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曲千年沧桑,尽读江淮风雅

市场星报 2011-12-05 04:14 大字

江淮的风景名胜中,随时可以看到亭子的挺拔俊秀身影。它们或踞山巅,或临湖畔,玲珑剔透,宛若天成。其中有些名亭,是为纪念名人或为名人所建,并发生了很多动人的历史趣闻。更有一些地方,名亭无数,单就马鞍山采石矶上,就有古亭数座。

名人篇

醉翁亭 ——文人墨客多流连

醉翁亭位列“中国四大名亭”,它的故事当然离不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古称摩陀岭,相传西晋时琅琊王司马佩率兵伐吴驻跸于此,故后人改名为“琅琊山”。 琅琊山上有让泉、濯缨泉、紫薇泉,归云洞、雪鸿洞、重熙洞、桃源洞等。据史书记载,琅琊名胜,自唐刺史李幼卿始开于大历年间。他在南山“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名为琅琊溪。在溪岸“建上下坊,作禅堂、琴台”。

继李幼卿之后,唐、宋著名文士如韦应物、独孤及、李绅、李德裕、欧阳修、辛弃疾等,相继出守滁州,修筑城池楼馆,游览山川名胜,传下众多佳句。尤其是宋代欧阳修谪知滁州期间,修建了醉翁亭、丰乐亭,写下了《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名篇,更让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前来探幽访古,题诗刻石,王安石、曾巩、宋濂、文征明、李梦阳、王世贞等著名诗人、文学家也都在此留下了足迹,唐、宋以来的摩崖、碑刻约有数百处之多。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山中僧人智仙为他建亭饮酒赋诗,欧阳修自号“醉翁”,并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记》。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醉翁亭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亭”。在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了醉翁亭。

现在的醉翁亭,四面环山,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等,人称“醉翁九景”。亭中塑有欧阳修像,亭北有二贤堂,初建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当地人士为纪念滁州前后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原堂已毁,后重建。

关于丰乐亭的兴建,欧阳修在《与韩忠献王书》中告诉友人:“偶得一泉于(滁)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换,构小亭于泉侧。”而民间传说却略有不同:据说欧阳修在家中宴客,遣仆去醉翁亭前酿泉取水沏茶。不意仆在归途中跌倒,水尽流失,遂就近在丰山取来泉水。可是欧阳修一尝便知不是酿泉之水,仆从只好以实相告。欧阳修当即偕客去丰山,见这里不但泉好,风景也美,于是在此疏泉筑池,辟地建亭。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欧阳修为此还写下了《醉翁亭记》的姐妹篇——《丰乐亭记》。朱玉婷

嵇康亭——狂士绝声成孤忆

一曲《广陵散》,成嵇康最后的绝声。

当他身戴木枷,被押赴洛阳东市刑场时,没人知道这个生性狂放的文人,身怀《广陵散》真传。

来到刑场,看到三千名太学的学生请愿,要求朝廷赦免嵇康。他为之感动,便转身对官员说:“行刑的时间还没到,我弹一首曲子吧。”不等官员回答,便对送行的哥哥嵇喜说:“哥哥,请把我的琴取来。”

那一刻,刑场上一片寂静,天地惟有《广陵散》……

弹毕,嵇康从容赴死。这是公元262年夏天,他39岁。

一千多年后的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66年,蒙城知县淡如水为怀念嵇康,在县境内建亭于嵇山之上,名嵇康亭。

蒙城是嵇康的隐居之地。在司马昭篡位后,嵇康不愿与司马氏同流合污,辞官归隐故里——三国魏谯郡铚县(今濉溪县临涣),因仰慕庄子,便来到距故里仅百里之遥的蒙城居住。一次,他正在柳树下打铁,司马昭的亲信钟会前来拜访他。他只顾打铁,亳不理会。钟会临走时,嵇康才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受了讽刺,气愤地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回去以后,便在司马昭面前进了谗言。这为嵇康惹来杀身祸根。

