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持三产融合产业主攻“3+1”模式

皖江晚报 2017-08-10 12:33 大字

核心

大自然对大陇是慷慨的,赐予这里诸多宝贵的自然资源:东濒“湖与元气连,烟波提示浩难止”的古丹阳湖,北依“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的姑溪河,西望“谢家山色映清辉,琼岛春云处处飞”的大青山,长江支流运粮河、姑溪河如玉带环绕,万亩湖泊“双潭湖”似明珠、翡翠镶嵌,紧靠当涂县“粮仓”南北圩。大陇,自古就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

8月,走进大陇镇,你会发现,葡萄园里绿油油的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饱满多汁的葡萄,丰收的喜悦挂在果农们的脸上;路边的池塘里,蟹农们正在给螃蟹喂食,再过一个多月,就将迎来螃蟹的集中上市期;稻田里,既种水稻又养鱼,这一生态混养模式生产的大米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大陇镇许多农产品都达到了国家绿色食品的标准……一幅幅丰收的画面,正是大陇镇农业产业风生水起的真实写照。农业产业化成就了大陇全市“葡萄之乡”、全省“生态之乡”、全国“河蟹之乡”的美誉,成为当地强乡富民的支柱。

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大陇镇正在以构建“美丽大陇、富裕大陇、和谐大陇、幸福大陇”为目标,围绕“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活”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高效水产、精品水果、绿色水稻和水乡旅游“3+1”产业发展战略,力争成为“美丽富庶地,国家生态乡”。

A坚持三产融合产业主攻“3+1”模式

8月4日,在位于大陇镇的马鞍山市于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稻虾连作示范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忙着为水稻除草。从2015年开始,该基地就试点稻虾连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去年下半年这一模式在基地全面铺开。

该公司副总经理卢学和介绍说,所谓稻虾连作模式,是指上半年养殖一季淡水小龙虾,下半年种植一季优质水稻,利用小龙虾吃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用小龙虾的粪便作为肥料,水稻可以净化水质,同时为来年小龙虾养殖提供绿肥,培育天然饵料,从而达到稻虾共生互利、生态环保、优质高效的目的,“这一模式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亩均纯收入在3000到5000元。”

现在,这种“水稻+龙虾”的稻虾连作模式已在大陇镇全面推广普及。作为生态型农业乡镇,大陇镇地处“三圩”结合部(南圩、北圩、大公圩)和“三水”交界处(运粮河、姑溪河、石臼湖),境内河网密布,沟壑纵横,水产、水果(葡萄)、水稻是大陇乡的三大农业主导产业。

围绕“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活”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高效水产、精品水果、绿色水稻和水乡旅游“3+1”产业发展战略,是大陇乡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打造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

发展高效水产,主要的是坚持科技创新为手段,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装备,大力发展蟹塘鳢虾高效生态混养技术等“亩产值超万元、亩利润超6000元”的高效集成养殖新技术,走多元化养殖道路,构建新型养殖生态系统,打造水产养殖“当涂模式”升级版。发展特色水果,主要是打造精品葡萄。

发展绿色水稻,主要的是发展有机“蟹米”,利用南北圩广阔的地域空间,大力发展稻鱼共生,即既种水稻,又养鱼、养蟹、养虾。这种稻鱼共生模式基本上是不施肥、不打农药,生产的大米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市场空间广阔。

发展水乡旅游,主要的是利用大公圩地区独特的水文地貌和“圩田文化”,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新亮点。

今年,大陇镇围绕高效水产、精品水果、绿色水稻和水乡旅游“3+1”产业布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下岱河水系小农水重点县、水系连通、南北圩千亿斤粮食增长、农排电网改造、自来水末端管网改造、水阳江防洪治理等七项重点工程,积极改善农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大陇镇还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成“省级四星级基层农技站”,鼓励引导农民发展稻虾连作、稻鱼共生、菜鱼共生、稻鸭共生、林下经济、猪(禽)沼果等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实现生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环境友好。。

B建设宜居水乡打造生态强镇

“以前垃圾屋前屋后扔的到处都有,现在村民已经习惯把垃圾倒入门口的垃圾桶;以前晚上出门摸黑,现在一到晚上路灯就亮了起来……”谈起村里的变化,家住当涂县大陇镇龙潭村的赵清明用“天上”“地下”来形容现在和过去。“现在,我们这里可一点不比城里差。水泥路代替了沙石路,家家户户配备了垃圾桶,村里还安排了保洁员定时来清理,过去的‘脏乱差\’再也看不见了。”

