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清单暖融融 幸福账单沉甸甸

马鞍山日报 2018-11-08 12:06 大字

含山太湖村美丽乡村建设

含山县运漕镇周港村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中的博望区新博幼儿园

博望李龙村美丽乡村建设

▲维修改造后的当涂县振兴路小学教学楼

▲当涂四好公路

▲▼

雨山区新录用员工培训班

从原来低矮的棚户到宽敞明亮的楼房,千万棚户区家庭实现安居的梦想从未有如此之真切。

从无一技之长到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千万个劳动者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和成功创业。

从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从城乡居民医保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关心困难群体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托举起马鞍山百姓稳稳的幸福。

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托举百姓“幸福梦”。2018年,在马鞍山发展的壮阔画卷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其中最温情的一道风景。一份份暖意融融的民生清单,让百姓收获了沉甸甸的幸福账单。

▲文图/柴胜松方燕陶建

民生清单:投55.08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

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翻开马鞍山2018年的“民生清单”,一组组数据备受关注。

2018年,马鞍山共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无任务,实际实施31项。全年计划投入资金55.08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39.25亿元,同比增长10.5%。截至10月底,全市民生工程累计拨付财政资金38.90亿元,占全年计划筹资额的99.11%,资金运行情况良好。全市实际实施的31项民生工程持续有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等19项已提前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工程类项目

“‘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已开工314.431公里、开工率100%,完工314.431公里、完工率100%;县乡公路大中修工程已全面开工,完工80.431公里、完工率100%。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已开工600户,开工率100.17%,完工600户,完工率100.17%。

“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开工4547套、完成率101.97%,基本建成10293套、完成率107.04%。

“城市老旧小区整治”项目,20个项目小区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完工20个、完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11610万元、投资完成率100%。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20个省级中心村项目正在全面建设,完成项目建设进度76.69%,完成率110%。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市6个县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6个街道(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2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已全部完成;各县区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和低收入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已全部建立,并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150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比例达到100%;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覆盖率达到100%。

“学前教育促进工程”项目,8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全部开工、开工率114.29%,完工8个、完工率为114.29%;累计完成投资3832万元,完成率117.65%;完成幼儿资助2259人次,完成率289.99%;完成幼儿教师培训258人次,完成率100%。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项目,已拨付免杂费及补助公用经费资金14380.93万元,拨付率达到107.78%;免费教科书已全部发放到位,拨付资金1824.33万元;寄宿生补助全年资金已发放到位,发放资金326.14万元,发放人数2855人;完工校舍维修改造项目99个,完成改造面积82711平方米,完成投资3137万元。

“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项目,其中农产品安全工程中新建乡镇农产品安全快检系统已建成27套,达目标任务的100%;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已获证47家单位,达目标任务的102.2%;食品安全工程中完成14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食品检验室和16个大型批发市场(含农贸市场)食品快检室建设,完成率100%。

“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项目,已完成3处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1处基料化试点和1处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工作。

“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项目,3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3个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322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已全部建成并验收合格。

参保补偿类项目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项目,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7.5万人,参保率达96.2%,38.52万人次享受医保待遇,基金支付17671.8万元,政策范围内医保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比例达76.5%;新农合参合人数129.15万人,参合率达100.39%,共支付补偿金62846.19万元,总补偿人次数200.6万人。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居民大病保险享受待遇人数2401人,大病保险基金支付1185万元,基金支付比例达51%;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11453人次,补偿金额3778万元,大病保险支付比例达到62.5%。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项目,参保缴费50.86万人,完成率95.94%,为符合领取条件的30.87万人当年累计发放养老金46255.96万元,发放率达到100%。

“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种植业共投保208.29万亩、达目标任务的151%,养殖业投保21116头、达目标任务的245.53%,各级财政共拨付保费补贴资金4449.49万元;种植业共赔付1242.82万元,赔付面积13.01万亩,受益农户17125户(次);养殖业共赔付23.6万元,赔付数量81头,受益农户56户(次)。

补助发放类项目

“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项目,全市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17898人,完成率127.84%;组织技能脱贫培训509人,完成率254.5%;实现新技工系统培训招生1557人,完成率129.75%;退役士兵培训856人,完成率124.06%、培训合格856人,培训合格率100%;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650人,完成率100%。

“就业扶持工程”项目,共开发公益性岗位2838个,完成率101.36%,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22人,人员到岗率达57.93%,发放岗位补贴1196.16万元、社保补贴503.79万元;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836个,完成率106.7%,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882人。

“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82.93万人。

“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43人,完成率108%;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25人,完成率100%。开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培训5人,完成率100%;开展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培训9人,完成率100%。

“公共文化场馆开放”项目,7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1个美术馆、47个文化站、4个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所有免费开放场馆实现了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

“党建引领扶贫工程”项目,市级财政已落实保障经费312万元,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各县区、开发园区财政已落实保障经费18.4万元,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

“贫困残疾人康复”项目,已审核通过精神残疾人5238名,已打卡发放5238人;正在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且录入民生工程管理系统的残疾儿童464人,完成率277.84%;已完成残疾儿童装配假肢矫形器项目88例,完成率382.61%;已完成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131例,完成率503.85%。

“资产收益扶贫工程”项目,共安排520万元用于资产收益扶贫,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其中:省以上资金245万元,市县资金275万元。

幸福账单:百姓感受满满的获得感

幸福源自哪?幸福源自民生细节,源自百姓的身边事。来看看几个场景。

资产收益扶贫工程助脱贫

深秋的午后,阳光总是温暖而干燥。和县香泉镇新建村村民陈世才,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在香泉镇新建村蔬菜基地大棚里干着活,心情愉悦。

陈世才告诉记者,去年他作为贫困户被吸纳进了村“金菜地”脱贫工程。不但在蔬菜基地里有了份工作,同时还能参与股份分红,家里的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家门口就能干活,一年能拿到1万多元,又能照顾家里,多好!”

