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生活样貌 传递文化关怀 广西三摄影家获中国民族影像志金收藏奖

南国今报 2020-09-17 14:06 大字

①《六畜兴旺》作品之一。 ②《边境十二年》作品之一。③《尧告村——中国西部山区少数民族村落的一个样本》作品之一。广西文联供图

今报记者刘豫

9月16日,记者从广西文联获悉,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2020·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揭晓评选结果。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入展20组,其中包含广西三组专题摄影作品,即《尧告村——中国西部山区少数民族村落的一个样本》(30幅、蒋建雄摄)、《边境十二年》(30幅、李永峰摄)、《六畜兴旺》(23幅、罗金倩摄)。这些作品还获得中国民族影像志金收藏奖。

“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于2016年创办以来,今年已迎来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以“珍藏和留存中华各民族历史记忆”为宗旨,并以博物馆永久收藏的方式,为后世存留一个时代的见证。记者了解到,与往届参赛作品相比,本届作品的记录广度与观察深度更进一步。

评选自今年4月征稿以来,收到来自全国990名摄影师的1944组投稿作品,初评入围作品251组,最后选出20组作品入展。广西三名摄影家的作品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足见优秀。

《尧告村——中国西部山区少数民族村落的一个样本》这组作品,将镜头对焦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的一个行政村。作者蒋建雄自2000年起,用近20年时光对尧告村苗族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研究、拍摄,系统完整地记录了尧告村的生产生活、民俗文化。

《边境十二年》的作者李永锋,则用12年时间关注了那坡县中越边境线上水弄苗寨的发展和变化过程,用纪实摄影手法拍下了这组照片。

《六畜兴旺》作者罗金倩的表现手法较为特别。他曾着手拍摄关于故乡题材的作品,最初的想法定位在“田园牧歌”的乡村生活景象。但数次拍摄之后发现,牛耕田、马拉犁的景象已渐渐消失,传统的耕作方式已被现代农用机器所替代。于是,罗金倩用制作的农耕动物模型代替田野里缺失的真农耕动物,并把动物模型放置在故乡现实的场景中,以此表达农村所面临的种种困惑,镜头语言内涵丰富,别具一格。

新闻推荐

市场监管部门根据消法为消费者“撑腰” 买洗衣粉被多收16元消费者获超市赔偿500元

南国早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通讯员张卫明)9月8日,融水苗族自治县的银先生在一家超市购物,原本标注为特价29.9元的洗衣粉,回家后...

融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融水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