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对一”接送不差分秒“点对点”服务助力高考

皖江晚报 2017-06-09 12:44 大字

志愿者黄杨接送考生姚思远

(上接5版)

“你们准备好了就下楼,我一直在”

完成了上午的接送,12时40分回到家,周长岭简单吃了午饭,坐了一小会,1时20分,他又开着车出门了。“我和黄同学说了,我到了他家楼下后,不会给他打电话、发短信,他准备好了就下楼,我会一直等。”

黄同学家住永泰家园,周长岭以前从没去过。高考前,为了熟悉路线,他特地跑了一趟。“他家到考场有两条路,一条走湖南路,然后拐到湖东路,另一条走红旗桥。这两条线路我都跑了一趟,发现走红旗桥能节约5分钟。”周长岭笑着说,他甚至还想好了要是遇上堵车,就从马鞍山唯一的一座立交桥绕行。

周长岭非常细心,他专门把车子停在楼下阴凉处,调好车内温度。下午2点钟,黄同学和母亲走出单元楼,周长岭老远就看到了,赶紧下车,为他们打开车门,黄同学和母亲表示了感谢。

一路上虽然没多少言语,但是彼此之间却非常默契。周长岭用他娴熟的车技和平稳的车速,表示着他对考生的关心,黄同学用一声诚挚的“谢谢”,表达着他对周长岭的感激。

提前“演练”确保送考时间精确到分钟

6月7日下午2时10分左右,离高考第二场数学考试还有50分钟的时间,吴赤周就已经将车开到了二中实验学校高考考点附近。天气有点热,停稳车,吴师傅将车内冷气调高了点,对考生周同学说,考试还早,“你先在车里休息会,到进考场的时候我喊你。”

“对孩子来说,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可不敢耽误了。”抱着宁早不晚的想法,在完成上午的接送考后,吴师傅回家匆匆吃了午饭,也没顾得上休息,就又将车开到颐园世家小区的大门外,等着周同学下楼。

“既然参加了爱心送考,就要认真负责,这可不是小事情。”吴赤周告诉记者,得知他负责接送的是周同学后,他第一时间与周同学家人取得了联系。

“从颐园世家到二中实验学校考点,主要的线路就是江东大道,路好走,但要考虑高峰期堵车等因素。”为确保接送工作万无一失,细心的吴赤周还特意提前一天熟悉送考路线,“从颐园世家,经过江东大道,到二中实验学校,正常情况下,18分钟就能到考场。”吴赤周说,在和周同学家人商量后,他每次都提前去接周同学。“毕竟沿途有13处红绿灯,早一点保险。”吴师傅笑着说道。

因为送考“午餐”很迟而简单

6月7日下午2时许,谢舟炬将家住梅园新村的考生小张同学送达七中考点后,才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停稳车子,然后从车里取出在街头买来的点心,狼吞虎咽地吃起简约的“午餐”。

当天中午12时左右,谢舟炬刚将考完首场语文科目的小张同学送回家中,就接到朋友电话要处理一件紧急事情,于是他嘱咐儿子到爷爷家里就餐,而自己没顾上扒一口饭。等他把事情办得差不多,又到了送小张同学赴考的时间了。“自己饿点没啥,不能耽误了孩子的高考。”于是,谢舟炬就从顺路的街头随便买了些点心放在车上,然后径直将车开到小张同学家的楼下。

“不能给孩子考试带来一点压力。”谢舟炬考虑得很是周到,因为离约定的时间早到了10多分钟,他就坐在车里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耐心等待。不一会,看到小张同学从楼上下来,谢舟炬赶紧下车为她打开车门,按时将小张同学送达七中考点。

放弃休息时间只为让考生更方便

6月7日、8日,是杜志兵的休息时间。但他并没有享受这份难得的休闲时光,而是主动参加本报“益起来”爱心送考车队,为出行不便的考生“保驾护航”。

考生冯同学住在康城花园小区,需奔赴约6公里前往二十二中考点参加高考。其父亲为含山人,对马鞍山路况不熟,且只有一辆摩托车,这让冯同学赴考的道路显得既漫长又充满了不安全因素。在本报的努力下,杜志兵与冯同学成功“配对”。高考期间,由杜志兵为冯同学提供“一对一”免费接送服务。