嵇康死后,葬于蒙城西北石弓山南麓(今归涡阳县)。当他死后,后人为纪念,将其隐居之山命名为“嵇山”。

初来蒙城,拜访此亭,正值盛夏。嵇山嵇康亭,还是那个名,却不是那个物。淡如水建成的嵇康亭,早已被毁。在清朝嘉庆十八年时,时任蒙城知县的周鹤立又原址重建,可惜终逃不脱被毁的命运。直到1962年,嵇康亭才再建,著名书法家舒同为之题名。

据说,历代文人学士每登临嵇山,凭吊前贤,都会发出无限感叹。清朝汪作霖曾作《嵇山秋水》诗:独上嵇山意邈然,追君绝调只狂颠。一相思处人俱往,七不堪时客自传。露不寒螿依浅水,月明孤鹤唳遥天。何当复奏《广陵散》,仿佛松风向耳穿。张亚琴

扶疏亭——清竹亮节似苏君

在古宿州衙旧址后面,城墙之上,有一座格调古雅的殿堂,匾额上题了“扶疏亭”三个字。亭中现存苏轼"墨竹"石碑一块,画有疏竹二枝,并有题诗、落款:“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旧和太白句也并为写照。东坡居士”。

原来这座名为亭的建筑,是专门为保存苏东坡所画墨竹石刻而修造的。苏轼于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被任命为徐州太守,他曾经应宿州太守之请作墨竹以赠。为了保存诗画碑,当时便建了一座亭,取名“扶疏”,点明所藏珍品为墨竹。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那是竹子的故乡。他一生崇尚竹子高风亮节,其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他喜欢竹也善于画竹,任徐州知州时的一天,苏轼在几位朋友面前提笔画竹二枝说:“看,怎样?”其中一位徐州儒学答道:“我乍看这竹,像学士立身许国,劲挺不移;再细看,它们疏枝结叶,则像学士驭事爱民,间密以济。”苏轼爽朗地笑着,说:“先生所言,确为精鉴。”说罢卷起那幅墨竹,赠给了儒学。

但扶疏亭的“东坡居士”显然并非当时题署,因为苏轼给自己取号“东坡”,是被谪到黄州时候的事。碑上的署题或许是后来刻诗刻画时所加。

现在人们看到的扶疏亭,是据县志所载的旧图新建的。

有趣的是,扶疏亭上的墨竹碑题诗,是苏轼依韵唱和了李白的诗,之后竟然引起了宋代诗人名家高手黄庭坚、刘克庄、谢枋得的效仿,纷纷随苏轼唱和。 张亚琴

采石篇

然犀亭——将军入梦见仙人

出得三元洞,不远处,就是然犀亭。约建于清初,咸同年间被毁,现存之亭为光绪十三年(1887年)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重修。

亭为四方形,四角擎以石柱,亭檐飞翘,造型古朴典雅。亭内正中有一石碑,碑高五尺八寸,宽三尺三寸,上镌刻“然犀亭”三字,为李成谋手书。亭下崖壁,还有李成谋手书“天下太平”四字石刻。

相传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江洲刺史、骠骑将军温峤平息苏竣、祖约叛乱之后,率师返回武昌。自采石矶渡江时,听说采石矶下水深不可测,时有怪物出没。当听到有音乐之声从水中传出,温峤命随从人员点燃犀角照亮水底,果然发现江水深处有许多鱼龙水怪奇形异状,有的乘马车,有的穿赤衣,川流不息,如闹市一般。

当天夜里,温峤梦见一赤衣人恶声问道:“你我幽明相隔,路途不通,如何燃犀相逼乃尔?”说完愤愤而去。从此,采石矶下再无鼓乐之声相闻。后人遂在此建亭,取名然犀亭。 张亚琴

清风亭——升公建在化成寺

在当涂县城西北隅的化成寺,有一座名亭,叫清风亭。

化成寺传说系三国时期孙吴政权所建。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南巡时,驻足于此,扩建28院。