同陈世才一样,和县历阳镇万寿村村民方明成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份好处,“现在金菜地给我们分红,今年上半年,我一下子就分了900元,政府政策真的好。”

陈世才和方明成口中的“好政策”正是资产收益扶贫工程,即地方搞农业项目挣得的钱,折成股份,分给农民。近年来,马鞍山市从本地实际出发,立足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选择信誉度高、实力强的合作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产业增效益、农民增收益和集体增实力的资产收益扶贫新路子,资产收益扶贫照亮贫困户心堂,取得了积极成效。

以和县为例,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和县“金菜地”脱贫工程实施方案》。各镇、村则结合方案要求,依托地方蔬菜产业发展优势,普遍形成了“种植大户+合作社+贫困户”的基地扶贫模式。村集体注册成立公司作为发起人之一,与部分贫困户共同成立合作社,其余贫困户则通过申请入社成为社员。合作社与大户签订合作协议,种植大户们利用自己的资源、市场和经验参与或托管扶贫项目,所得利润由合作社和大户按照8:2的比例进行分红。合作社根据章程约定,将所得收入中的20%作为公积金,剩余的80%再由村集体、贫困户按照4:6的比例进行分红,既保证了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好农村路”直通百姓心

当涂县塘南镇大高行政村的塘高路东北通往大陇镇,西南直达县道,是大陇镇、塘南镇两地村民的重要交通要道。11月6日,天还没亮,大陇镇霍村村民籍海平驱车经过塘高路,去往塘南水产品交易市场进行螃蟹交易。“塘高路是我们去水产品交易市场的必经之路,道路修的好,大家都受益。”籍海平说,大陇镇70%的养蟹户经此道,将螃蟹运往市场,良好的道路极大地方便了周边村民。

塘高路长2.1公里,宽5米,路面全部由柏油铺就,道路干净整洁,受益群众达2万多人。“挖土机、大型车辆禁止驶入这条道路”,周作文既是该村文书,也是这条道路的综合管理者。他告诉记者,原来的水泥路路面破损、坑坑洼洼,政府花费300多万元修好这条路后,村民更加珍惜,特别是沿路而居的村民自发地承担起了维护这条道路的责任,不允许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公路路面的机具在公路上行驶。

与塘高路交叉的是长约570米的大高路。别看这条路不长,它可是大高村村委会通往塘南镇集镇的一条最短连通硬化路,受益范围覆盖大高、小高、头年赵三个自然村。“以前的土路,只要有车经过,我家门窗就一层灰。现在,路建好了,不仅出行方便,更解决了我家的环境问题,全家人都开心”,村民高强笑着说道。

不论是塘高路,还是小高路,都只是马鞍山“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马鞍山市聚焦解决农村公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优化农村路网布局,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确保至今年年底“至少有一个示范县,每个县都有示范乡镇、示范路”目标。为此,马鞍山市指导各县区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推广乡村道专管员制度,实现专管员“县统筹、乡管理、村监督”,健全和完善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制度,逐步规范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切实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高质量职业培训促进就业

今年3月份开始,安徽省爱夫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36位新员工走进课堂,参加企业新录用人员技能培训。10多天下来,理论培训已经结束,进入了实操训练环节。

软件工程师陆尧参加了这个岗前技能培训。用他的话说,虽然专业对口,但是不同的软件岗位、不同的软件公司,各有其不同点和需要学习的自有软件。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培训,他对公司的业务和企业文化更加了解,同时也能更快地适应岗位,融入工作。

高晶也是今年新入职的员工,作为财务人员,她同样感受到了企业新录用人员技能培训的好处,“通过理论学习和公司ERP系统的实操训练,让我很快入手了新工作,真的多亏了这个培训。”

企业新录用人员技能培训,是民生工程——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内容之一,今年,全市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17898人,完成率127.84%。该培训不仅能让职工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还按照每人800元给企业补贴,从而减轻企业的培训负担。

与此同时,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其他两项内容——新技工系统培养和技能脱贫培训,也进展不错。徐尔文是马鞍山技师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一年级学生,不仅学费全免,每学期还能领到1000元助学金。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技工系统培养方面,今年又有了一些新政策,省级就业补助资金按新增全日制学生每人1200元标准对学校进行补助,一旦该学生在本市落地就业,还会从市财政拨付1200元的补助资金。今年,全市实现新技工系统培训招生1557人,完成率

129.75%。

此外,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还有两项内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目前,从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中初选学员3200名,结合学员意愿,以年龄、产业规模等指标综合评定,择优录取培训人员1650人。为让退役士兵具备市场用工需求,马鞍山市积极开展问卷调查,更好地设置培训项目,确保培训效果,今年,退役士兵培训856人,完成率

124.06%。

新闻推荐

当涂打造“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让百姓放心消费

为增强农村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保障农村市场食品安全,让老百姓放心消费。日前,当涂县市场监管局命名19家“农村食品安全...

当涂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涂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