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广西脑科(龙泉山)医院神经内科采取“治疗+康复>1”模式系统治疗脑中风疾病,有效降低病人瘫痪程度,改善生存质量

柳州晚报 2010-06-02 08:23 大字

康复师指导病人训练。

□记者喻芬走进广西脑科(龙泉山)医院

神经内科医生办公室,正面墙上一幅荷花图,清雅、明静,看似与医院的冷静、严肃有些不相称,但“生命之托,重于泰山”八个大字浮悬在清水芙蓉之上,令人顿生庄重之感。在病区的尽头,就是在患者中享誉盛名的康复治疗室。近年来,该科室不断探索,总结并实践出一套脑中风疾病治疗加康复的新模式,即和手术 、药物治疗同步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脑损伤患者虽然命保住了,却丧失了生活能力而成为“废人”的痛苦。治疗和康复并重,该科走出了一条“治疗+康复>1”治疗脑中风疾病之路。

责任之重:生命的意义高于一切

广西脑科(龙泉山)医院神经

内科成立于1983年,是柳州市最早的以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和研究为主的临床科室。17年的沉淀,该科室渐渐长大,羽毛丰满,从默默无闻到远近闻名。以治疗脑出血 、脑梗塞 、帕金森氏病 、癫痫 、三叉神经痛 、脑炎、神经症、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神经根炎、各种类型的头痛、肌炎、血管性痴呆、睡眠障碍和偏瘫的康复治疗见长。

生命的意义高于一切。治病不仅是为了活着,而且要好好地活着。

近年来,脑出血、脑梗塞病人增多,相当多的患者虽经抢救挽回了生命,但是,却留下了残疾,重者全身瘫痪,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给患者个人及家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该科主任黄波说:“看到患者经抢救虽然活下来了,但却成了残疾,有的甚至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医生的心情和病人一样难过。

提高脑损伤病人生存质量特别重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该科医生都会帮助或指导脑中风患者及时进行康复训练。经过长期的摸索,他们发现对脑出血、脑梗塞病人越早介入康复训练,康复的效果就越好。2000年,该科成立康复训练室,并派人前往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习。

该科现有高级技术职称医师2名,主治医生8名,拥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经颅多普勒、肌电图、脑电图、诱发电位仪、LY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器、偏瘫康复治疗仪等先进的检测和监护设备。近年来,该科着力推进科技强科、服务强科的发展理念,在业务上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采取请专家来上课,派医生到大医院进修并举的办法,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2002年,该科在柳州市率先引进“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因为该方法治疗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痛苦小、高效安全的特点,适用于各年龄段的脑出血病人,有效地清除脑出血病人的颅内血肿,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同时,在服务上,该科提出了“五心”服务:即热心、细心、耐心、精心,暖心。“五心”服务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好评。70多岁的钟阿婆因患脑中风住进了该病区,由于老人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觉得自己一身病痛,且拖累了孩子,因此有厌世情绪。医生、护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每次老人来住院,他们都会把她当成自己家人一样悉心照料。现在,钟阿婆有什么病痛,就会来找该病区。她说:“我不会去别的医院,只到龙泉山。”

!!康复之重:生命的意义不仅是活着

中风病人往往伴有肢体瘫痪、失语等症状,该科开设有专门的康复治疗室,引进了配套的康复治疗设备,对中风早期及康复期病人进 行康复训练,能有效地降低病人的瘫痪程度,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家住鱼峰区龙擎苑社区的一名91岁的老人,日前患脑中风住进了该院。之前身体一点都动不了的,经过治疗+康复训练之后,这位老人现在可以上下楼了。科主任黄波介绍说,这就是提前介入康复训练带来的良好效果。

记者在该病区康复训练室看到患者雷恒歌正在康复师黄麒新的帮助下进行训练。20多岁的雷恒歌几年前因一次车祸受了脑外伤,造成右侧手脚功能受限。听说广西脑科

(龙泉山)医院康复训练室能够恢

复功能,便慕名而来。黄麒新介绍,雷恒歌如果当时就来治疗,效果肯定要好得多。黄麒新介绍,脑梗塞病人的康复训练,就是一种神经代偿,重建新的神经通路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据专家介绍,脑出血、脑损伤病人经过抢救后,有的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却留下了偏瘫,甚至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认为,越早介入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就越好。

记者在病区看到69岁的患者覃龙松,2001年他因脑梗塞造成身体右侧瘫痪,活动受限,生活能力下降,给他本人及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和痛苦。前不久,他又一次中风造成左侧瘫痪。由于同时介入了康复训练,目前他左侧功能恢复良好,睡在床上,左腿、左脚可以随意抬起来,活动自如。

新闻推荐

热浪滚滚财源滚滚

...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