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乌溪蟹苗俏“出嫁”

马鞍山日报 2016-02-26 11:38 大字

记者吴黎明

正月十三(2月20日),农村还弥漫着年味,在“中华蟹苗第一镇”的当涂县乌溪镇,蟹苗养殖户已是忙得不亦乐乎。

在七房村,和蟹苗养殖户徐书龙刚搭上话茬,老徐的手机就响了。电话那头说,有人到塘口来买蟹苗。尾随老徐来到塘口,买家是来自本县大陇乡的成蟹养殖户肖丽荣。老肖说,乌溪蟹苗质量优,成活率高,成蟹规格大,去年用乌溪蟹苗养了40亩水面,亩均纯收入达6000元,总共挣了20多万元。今年乌溪蟹苗每公斤56元,尽管比其他地方的价格高,但成蟹养殖户们还是首选乌溪蟹苗。

乌溪蟹苗俏,俏就俏在优质上。养殖户周先锋的30亩水面蟹苗早在春节前就被抢购一空,每公斤卖出70元的高价,轻轻松松挣了15万多元。春节后上门求购的电话仍响个不停,当天就接到了3个电话,周先锋只好给其他蟹苗养殖户义务当起了经纪人。春节前后,正是蟹苗出售的好时节。小小的乌溪镇,田间地头挤满了来自鄂、湘、赣、鲁、苏、浙、皖等省的成蟹养殖户。目前该镇共有蟹苗繁育基地12000多亩,年产优质蟹苗2200吨,2亿多只,年销售收入1.2亿元以上。

“门前屋后挖个塘,三年就能盖楼房。”乌溪蟹苗培育第一人刘文尚说,这是蟹苗培育的真实写照。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河蟹大规模放养技术的推广,当涂掀起一股养蟹热。当年养蟹赚钱的情形有歌谣作证:“一只螃蟹一担稻,一斤螃蟹一克金”。到了1994年,河蟹养殖效益开始大幅度下降,所养的河蟹商品规格越来越小,全县一半以上的养殖户出现亏损,关键原因就是蟹苗不过关。

聪明的乌溪人从中却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开始培育起蟹苗来,并很快形成规模。近年来,该镇在河蟹苗种生产中采取抓政策引导,促规模化生产;抓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水平提升;抓标准化生产,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抓品牌创建,努力开拓市场空间;抓宣传推介,扩大产业影响面等多项举措,使蟹苗培育成为全镇农业中活力最强、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优势支柱产业。乌溪镇培育的“丹阳湖”牌蟹苗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产地批发市场。

当涂县水产局局长陶顺宝说,养大蟹首先要有好蟹苗,因为过了育苗关,原来只重三两以上的螃蟹产量不足总产量5%,现在已达40%,乌溪蟹苗立了头功,去年全县河蟹总产量达1.3万吨。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当涂“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称号,由该县蟹农摸索出的以生物修复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养蟹新模式,被农业部专家定名为“当涂模式”在全国推广。

新闻推荐

又是一年春来到为发挥农业机械在春耕生产的主力军作用

又是一年春来到,为发挥农业机械在春耕生产的主力军作用,当涂县农委农机局早部署、早发动、早安排、早落实,督促农机经销商备足备齐农机具,组织技术人员检修农机具,确保...

当涂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涂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