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三进“百强县”的成功路径
日前,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排序出炉,当涂排行76位,比2014年上升两个位次,该县已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同时位列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35位。
本次评价由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暨《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5》发布,评价指标体系立足践行科学发展观,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和政府效率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体系建设,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中小城市领域的科学性、全面性、权威性科学发展指数系统研究工程。思路决定出路。
当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须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2013年,当涂县推出“1234”发展战略,即,一个现代化中等城市,两个中心小城市,三个经济开发区,四个生态文化旅游区。努力把当涂建设成为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美好乡村建设的示范区、宁马芜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滨江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在全省县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1234”发展战略开启“百强县”模式,2013年当涂位列全国百强县80位,2014年位列78位,今年位列76位,一年一个新台阶。
“1234”发展战略的“1”,即“一个现代化中等城市”:按照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的规模,将县城建设成为滨江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东部新城。
宁安高铁当涂东站柔美中不失刚毅,整个建筑将飘逸柔美的曲线与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2015年11月15日,宁安高铁历时一个多月,终于结束试运行,于12月正式开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涂迈入高铁时代。
与宁安高铁一路之隔,是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的建设工地。落户当涂的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一期工程将于2018年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在校学生达1万人以上。同样与宁安高铁一路之隔,总投资150亿元的东誉城项目也在加紧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为该县有史以来最大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拟建成商品展览交易之都和现代化综合商贸平台,将是皖江地区地标性大型商贸城。
东部新城在崛起,南部新城、北部新城也在变。北部新城加快与马鞍山市区对接融合,釜山路、振兴北路、姑孰北路、东营北路已建成,新开发的八个小区都已启动建设。南部新城密集而宽敞的路网已经形成。主干路网两横两纵,横向的有莲云路、涂山大道;纵向的有振兴南路、太平府路。次干路两横一纵,横向的有纬三路、纬四路;纵向的有桓温路。路网总长近15.4公里,总投资3.7亿元。
2013年以来,县城规模拓展成直线上升趋势,到2014年达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2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5%,县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2%,一座彰显江南水乡特色、太白文化、古城韵味的现代化滨江城市初步形成。
“1234”发展战略的“2”,即“两个镇级中心小城市”:按照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的目标,将石桥镇作为大公圩区域中心、黄池镇作为县域南部桥头堡,打造成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完善、服务周边、带动区域发展的镇级中心小城市。
打开当涂县地图,“中国最大古官圩”大公圩偏居一隅。无论是人口,还是面积,大公圩都占据了全县“半壁河山”。新型城镇化,大公圩不能缺席。两个中心小城市便落子石桥、黄池两镇。
石桥镇是大公圩的地理中心,也是沟通内外的交通中心。 2013年起,石桥人加速从中心镇向中心小城市蝶变。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搭建发展平台,在已建成的1平方公里镇东工业集中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镇北工业集中区,投资3.48亿元建成轻工产业园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除了建设大公圩地区服装电子加工中心外,石桥镇正加快建设大公圩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文教卫中心、生态休闲中心。建设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投资2亿元的康华建材大市场,新地阳光城商贸综合体,成为县域内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黄池素有“安徽食品第一镇”的美称。目前,黄池集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8平方公里,交通、供水、教育和居住等公共服务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功能更加健全。芜申运河开通、赤铸山大桥启动、黄池大桥立项,以及青山河高新区的快速推进,发展要素正向黄池集结。黄池镇的主导产业是食品工业,该镇开始了食品工业新区建设,高标准设计,高规格建设,依托“金菜地”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效应,做强做优传统食品行业及其配套产业,与青山河高新区对接发展、错位发展。
