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好每起执行案件做起 ——记柳州市柳江区法院
本报记者 乔晓莹 通讯员 覃柳面
如果执行案长期得不到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就会让胜诉人的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实现,司法的公信力受到影响,极易引发对司法的不满,引发次生矛盾。今年以来,柳州市柳江区法院从一件件执行案件做起,努力办完、办好、快办每件案子,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自开展“百日清案”以来,该院深入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7月底,已经执结545件,执行标的到位2073.0964万元,司法拘留6名失信被执行人,拘传93人。
“小案”彰显执行大思维
“案件到款7283元。申请人罗某”7月20日中午,一条短信提醒自动发送到执行法官、申请人的手机,这是柳江区法院“一案一账号”系统的自动推送。
2013年,韦某驾驶摩托车撞伤罗某,造成罗某住院费、医疗费等各项损失1.8万余元。韦某先后偿还了1.1万元后,以没钱为理由拒绝履行余款。今年1月,执行法官通过财产信息查控系统发现韦某名下的某银行卡内有一万多存款,立即联系韦某,督促其主动履行。韦某以拒接法官电话等方式拒绝履行,直到法院拘传后,才知道后怕,支付余下的款项。
柳江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韦依贤介绍,以前,哪怕是韦某这样小标的案件都会让执行人员感到负担,因为找人查物完全靠原始工作模式,执行人员往往四处奔波却一无所获,导致案款不能及时发放到当事人手中。
为改变财产信息难找现象,该院积极与银行、房管、车管、公安等部门协调,建立起立体化的财产查控系统。今年以来,柳江区法院就对1121件执行案1749名被执行人提起8.6万余次财产信息查控,反馈各类财产信息4.3万余条。
为有效解决以往执行回款“案与款之间不对应”“案款发放缺乏监督”的情况,该院主动利用金融大数据服务执行案款管理,与银行合作研发“一案一账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执行案款动态管理、全线监督、全程留痕,精准、透明管理每一笔执行款。
人性化执行彰显司法温度
7月15日,柳江区的李老伯从法官手里拿到了自己的赡养费。90岁的李老伯在法官的帮助下摆脱了老无所养的困境。
2013年,李老伯将8个未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告上法庭。柳江区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8子女每人每月支付150元的赡养费。自2015年4月起李老伯的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就不再支付赡养费,李老伯催促无果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考虑到是家庭纠纷,且执行标的额不大,为了家庭和睦,法官打算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多次前往双方当事人家中开展工作,引导两个子女主动去看望老人,主动履行赡养义务,避免家庭矛盾扩大化。
柳江区法院不断加强对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力度,为涉及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引发的追索抚养费、赡养费、伤残补偿、劳动报酬等涉民生执行案开辟绿色通道。同时,为确有困难的申请人申请司法救助金等,切实解决申请人的生存难题;引入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介入到该类案件中,抚平当事人在该类纠纷中造成的心理创伤,将司法的关怀和保护,贯穿于执行始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权威的同时也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今年以来,该院执结各类涉民生案件64件,涉案标的172.78万元。
司法网拍为财产变现提速
6月20日,7名竞买人在经过44轮竞价后,评估价50万的某房产以62.4万成交,溢价率达24.8%,这也是柳江区法院首例司法网络拍卖。
“我办那么多执行案,这次拍卖是最快完成的,以前的流拍率太高了,房屋、车辆这些财产执行回来不能变现,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得不到实现,我们的工作也陷入困境,现在有网拍,那么快能拍卖变现,溢价率还那么高,如果是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该案的执行法官韦作鼎感慨地说。
一直以来,如何将执行到位的财产高效变现是困扰执行效率的一个难题。柳江区法院在传统司法拍卖的基础上,优化拍卖模式,采取“传统+创新”的司法拍卖宣传模式。在媒体发布拍卖公告的基础上,将拍卖品的外观、详情等内容制作成通俗易懂的说明视频、图片等,在拍卖前将拍品相关信息发布到该院的官方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扩大拍卖信息的传播广度,提升司法拍卖的透明度,增强司法拍卖对公众的吸引力。该院第一起网络司法拍卖就有53人设置提醒,3761人次围观。最近,该院拍卖的一处房产经过112次出价后,以120.2万成交,溢价率达46.59%,溢价率较第一次上涨了21.79%。
新闻推荐
没有招牌的小摊点。各种各样的卤菜。美味的螺蛳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别的味道,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美食。一顿饭、一道菜,它不仅给人们带来舌尖上的滋味,也会让人在心里留下一段回忆。美食也有故...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