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多点支撑逐步发力

马鞍山日报 2016-01-04 12:13 大字

记者吴黎明吴天祥

系列报道之③

“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步入寒冬,因钢立市的马鞍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同样是“十二五”期间,马鞍山地区生产总值跃上千亿元台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70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8%……

“既是艰难转型期,更是发展机遇期”,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这五年的精准判断。五年来,马鞍山市抓住区划调整的契机,做规划、拉框架、建平台、打基础,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和发展,将园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作为支撑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以园区升级为引擎,带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在此期间,慈湖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示范园区、郑蒲港新区先后成立,郑蒲港新区被省政府批准为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列入省政府直接调度的4个重点开发区之一。目前,马鞍山市获批准设立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含筹建及比照省级开发区实施)已达11个,多点支撑、多区联动格局不断夯实并逐步发力。

多点支撑 错位发展

日发智能纺织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自2015年3月在示范园区正式投产以来,全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与之配套的12家企业也相继落地,初步形成从设计、配件加工到整机生产销售的纺机全产业链。2015年12月8日,示范园区又与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协会招商,初步对接意向投资企业12家。如今,示范园区智能纺机产业园已成为马鞍山市新兴产业的一匹“黑马”。

“十二五”期间,示范园区累计引进项目154个,投资规模519亿元,已投产企业6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7家;园区路网闭合区域面积达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实现财政收入16.7亿元,其中2015年财政收入是开发托管前的10倍;累计新增各类就业6800多人。

蓬勃发展的不止是示范园区。作为马鞍山以港兴市战略的突破口,郑蒲港新区按照“做规划、拉框架、争政策、抓招商”的总体原则,着力推进“平面变立体”。累计完成投资200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5个,协议内资425亿元、外资1.2亿美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0元,比2011年7974元增长了1.3倍。作为马鞍山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聚集地、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马鞍山软件园7个分园区陆续建成,企业超200家,产值超60亿元,形成软件研发、电子商务等6个产业方向……

“十二五”期间,马鞍山市引导各园区完善产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按照“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围绕产、城、人的融合,聚焦主导产业,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科学合理、优势互补、相互配套、相互带动的区域产业布局。

做大增量 做优存量

“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一靠增量,二靠存量。增量主要靠招商引资,存量主要靠现有企业。”“十二五”期间,马鞍山市各园区始终坚持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不动摇,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提升质量。

2015年10月29日,在2015海峡两岸(马鞍山)电子信息博览会企业家盛会上,诚富全降解无塑环保产业园、稀宝玉产业园等13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219.77亿元。台湾电电公会已将马鞍山市经开区、当涂县、花山区作为该公会会员企业创业基地,重点发展智能自动化、小家电、软件等产业。

五年来,各园区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创新方式,招大引强,努力聚集更多的优质产业资源,进一步做大增量。围绕建设“一链一基地四园区”和各自的主导产业,做好产业地图、企业地图和重大招商项目方案,按图索骥,顺藤摸瓜,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有效性。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注重引进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和优势互补的企业集群,实现了签约项目质量的大提升。

在做大增量的同时,各园区按照“三清一好”的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服务企业活动,落实代办、带办制度,及时了解企业所需,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企业技改升级、兼并重组,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着力做优存量。在雨山经开区的支持下,马鞍山市鑫洋永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新建了一条天然气烧结生产线,实现“电改气”,产能是电窑生产线的四倍。慈湖高新区从2015年10月开始,每周都会公布、处理一批有安全隐患,或者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名单。目前,35家没有转型希望的企业已经被关闭,11家正在转型升级……

提升效能 优化环境

台湾正崴集团董事长郭台强说,马鞍山区位、交通、政策、成本等优势凸显,政府全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难题,这正是他们企业落户马鞍山的关键原因。

“从洽谈到签约,再到建成投产,相比华拓其他基地,马鞍山交付基地的效率是最高的。”华拓金服项目负责人李冰晖说。

这五年来,各园区一直致力于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硬件方面,在园区建设中坚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集聚人气、拆迁安置“四个优先”,坚持以人的生产生活需求为导向,加快商场、学校、医院等其他各类配套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安置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园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推动开发园区由单一的功能区向综合功能区发展。软件方面,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激发园区活力的源泉,以“精简、效能、统一”和“小机构、大服务”为原则,优化园区机构设置,科学配置行政资源,探索实行“区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减少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实践证明,正是园区良好的环境让各路客商纷至沓来。

新闻推荐

记者吴黎明通讯员李非胡杉去年月的一天天气渐凉

本报讯(记者吴黎明通讯员李非胡杉)去年10月的一天,天气渐凉,在当涂县公安交管大队车管所大厅,一位老人自言自语:“天冷了,这铁皮椅子还怎么坐啊。”这句小抱怨被交警朱玉兰当...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