当年的化城寺高阁伟楼,飞檐雕栋,雄丽壮观。有钟鼓楼、放生池、观音阁、地藏殿等诸多胜景。宋代景德年间,化城寺改为万寿寺。后来金兵攻陷当涂,化城寺毁于兵燹。

而清风亭,原来是僧人升朝建于化成寺西莲湖上,故又名升公清风亭。在北宋熙宁年间,化城寺僧人道新重修,又名新公清风亭。与化城寺同时毁于兵燹。明代正统初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抚江南,在当涂想重建清风亭。但由于年深日久,湖已成陆地而未果。正统五年(1440年),周忱委托采石广济寺僧人修惠建亭于采石矶上,揭以“清风”之额。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在民国15年(1926年)重修,旋被军阀焚毁。民国20年,采石镇绅士鲁式榖重建。亭为茅草盖顶,四周用水泥砌砖,亭内立碑,记其重修始末。

最后,在采石李白纪念馆内,将原彭公祠内粹然亭复加修葺,更名清风亭。 朱玉婷

怀谢亭 ——诗仙憾未遇知交

去马鞍山,采石矶是必游之处。登上采石矶的太白楼,听闻了李白在此地咏出一首著名的诗篇《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由此得知,采矶上的怀谢亭就是和东晋时期大将军谢尚有关。

谢尚是东晋太傅谢安从兄。 精通音律,善舞蹈,工书法,尚清谈。曾镇守牛渚要冲(即现在的采石矶),被称为“镇西将军”。有一年秋天,他乘夜色泛舟游江,听到附近一条船上有人吟咏,便派人察看,并邀请咏诗的人过船交谈。咏诗的人名叫袁宏,本是租米船上的一个帮工。他们两人促膝谈心直到天明,谢尚还把他召到府中,又荐他到桓温大司马府任记言、掌书记。后来,袁宏撰写出历史著作《后汉记》,创作《竹林名士传》、《三国名臣赋》等佳作,成了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李白咏此诗,是想表明在古人识贤荐才的旧地,不能和袁宏一样遇到识才俊的谢将军而发出感叹。

其实,怀谢亭并非原来的名字。据说,最开始是称为问月亭,后被毁。民国时,采石镇乡绅施庆庭在旧址重建一亭,未置匾额。人们为昭彰其德,遂呼作“施庆亭”。至1979年,施庆亭损坏严重,当时的采石公园管理处予以重建,乃取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意,名“怀谢亭”。 张亚琴

蛾眉亭 ——文天祥悲壮吟诗

在明代当涂名士陶安撰写《蛾眉亭记》中得知:“昔人因此山川雄丽,亭绝壁上,以尽登览之美。前直东西二梁山,夹江相峙,修妩靓好,宛宛如蛾眉,遂以亭名”。就是说是因在此远望,可看见东西梁山夹长江对峙,犹如两个飞蛾抖动的翅膀,又恰如妇人的两道秀眉而得名。

蛾眉亭是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太平府尹张环修建(一说建于中唐以前)。我们现今看到的蛾眉亭,呈长方形,前有四根立柱托起飞翅的亭檐,后有一面墙壁,镶有5块石碑。均系赞美翠螺山、讴歌李白的诗文,有宋朝陈垲的诗碑、元朝陈肃的《观澜亭》、李洞的《过采江诗》,另外还有元代一位自称为“采石书院老儒”的《重修彩石蛾眉亭记》和刘淮的诗碑。同行的当地人说,这5块石碑真迹早在1987年移至李白纪念馆收藏。

蛾眉亭是南宋词人韩元吉当年多次游玩的地方。曾作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词,后人认为该词作于宋金采石之战(1161年),当时金兵大举南侵,采石已成为前线。但也有说作于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年)。虽然年代已不可确定,但从词中可以看出,韩元吉身居吏部尚书之要职,在当时投降派得势掌权的情况下,也有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无奈。

南宋文天祥被俘后,在北上途中,再登蛾眉亭,面对当时破碎河山,不禁感慨万分,也吟出悲壮激昂的《蛾眉亭》。此外,宋代韩补之,明代杨基、袁宏道,清代成文运等著名文人雅士都曾来此登临揽胜,留下许多名篇佳韵。 张亚琴

新闻推荐

“富贵有余”大奖花落当涂 路昊

2月8日中午,马鞍山当涂县乌溪镇振兴路西的福彩34050196号投注站传来喜讯,一位彩民朋友幸运地中得刮刮乐“富贵有余”玩法3万元大奖。之后仅仅隔了一个多小时,幸运的中奖者任先生(化姓)就现身市福彩中...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