打造中心小城市,石桥和黄池的梦想已不再遥远。
“1234”发展战略的“3”,即“三个经济开发区”:当涂经济开发区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坚持产城一体,与芜湖经济开发区及马鞍山经济开发区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县域工业中心、经济重要增长极和现代化新城区。到2018年,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超1200亿元、财政收入超40亿元,走在全省开发区发展的前列。青山河高新园区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为目标,坚持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创造,与芜湖经济开发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到2018年,工业产值超300亿元,财政收入超10亿元;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科技、休闲、观光农业,服务周边大中城市,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潮流。到2018年,实现产值超100亿元,财政收入超3亿元。
一个开发区就是一座城市的未来。当涂经济开发区创建的十三年来,吸引了英国利洁时、中国大唐、江苏红太阳、台湾环隆科技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发展,累计入驻各类企业430家,其中建成投产实体企业217家,形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极,贡献了全县40%的财政收入。近年来,围绕园区转型升级,当涂经济开发区开始向“晋升国家级”的目标跨越。
青山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则是当涂工业经济的新战场。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园区四横两纵总长11公里路网框架已全面通车,给水、排水、供电、供气、通信、人才公寓、标准化厂房等配套工程相继完工,承接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
当涂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展示、休闲农业创新、生态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物流四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打造4条旅游带:314配套服务带、姑溪河农业休闲带、山水生态景观带、公路田园观光带。 2015年1月,当涂县被整县制批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近年来,当涂经济还出现了多点支撑的喜人格局。除3个经济开发区外,当涂乡镇工业“四小龙”也在错位发展中昂起头。太白、姑孰、石桥、黄池4个中心镇工业集中区产业特色鲜明,基本形成了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冶金压延、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4个中心镇工业集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县总量三分之一。
“1234”发展战略的“4”,即“四个生态文化旅游区”: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以打造“中国第一诗山”为目标,以李白文化为主线,以特色旅游产品为吸引,涵养生态,保持生物多样性,形成特色鲜明、景色怡人、多姿多彩、多功能、综合性的绿色生态旅游区,打造国家5A级风景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江心洲国际生态旅游区以马鞍山长江大桥、太平府大桥为纽带,把江心洲打造成为集旅游、文化、商务、科技和现代农业为一体的高品质生态旅游区;大公圩水乡生态旅游区以打造“大周庄”为目标,以水为灵魂,以水系为纽带,集镇依水而建、百姓依水而居、商业依水而兴,做足“小桥流水人家”文章,发掘“圩田文化”,发展旅游经济,带动圩区发展;石臼湖生态旅游区以石臼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为载体,打造集湿地观光、渔家风情、特色水产、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昔日“藏在深山人未识”,今朝“掀起盖头出深闺”。
2013年6月16日,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管委会挂牌,大青山旅游开发风生水起。旅游大道、登山游步道开通了,旅游区东大门已经建成。连通县城的涂山大道也通了,从县城到大青山核心景区只有约10分钟的车程。连通县城的山水大道和环山漫道正在紧张施工中。新建的太白草堂项目已基本竣工,李白诗酒文化园项目也开始撩开面纱。
大青山有“一白一红”两大旅游资源,一是“千古一诗人”的李白墓园,二是“红遍十里山”的万亩桃林。近几年来,随着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和景区功能的加快配套,形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白墓园的文化游;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桃花村、美好乡村万山、詹村以及太白生态乐园的乡村游;谢公祠、云雾禅林寺、白云寺等宗教文化旅游以及各个时节的节庆旅游品牌。当地农民已开办了72家农家客栈。今年5月份,全面启动农家客栈提档升级工作,促进了旅游形态的转型。日前,大青山旅游区已成功取得国家4A级景区创建“入场券”。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风生水起,江心洲国际生态旅游区、大公圩水乡生态旅游区、石臼湖生态旅游区也在蓄势待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当涂实践”,充满智慧与胆识。
(吴黎明)
新闻推荐
天福康药业的变化来自于一场兼并重组。企业落户当涂已有10年,因受制于流动资金、产品市场销售等瓶颈因素,年销售收入一直徘徊在5000万元左右。年初,上市企业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以1.4亿多元全资...
当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当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