票展、故事会……各式各样的活动吸引了各个年龄层次的社区居民参与。

鹊桥社区抓住“邻里守望”这一着力点,积极探索“邻里节”好人品牌创建,通过品牌引领、项目运作、常态服务工作机制,好人队伍不断壮大,好人活动蓬勃开展,好人理念深入人心,好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个小活动,升级为雨山区乃至全市老百姓的全民节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马鞍山创建文明城市的“初心”就是为民、惠民,不曾改变,从未动摇。

创建为了人民,创建依靠人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已成为马鞍山市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逻辑和鲜明特征。

新闻推荐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后四十回并非抄自程甲本(二)

中共宣州区委宣传部倪合进例三:程甲本第八十五回2365页:你年纪不小了,虽不能办事,也当跟着你大哥他们学习才是。蒙古王府本第...

当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当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