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蟹的“命运变奏曲”

马鞍山日报 2018-11-14 09:44 大字

蟹农的喜悦:一只螃蟹一担稻,摄于1993年

千里卖蟹记,摄于1995年

电话装到了蟹塘边,摄于1996年

一只小小的螃蟹从闻名遐迩到无人问津,再到重获市场青睐,背后有着众多原因,除了品牌的影响力渐强、销售网络的逐步健全,及物流供应更加迅捷之外,更重要的是养蟹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破坏水质到改善水质,从掠夺生态到涵养生态,当涂螃蟹从源头上解决了“质”的问题,迎来了再度崛起。请听——

【印象】

自古以来,吃蟹便是一件风雅之事,无数文人为其美味所倾倒,吟诗作赋,不吝词藻。

在当涂县,便有曾被列为“国宴名菜”的花津金脚红毛蟹,以其体大肥美、肉质丰嫩、黄满油足、营养丰富而载誉有加,驰销全国,远及东南亚。

然而,金脚红毛蟹却一度因为过度养殖导致水质下降,螃蟹越养越小。近年来,当地坚持生态养蟹的路子,实现了养蟹业的转型升级,小小螃蟹“爬”出大市场。

当涂县水面资源丰富,是全国闻名的河蟹生产大县。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螃蟹价格剧升,当涂农村掀起养蟹热潮。由于村民在稻田养蟹,蟹苗投放越来越密,结果养出的螃蟹规格小、品质低,卖不上价,众多蟹农血本无归。当涂养蟹业一时进入低潮。

为此,当地政府请来水产专家指导,经会诊是螃蟹“吃”坏生态,水环境出了问题,专家给出了“种草、投螺、混养、稀放、控水”的生物修复指导,用“生态养蟹”取代了“稻田养蟹”,在全县推广生态养殖面积25万亩,螃蟹越来越大,原来3两以上的螃蟹产量不到总产量的5%,现在已占到40%。

河蟹产业成功实现了“从大养蟹向养大蟹、从养大蟹向养优质蟹、从纯养蟹到产业化”的跨越。以生物修复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养蟹新模式,被农业部专家定名为“当涂模式”在全国推广。

此后,该县还被列为农业部科技入户示范县。同时当涂螃蟹也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获得了出口资格认证。当涂养蟹业由此再度崛起。

生态养蟹,蟹农收入节节升高。2018年预计河蟹总产量1.4万吨,占安徽全省河蟹总产量的七分之一,河蟹产量位居全省县级第一。该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实现“十五连冠”,而该县更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称号。当涂螃蟹演绎了一首与生态“和弦”的“命运变奏曲”。

【记者手记】

距1993年我第一次拍蟹市,已经过去整整25年了。时光如梭,我的镜头清楚地记录着当涂螃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爬”出县城,爬向全国,再爬出国门。

还记得1993年,风调雨顺,螃蟹获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产量达750吨,产值达1.4亿元。那年9月中旬,我得知螃蟹上市的消息,便前往塘南拍摄蟹市。第二天天蒙蒙亮,我背起相机、带足胶卷来到街上,此时蟹市已开张、一筐筐、一篓篓螃蟹沿着路两旁排开,绵延数里,叫卖声、吆喝声、欢笑声热闹异常。我端起相机一阵猛拍:喜上眉梢的蟹农、人头攒动的市场、讨价还价的交易、张牙舞爪的螃蟹……一一被我收入镜头。

很快,《人民日报》、《安徽日报》、《中国食品报》等刊用了《蟹农的喜悦》这幅照片。《人民日报》在照片旁,还加上了一首小诗:“一只螃蟹一担稻,运销户还抢着要;一篓螃蟹几千元,今年养蟹赚大钱”。

此后,每年螃蟹上市时节,我都要去水乡采访拍摄蟹市、蟹农照片。1994年,由于一窝蜂养蟹,致使螃蟹卖不上价,形成“烂市”,大部分蟹农亏了本。为此我拍下了《“蟹中王”难再称“王”》。1995年,听说乌溪镇水产养殖公司每天将螃蟹装车运往杭州销售,我特地跟他们到千里之外的杭州卖蟹去,拍下了一组《千里卖蟹记》照片。1996年,看到蟹农经过几年的风雨,不再一味蛮干,而是研究市场,特别注重信息,蟹农装电话,配BP机、买大哥大非常普遍。我拍下了《电话装到了蟹塘边》。

此后生态养蟹、蟹产业转型升级在我的镜头中一一得到了展现,“蟹”这一主题成了我摄影生涯中的常客。我相信当涂螃蟹一定会越“爬”越好,“爬”出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镜头里的变迁之二

■文/图记者王文生

新闻推荐

我的诗歌我的城

■霍光武诗润生态福地,相约智造名城。2018年10月17日,戊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第30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盛大开幕。因积极参...

当涂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涂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