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歌我的城

马鞍山日报 2018-11-08 12:06 大字

■霍光武

诗润生态福地,相约智造名城。2018年10月17日,戊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第30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盛大开幕。

因积极参与“文旅天下”活动,我有幸作为市民代表,手捧新作《姑孰诗韵》,亲临开幕式现场,诵姑孰十咏,观白纻歌舞。高歌起舞,意犹未尽;激情吟诵,声动诗城。李白的浪漫与剑舞,仿佛穿越了时间的玫瑰,点亮着江东诗城。大唐的明月和诗魂,依然照耀着我们的家园,绚烂着山水诗都。

文化是城市之魂,诗歌是文化的王冠。拥有灵性的文化之城无疑是幸福的。马鞍山就是这样一座灵动而又幸福的城市。

为纪念诗仙李白,传扬诗歌文化,马鞍山市自1989年起,每年重阳节前后举办国际吟诗节。经过30年的积淀,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的重要节庆活动。

1992年,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被列为中国国际观光年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1995年起,马鞍山国际吟诗节活动,由安徽省政府主办,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和省旅游局承办。

经国务院批准,2005年10月,举办第一届中国诗歌节。中国诗歌节由文化部、中国作协、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承办。

2006年起,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过渡到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

我的诗城我的歌,我的诗城我参与。2007年10月25日,喜迎十七大胜利召开暨2007年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全市中小学幼儿学生诗词吟诵在展览馆广场举行,指导学生诗词吟诵《满江红》一举获得一等奖。

文化让生活更精彩。2011年10月15日,第23届中国李白诗歌节期间,在马鞍山市中学生省诗词吟诵大赛中,八中《水之韵》获得中学组二等奖。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2013年10月,第25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期间,马鞍山中小学中华经典吟诵比赛在马鞍山大剧院盛大举行,八中学生表演的《海的追寻》再次获得一等奖。

同吟诗仙千古情,共书诗城中国梦。2014年10月16日,第26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开幕式上,中国诗歌学会授予马鞍山“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我的诗歌我的城,我的诗韵我传承。植根生活,勤于笔耕,《长江之滨的相思离别》《我从清远门下走过》《皖江晚报》《行走大公圩》《站在知天命的门槛上》《二月春风》等诗作先后发表于《皖江晚报》。《孟嘉落帽》《采石纸贵》《九天知州》《潘逍遥寓贤当涂郡》《王安石放歌白纻山》等江东文史陆续登载于《诗城壹周刊》。指导学生参加历届“诗城小诗人”诗歌大赛,20余首诗歌发表获奖,汇编《润泽园》两集顺利出版。

2016年10月,第28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诗歌歌曲征集,《我站在清源门城楼上》获得二等奖,并入编马鞍山建市60周年“我与家乡”征文获奖作品集。

2017年11月,第29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期间,市教育局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吟诵、诗歌创作等4项比赛,指导学生刘心怡《醉在江南烟雨天》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庄勤敏、董思倩等4名同学分获二等奖。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主持的市级课题《初中语文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以马鞍山为例》顺利结题。课题成果江东文史专著《姑孰诗韵》顺利出版,被评为安徽省社科普及优秀读物,马鞍山电视台、皖江晚报、安徽教育网专题报道。继续增补、修订,2018年《姑孰诗韵》成功再版。

年年有个九月九。30年时光飞逝,从第一届诗歌节到今天,“中国诗歌之城”走向了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福地,成为一座具有创新活力的智造名城,高质量发展的马鞍山正在迈向诗一样幸福美好的未来。

我的诗歌我的城。诗歌的盛会,市民的节日。马鞍山,中国诗歌之城。一城是山水,满城是诗歌情。

新闻推荐

我的南山和他们的南山

■张萍父母都是马钢南山矿的职工,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南山矿的铁道旁,出门,一抬眼就能看到轰隆隆奔跑着的火车,再往远处看,是大王...

当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当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