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情义深深走老庚

广西日报 2017-02-08 00:00 大字

侯 珏

家在农村,亲戚众多,春节的假期真不够用。老家还有一个风俗:初一吃寒食斋饭,余事勿取,出远门更是大忌。因此,外出走老庚的时间被拖延至年初二。

老庚又称老同,即年纪相仿并结交同盟关系的人。打老同是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在经济欠发达时期,它具有构建社会网络、调济生产生活资源、促进民族间和睦相处与共同繁荣等作用。老庚关系,是血缘和家族关系之外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年初二午餐时间逼近,远在20公里外的老庚阿海不见我的人影,连番电话来催。此时我正在亲戚这边,饭菜已上桌,无法脱身。只好坐立不安磨蹭到下午,才匆忙带上女儿飞奔几个老庚聚集地。数年未见,几个老庚都带妻女来了。

初中时代,因为家里兄弟少,我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个村寨河流旁,与志趣相投的几位小伙伴结下了“老庚盟誓”。从那时起,我们患难与共,衣服裤子换着穿,逢年过节睡在同一张床铺上。因为家境不同,除我之外,那几位老庚相继辍学去帮人扛水泥、干苦力,或者去广东打工了。虽然命运各异,但我们同舟共济。在我读大学时期,还得到他们经济资助,包括我年迈的父母在老家收割稻谷、建房挖地基时,他们都前往协助。这么多年来,几个老庚虽然天各一方,却未曾相忘,逢年过节都要相聚一场。

以前交通不便利,在腊月月末几天,我们都提前约好,带上酒肉糖果,骑自行车沿着河流逐户拜访。在每个人的家里吃一顿饭、住一宿,向对方老人敬酒。春节后的正月,作为拜年还礼,我们各自又带上盆口大的糯米糍粑,送去对方家里。几个人就像一个圆形循环,谁都不缺席,每家都走遍。

今年因为返乡时间迟,大家在年前走访的礼数免了,改从初二开始一起走老庚,第一站是阿海家,第二站到阿七家,第三站到阿晟家……大家再次相聚,当年义结金兰的4个人,现在变成了12个人,我们的孩子也像我们一样以兄弟姐妹相称。老庚相聚,人到心到,无比高兴。无论家境沉浮、命运坎坷,抛却在外打拼的辛酸,掏出诚挚的心怀,交流生活点滴,又回到年少时纯真无邪的默契。杯酒谈笑间,是情义,是成长,是生命缘分的承诺。

最令我感动的是年初六晚上,在我即将赶夜路回邕之际,阿晟的妹妹燕子和丈夫,在阿七的带路下,顶着夜幕第一次来访我家,送来了一个大大的糯米糍粑。十年前,阿晟因意外车祸英年早逝,但我们心中的盟约未灭。转眼间,他的妹妹燕子已经结婚生子,依然感念兄长那份情义,延续着我们这份老庚深情……

“礼必本乎人情;人情即是理性。”梁漱溟先生曾在其著作《乡村建设理论》中如是说。多年后的今天,当一些人为乡村文化的“沦落”现象出来时,殊不知农耕文明底蕴深厚的乡村,虽然情和礼的形式有了变化,但理的内核并不褪色。至少我的感受如此。

新闻推荐

百里侗乡一家人 ——三江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纪实

核心阅读这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独具一格,民居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名胜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这里,生活着侗、苗、瑶、壮、汉等民族共.6万人,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用心浇灌...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情义深深走老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