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张卖身契区区几百字一段辛酸史 ■由融安县大将镇龙村屯一农户收藏■其讲述了89年前的一个故事,满纸辛酸,字字带泪

柳州晚报 2011-10-25 02:02 大字

黄老汉在展示卖身契□通讯员韦祖祠李鲜晚报讯10月22日,笔者到融安县大将镇龙妙村龙村屯采风时,在龙村屯一农户家里,现年66岁的黄吉亮向笔者展示

了他家收藏的一张他父亲(黄

建业)的卖身契书,这份契文记载了民国时期一桩骨肉离散的辛酸往事。

契文写在一块长约60厘米的 红纸上,短短三百字,是当时湖南省武冈县一户苏姓人家将儿子卖给广西融安县大将镇龙妙村龙村屯黄姓人家所立下的字据。契书从右往左竖写,大致内容为:“立卖孩儿字人苏光益,情因儿女多育难以抚养,夫妻金子商议,愿将第三子于丁巳年正月十四寅

时,亲自托中河(何)到龙村黄

瑞麟兄台名下,允言承买为子,称承祀宗桃,当日三面言定,身 价银贰佰贰拾捌毫正……”“自卖之后一卖千休,永无赠无赎,高山滚石永不回头……”契文结束,有“瓜瓞绵绵”“五世其昌”等吉祥语,下方还有中人、伊亲中人、团总、甲长人的签名,名后均有画押,落款时间是中华民

国十一年三月廿亲笔立(1922

年)。

“作为父母,卖儿卖女也是被迫无奈,都是贫困的生活逼出 来的。”尽管这份红底黑字的契约只有区区几百个字,在收藏者黄吉亮老汉看来,却是满纸辛酸,字字带泪。这份孩儿的“卖身契”无疑是民国时期多少穷人为了生活,有的背井离乡流落他乡,有的含泪忍痛卖儿卖女,舍下亲身骨肉的真实写照。这是最底层的人们在无奈之下骨肉离散的真实故事,也是旧社会贫穷人们苦难遭遇的见证。

新闻推荐

《记者走乡镇》大型系列报道之融安县长安镇 大乐村也有了清洁工 55岁的宋国荣每天凌晨5点起床,拿上铲子,穿戴环保反光衣、帽子等保洁装备,开着手扶拖拉机直奔各屯的

宋国荣在清理垃圾。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是柳州市所辖县。与柳州、桂林分别相距110公里和140公里。全县总面积290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2004年),辖6镇6乡153个村(街、社区),聚居汉、壮、苗、瑶、侗等1...

融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融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