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款款画中来 喜观“柳州市壶城书画研究院2020年首届作品展”

柳州日报 2020-11-29 09:01 大字

□孙代文

看了“柳州市壶城书画研究院2020年首届作品展”,60幅人物、山水、花鸟等画作,似乎风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侗族的姑娘、苗族的小伙子、赶集的大叔、暮归的大婶,他们满面春风,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中……作品展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达到了令人心向神往之艺术效果,这应归功于书画研究院画家们的辛勤耕耘。

由老、中、青书画工作者组成壶城书画研究院,他们不驰于幻想,牢记继承传统、培养新人的初衷,打牢基础,贴近生活,勤于研究,刻苦问学,相互学习,不断磨炼,勇于创新,终于在成立仅半年时间里,创作了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主题明确、技法考究、格调清新的为数不少的书画作品。这次展出的60幅作品,是他们恪守原则经过反复比较遴选出来的。展出的作品,既可看到师承传统的轨迹,又有不屑于传统法则的创新,堪称精品力作,值得称赞,可喜可贺!

古人云:画,书心也。任何一幅成功的画作,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露。国画的优良传统,首先是画家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国画中的人物画,作者重在表现描写对象的“神”——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惟其人物的神似,这个人物才能真正树立起来。画家梁寿城,以擅画人物见长,这次展出的纺纱老人画作,神情自若,慈祥和善,正是他精准地刻画了老人的内心世界。这幅画不仅线条流畅简洁,外形的勾勒清晰,更可贵的是突出了人物的神态。书法家吴键,年逾古稀,老而弥坚,他的行书《紫荆花礼赞》,结体庄重,笔力遒劲,笔法规矩,气运贯通,全篇洋溢着隽秀之美,与梁寿城画的灿烂鲜活的紫荆花相配合,可谓书画同源,相得益彰!

这次作品展,还展现了传统国画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的特点。篆刻家张承的篆刻印章,布局精致,刀法纯熟,一种古雅之美,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

国画的优良传统,讲究用笔、设色、布局、线条等形式美。中年画家曾民的国画《庙岭清韵》,作者于密林深处中突出隐若可见的山中木屋,蕴含着苗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顽强性格,表达出作者追求的意境。注重表现形式又不拘于形式的贺立言,大胆在画作中注入现代艺术元素,放飞想象,在水彩画《心象》系列画作中,画面中具象清晰的一级级台阶,像钢琴键盘似的呈现在观众眼前,周围是错综复杂的影像。伫立窗前,令人心潮彭拜,思绪万千,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感受。

作品展中,像吴伟林、欧晓洪、陈玉秋、骆庭基、黄文德、古睿、汪霖等风华正茂的青年作者的作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既善于继承优良传统,又勇于艺术创新,表现了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吴伟林的国画《美哉侗寨》,在精细地描绘侗寨鼓楼鳞次栉比的画面中,寨门前的一辆小轿车赫然醒目。这种乍看是漫不经心的点染,实则是作者精心的安排,从侧面烘托出新农村变迁的主题。欧晓洪的国画《巴沙汉子》,从衣着朴素、神情愉悦的一群汉子围拢交谈的场面切入,反映了已脱贫致富的农户们何等开朗的心境!陈玉秋的叠彩画《小康人家》,欢舞于百家宴长桌前的姑娘们,吸引了鼓楼外款款飞翔的一群鸟儿来助兴;国画《童年》,几个骑在牛背上笑容满面的小孩,令人忍俊不禁……

“江山代有才人出,不废江河万古流”。壶城书画研究院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更增添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新时代的号角声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向前奋进。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学养,力戒浮躁,刻苦学习,开拓创新,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我们寄希望于壶城书画研究院的画家们。

新闻推荐

柳州出租车“开门杀”案一审宣判 保险公司被判在保险限额内赔偿死者家属103万余元

记者付华周今年4月7日中午,一辆出租车在鱼峰区屏山大道某路段等红绿灯时,车上75岁的乘客李女士未听从司机阿强劝阻,擅自打开...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