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危重患者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发展纪实

南国今报 2022-01-13 14:11 大字

从重症医学科ICU病房死里逃生的病人,给医护人员送锦旗表示感谢。(受访者供图)

柳州市中医医院建院65周年之学科建设

今报记者黎静

“在最具挑战的病房,给患者最多的生命机会,这就是重症医生的使命。”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覃进的这句话,道出了该院重症医生的心声。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为重病患者守护生命,构筑最后一道防线。

1专业团队人才济济

随着柳州市中医医院的快速发展,重症医学科走上了正规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建于1997年7月,是柳州市最早的ICU之一。建立之初,依托急诊科管理,科室位于门诊部大楼一楼。2010年8月,首批通过自治区重症医学资质审核,正式作为一级诊疗科目,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并更名为“重症医学科”。2014年8月,顺利通过重症医学科资质复审。

重症医学科元老之一、主任覃进见证并参与了科室25年的建设和发展。他介绍说,重症科成立之初,只有6名医护人员。随着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壮大,现在配备医护人员121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2人,主管护师以上12名,硕士研究生7人,在职研究生3人。多年来,科室连续外派医护人员到北京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淅江大学附属一院等医院的重症医学科进修;全科所有的医生及部分护士都先后参加中华医学会举办的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重症专业理论、技术全面,均取得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合格证。

现在,重症医学科已拥有三个病区,包括东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二病区及柳侯院区的三病区,共开放床位60张。

目前,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承担着全院乃至龙城半岛的各种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救治能力和培养全方位服务的护理模式,收治各类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2%以上,是柳州市综合实力较强的急危重症治疗抢救基地之一。

2医疗设施先进齐备

目前,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已建成拥有万级层流净化空气的标准病房;有先进的中央监护系统3台、多功能床旁监护仪60台,进口多用呼吸机45台、PICC0血流动力学监测仪3台、ECMO1台等先进医疗设备。齐备的医疗设备,是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眼睛和耳朵的延伸,早发现、早干预,让医护人员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展开救治工作。

2020年末,重症医学科组建了柳州市中医医院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团队,它是一支与死神抢时间,并能够在院内外顺利开展ECPR的快速反应团队。

2020年12月17日凌晨,柳州市中医医院“三二”医联体鹿寨县中医医院打来紧急求助电话,一名58岁中年男子突发胸痛,出现意识障碍,危在旦夕。

患者被迅速送来柳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但在PCI术后,患者仍反复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期间再进行电除颤5次,患者才恢复窦性心律。术后,患者转入了重症医学科。转入时,患者循环功能仍极度不稳定,伴有严重的心脏泵功能衰竭等症状,随时有可能死亡。

面对如此高危的病人,学科带头人毛永毅、科主任覃进和副主任芦峰组织科室团队进行了病情分析和讨论。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后,决定紧急给患者置管进行VA-ECMO及主动脉球囊反博(IABP)、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及持续床旁肾脏替代治疗(CRRT)。

通过ECMO技术的应用,命悬一线的患者得救了。之后,重症医学科利用ECMO技术,为多名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也使急危重症救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升。

3全科人才善用医技

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有各类危重症,包括中毒、严重创伤、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重症肺炎、重大外科手术后围手术期病人的治疗和管理等。自ICU成立以来,借助强大的西医技术,有85%以上的危重患者从死亡的边缘被抢救回来,为众多危重患者托起了生命的希望。

2021年11月17日,柳州市中医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病房的4岁男孩小浩(化名)顺利拔管,生命体征趋于正常。谁能想到,就在11月16日一次寻常的检查中,在孩子胃里发现34颗五颜六色的小钢珠,这些有磁性的珠子随时可能造成胃穿孔、肠穿孔,危及生命。

原来,在2021年11月16日上午,小浩在玩巴克球(又称磁珠)的时候,误将它们吞到了肚子里。磁珠进入肚子里,就是“定时炸弹”,只有尽快将磁珠取出,才能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

但是,因为小浩患有肺炎,麻醉风险高,通过开腹手术取出磁珠风险大,于是决定用内镜取珠。

当天晚上,由学科带头人毛永毅坐镇指挥,消化内科团队在手术室用内镜顺利将小浩胃里的磁珠悉数取出。为了让孩子的肺功能恢复得好一些,采取了呼吸机辅助呼吸。

在无创情况下将磁珠取出,没有造成“二次损伤”,肺炎也快速好转,小浩很快转入了普通病房。

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覃进介绍,送到重症医学科的一般都是重危病人,他们的症状涉及内科、外科、儿科等学科,因而对于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来说,除了要熟练掌握重症理论及重症核心技术外,还要能精准治疗各类休克、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腹腔感染、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心衰和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各类严重中毒等各类病症,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必须是掌握西医技术的全科型人才。

4中西医结合丰富治疗手段

一直以来,在老百性心目中,中医是治疗慢病的。但在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医在抢救患者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

覃进介绍,重症医学的中医应用广泛,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理论优势,在疾病不同病理阶段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根据不同证型,分别采取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等法。如在救治小轩过程中,早期开展“醒脑开窍、子午流注针法”促醒、促排痰;中后期予穴位注射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TDP远红外线治疗,以改善因大剂量镇静镇痛药带来的胃肠功能障碍、胃肠麻痹等副作用,以及促进肢体功能早期康复等。

经过多年实践和临床治疗,重症医学科参与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联合全国多家三级中医医院制订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承担了其中的三大中医优势病种(脓毒症暴喘、脓毒症肾衰、脓毒症脱证)的诊疗规范制订工作。

特别是中医技术在对脓毒症休克等症状治疗有积极的效果。前不久,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20多岁的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患者刚转来时全身皮肤剥脱、溃烂,细菌感染导致脓毒症休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在救治过程中,针对患者病症,专家开了汤药,患者服用后,皮肤剥脱、溃烂迅速改善,休克也很快纠正。

目前,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还与康复科联合开展早期ICU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制定康复八步法,包括肢体肌力、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脑卒中的早期针灸联合音乐疗法等康复项目。

“我们科室正在积极筹备柳州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分会,希望增加中医重症治疗的话语权。”覃进说,科室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不断开辟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病医学的新领域,丰富现代危重病治疗的合理内涵与治疗手段。分会成立后将集合各方技术力量,继续深入探索、研究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的临床应用技术,为重症患者救治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闻推荐

外婆给我零花钱

●韦嘉惠今年盛夏的一天,我和妈妈从鹿寨乘坐出租车去柳州市区,刚刚开到路口,我们透过车窗看到:外婆在垃圾堆翻废纸皮。为此,妈...

鹿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鹿寨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