有道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提供最佳接送服务,6月6日下午,杜志兵便前往康城花园小区、二十二中考点进行踩点,规划最佳线路和备用线路,并提前与冯同学的父亲进行了沟通。

“这一天的接送考都非常顺利,志愿者总是在约好的时间之前到楼下等候,让我们感觉很暖心。”6月7日,冯同学的父亲向记者说道。同时,他也表示,本报开展的“益起来”爱心送考活动为出行不便的考生、送考的家长打开了方便之门,非常有意义。

“儿子这次考试顺利,多亏了你们的爱心送考”

“谢谢皖江晚报,谢谢志愿者朱凯先生,儿子这次考试顺利,多亏了你们的爱心送考!”6月8日上午,在乘坐送考车辆顺利抵达市二十二中考点后,考生家长秦先生连声对爱心送考志愿者和本报表示感谢。

“我们家住和县,儿子初中毕业后来到二中就读,我也在二中附近租了房子,专门照顾他。”秦先生告诉记者,“考点离家比较远,自己骑车送又怕不安全,你们的爱心送考活动,真是帮了我大忙!”

“我只是打了一个电话,你们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如果没有爱心车辆做保障,孩子的赶考路就没有这么顺利。”秦先生告诉记者,“在考试前几天,朱先生不仅多次打来电话商定了接送时间、地点,这两天,朱先生更是每天提前就在楼下等候。在送考过程中,他还会提醒孩子带齐考试用品和相关证件,服务既周到又贴心。朱先生的好,我们会一直记在心里。”

“能为考生尽微薄之力,我非常乐意!”首次参加爱心送考活动的朱凯告诉记者,虽然送考会感觉责任重大,但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希望明年还能加入到皖江晚报爱心送考的队伍中来,能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考生一臂之力。”

送考是父子两人的共同心愿

6月8日7时40分,王和胜来到考生小汪同学家的楼下,然后拿出手机与小汪同学的母亲联系。随即,小汪同学在母亲的陪同下,与王和胜热情地招呼后就上了车。虽然小汪同学家住向山镇西山村,离二十二中考点比较远,王和胜还是既准时又安全地将母女俩送到了目的地。

王和胜是马鞍山人,在南京做生意。他在高考前几天回家,从读高中的儿子口中得知皖江晚报要组织开展爱心送考,作为一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王和胜报了名。

王和胜获批成为一名爱心送考志愿者后,暂时放下了南京的生意,开始开着私家车踩点,并与小汪同学的家人进行了沟通。王和胜做事很认真,每次接小汪同学和她的母亲时,不仅热情招呼打开车门,而且主动提醒考生要带齐相关证件。

“能为高考学子服务,快乐而有意义。”王和胜一脸笑意地告诉记者,“我很高兴,儿子也很高兴,可以说是完成我们父子两人的共同心愿。”

清晨5点半起床只为完成“爱心接力”

6月8日清晨5点半,当很多考生及其家长们还在梦乡时,黄杨已经起了床。家住当涂的黄杨,需驱车20多公里到达金桥雅苑小区,为赶赴二十二中考点参加高考的姚思远同学提供送考服务。

简简单单吃一碗面条,黄杨就出发了。与姚思远父亲约定好7点半见面,第一次参加送考活动的黄杨可不想迟到。虽然高考首日已经过去,但黄杨却真的是第一次送考。原来,因工作原因,接送姚同学的“任务”由黄杨和同事赵珊珊两人共同承担。其中,赵珊珊负责首日接送,黄杨“接力”。

路途虽远,早起的黄杨还是提前到达了约定地点,并顺利把姚同学安全送到了考点。“看到皖江晚报组织的爱心送考活动后,我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只为出行不便的考生出把力。”黄杨告诉记者,得知他要参加送考活动,所在单位的领导还特意为他批假一天,鼓励他为社会奉献爱心。

新闻推荐

邂逅北京

当涂实验学校605班钱郁雯小记者51201指导老师曹云北京,是一场舌尖与心灵的邂逅。尝酸甜苦辣,望星辰大海,再繁华的紫禁城,也不过如此平凡。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生中必去北京。秉着这样的信念,于阳光之下,我...

当涂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涂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