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抗旱救灾专题报道之融安篇 抽水灌溉打井找水
潭头乡里的党员村民帮忙钻井。记者黎寒池摄□记者潘贵华黎寒池昨天,记者驱车前往融安县大良 、潭头等乡镇,所见所闻令人感动,当地的干部群众正在奋起抗旱,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与春耕生产。
消防官兵抽水浇灌蔗地
来到融安县大良镇,副镇长黄家学带领记者驱车五六公里,来到龙山村凉伞屯附近的黄江水库。
库容达90万立方米的黄江水库,现在已经无水可蓄。
水库干涸,河床已经龟裂,可见不少死去的贝壳、螺蛳,一条宽不足1米的细流正在流淌。
不远处,一台抽水机正在“突突”地抽水。甘蔗地里,10多名凉伞屯的村民正在种植甘蔗。两名身穿武警军装的小伙子手拿消防水龙,不停地给甘蔗地喷水。其中一名叫罗阳清的小伙子说,他是融安消防大队的战士,近几天,融安消防大队已经10多次出动,为群众运送生活用水,帮抽水灌溉田地。
“凉伞屯有300多人,多数村民家打有水井,但由于干旱,目前仅剩一两口井有水,
村民饮用水已经发生困难。”村民韦德康告诉记者。
在这块甘蔗地,记者还发现了几名镇干部的身影。
政府给油抽水灌溉马铃薯
大良镇和南村西村屯有一块多达1020亩的连片水田,一年可种两季水稻,其间还种一茬马铃薯。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这片田地,见地里种的是马铃薯。
一条2米宽的小河沟里,水缓慢地流淌。几台抽水机一字排开,正在不停地抽水。
“灌溉一次,可以保持10天时间。”村民罗经源是村里的“农技员”、经纪人。他告诉记者,许多村民靠种马铃薯致富,如果不发生旱灾,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现在干旱,估计亩产仅1000公斤。为了保住马铃薯,现在,平均每天有10台抽水机抽水,10个人负责管护。
一台抽水机一天花费80元,10台就需800元。抽水机用的柴油是政府出的,人工是群众自愿、政府补一部分。”
农村党员义务参与打井
当天,听说潭头乡东相村凤村屯要打一口水井,在融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罗海长带领下,记者赶了过去。
在离凤村屯不足1公里的地方,记者看到路边干涸的地里,钻塔已经竖了起来,几名戴着印有“党员”字样红袖套的男子正在紧张地忙绿。
在打井工地,东相村村委主任刘庆飞告诉记者,凤村屯有村民131户、682人。目前的持续干旱,致使该屯800多亩水田到现在都没有犁耙。全村人饮用水,只靠1公里外半山上流下的筷子般粗细的一股山泉水。
在一名村民带领下,记者步行1公里,爬了20多分钟,在半山腰上找到了“筷子水”。
带路的村民说,现在,这股“筷子水”是村民的救命水,被引到村里后,村民们是24小时排队来接。
“面对持续干旱,当前我们首要的工作就是要保人畜饮水安全。”融安县委书记周思泉说,这项工作的原则是“先生活后生产”和“先人后畜”,一定要确保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在吃水困难的地方,如果有条件打井的,水利部门尽快为群众找到地下水源点打井取水,群众自行打井的,政府适当补助一些;增加一些水管就能接上新水源点的尽快帮接好解决好。已出现断水、无水可供的乡镇、村屯,要排查好,要动用消防车、洒水车随时做好送水准备。为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做到供水“五不漏”
(即“不漏一村、不漏一校、
不漏一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新闻推荐
□通讯员秦明杰柳正豪晚报讯今年53岁的张吉昌(化名)打了大半辈子光棍,一个多月前却突然走“桃花运”,在邻村举办的一次庙会上“捡”了个媳妇。可是老张“新婚”的快乐享受不到10天,4月6日,这个“捡”来...
融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融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