“这几年,龙潭村着力开展生态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也得到大大改观。”龙潭村村委会主任蒋长生告诉记者,作为水乡,保护水环境是生态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龙潭村结合水系连通项目,将村里的“死水塘”变成“活水塘”,建桥造闸全部贯穿。同时,该村还对所有池塘两岸进行护坡建围栏,修人行栈道,造清水平台,坡岸种植景观树木,水中种植莲藕等水生植物,投放螺蛳改善水质。经过几年努力,2013年,龙潭村被安徽省环保厅授予“安徽省生态村”称号,成为大陇镇首个获此殊荣的乡村。“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生态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龙潭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是大陇镇注重生态创建的一项重要成果。走在大陇镇,苍劲的古树参差交错,整洁的乡村巷道,紫红初绽的葡萄生态经济示范基地,林间觅食的绿壳蛋鸡,展示着乡村的兴旺。近年来,该镇结合民生工程建设,充分整合美丽乡村、“三线三边”、一事一议、水利等各类政策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当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当涂县前列。率先在当涂县实施保洁市场化、垃圾袋装化全覆盖,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得到了该县县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生态创建稳步提升,率先在全市实现市级以上生态村全覆盖,目前全镇拥有6个省级生态村、2个市级精品村和2个市级特色村。2016年,在当涂县环境目标考核中,大陇镇位列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以2017年‘生态创建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各类生态创建和生态建设活动,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达到村庄整洁、水体清洁、环境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型生态水乡。”大陇镇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赵玉林告诉记者,今年,大陇镇将继续以生态建设年为平台,确保国家级生态文化示范区创建成功。

C葡萄节醉游客休闲农业借势兴

又是一年葡萄成熟时,8月4日,艳阳下,位于大陇镇的当涂县恒缘葡萄种植家庭农场里,30亩葡萄园连成片,伴着徐徐夏风,阵阵果香扑鼻而来。“这里的葡萄品质非常好,我们是慕名而来。”来自芜湖的游客汪女士说,她和几个朋友一早就从芜湖自驾过来,为的就是能采摘到新鲜的葡萄。

“我家的葡萄施的是农家肥,品种有夏黑、红富士、阳光玫瑰等。”恒缘葡萄种植家庭农场葡萄种植人李双飞说,较之去年,因为光照多,今年的葡萄品质好,产量也高,亩产在3000斤左右,现在正是采摘葡萄的最佳时节。

在大陇镇,像恒缘葡萄种植家庭农场这样的葡萄园还有80家,全乡葡萄种植近4000亩,被称为葡萄之乡。“大陇葡萄因种植地为沙质土壤,透气性好,利于糖分积累,加上使用现代施肥和嫁接技术,培育出的葡萄果型紧凑、个大粒圆、晶莹透亮、酸甜可口,备受市民青睐。”大陇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严爱平说,其中,夏黑、红富士、金手指、阳光玫瑰等葡萄因糖分含量高,适应南方人喜甜的口味,誉为“冰糖葡萄”,令“吃货”们欲罢不能。

为了扶持大陇葡萄产业发展,自2012年起,大陇镇已先后举办了五届“安徽·当涂大陇葡萄节”,成为展示葡萄精品、体验采摘乐趣的品牌节会,吸引着越来越多本地乃至合肥、南京、无锡的游客。为了提高大陇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大陇镇成立了当涂县大陇葡萄产销协会,注册了“大陇葡萄”品牌,开展了“大陇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在休闲农业、品牌农业上大做文章,推动“大陇葡萄”从乡间果品向名优品牌跨越,从一个产品向一大产业飞跃。

下一步,大陇镇将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把大陇葡萄等特色地产品通过加工包装开发成旅游产品,加快“绿色大陇”公共区域品牌建设,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和知名商标认证,力争“大陇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认证。

新闻推荐

沿街一商铺凌晨突发火灾 小小“报警器”救了夫妻二人命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7月28日凌晨1点左右,正是大多数人深度睡眠的时间,然而就在此时,位于当涂县黄池镇一家庭式商铺发生火灾。火灾发生时,店铺内住着一对夫妻,幸运的是,因为商铺安装了独立式感烟...

当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当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